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10:5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配制好的生理盐水装瓶时不小心溅出少许,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根据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溶质减少 B. 溶解度减少
C. 溶剂不变 D.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夜
4.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5.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NH4NO3固体 B.NaOH固体
C.NaCl固体 D.浓H2SO4
6.配制70 g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
A.称取氯化钠 B.转移氯化钠 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
7.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溶剂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 40 ℃ 20 ℃ 40 ℃
水 109 g 129 g 21.8 g 49 g
酒精 17.3 g 40 g 难溶 难溶
A.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
B. 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C. 40 ℃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 20 ℃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8.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加水能使NaCl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1 ℃时,KNO3溶液与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能使KNO3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9.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烧杯中的溶液为3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10.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蒸发掉2/3溶剂  ②蒸发掉50 g溶剂 
③加入10 g硝酸钠  ④加入12.5 g硝酸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
B.在20℃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实现
12.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不参加反应。若用5%的硫酸溶液40 g通直流电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硫酸的浓度变为8%,则参加电解反应的水的质量为( )
A.25 g B.20 g
C.15 g D.2 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①石灰水_________;②盐酸_________;③食盐水___________。
14.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________,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的性质有关。用汽油可以擦洗衣服上的油污,而用水洗不掉油污,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的性质有关。
1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他创造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被人们称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其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分离器的作用与实验室中的________操作相同。
(2)NaCl、 NaHCO3、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结合上表分析,在碳化塔反应过程中NaHCO3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离器中得到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铵的溶液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NaHCO3。
(3)煅烧炉中,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固物质体甲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点代表甲的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请填写下表剩余的空格(在表中的第1、2、3栏内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项目 过程 1 2 3 4
降低温度 溶剂 质量 溶质 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状态
A→B 不变 B点
B→C 不变 C点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克,需要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③用 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 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到室温。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塞好橡胶塞并 ,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称取5.0克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到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 (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蒸发 D.称量精盐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 __;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 __(填名称)。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 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 __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 __(水的密度为1 g/cm3)。
四、综合应用题(共6分)
19. 50 ℃时,将12 g硝酸钾完全溶解到48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将此溶液分成两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晶体______g(假设所加固体完全溶解),或者蒸发掉水______ g(假设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
(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多少克?(写出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CDDAC 7-12CBDDBC
二、填空题
13.①Ca(OH)2 ②HCl ③NaCl
14. ①② ③ ④ ⑤ 溶质 溶剂
15.(1)过滤 (2)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 不能 (3)2NaHCO3Na2CO3+H2O+CO2↑ (4)H2O、CO2
16. (1)不饱和
(2)
项目 1 2 3 4
A→B 不变 不变 饱和
B→C 变小 变小 饱和
三、实验探究题
17. (1)①16 184 ②左 BA 氢氧化钠易潮解(或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③量筒 玻璃棒 ④贴上标签
(2) ACDB
18. (1)烧杯 玻璃棒
(2)称量时砝码放反了位置 12
(3)18%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20% 
(1)10 15
(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列方程如下:
×20%=(+x)×10%  x=30 g
答: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3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