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一、选择题
1.正常年份,夏初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景象的是( )
A.甲区域的呼伦贝尔草原 B.乙区域的黄河下游地区
C.丙区域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 D.丁区域的长江中下游
读图a和图b,完成下面小题。
2.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贴切的是( )
A.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B.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C.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3.关于图b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线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D地位于热带地区
4.人民币上学地理,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所在的地理区域分别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的是( )
A.7月0℃等温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暖温带,乙地是亚热带
B.甲地房顶坡度大,乙地房顶坡度小
C.甲地多为水田,乙地多为旱地
D.甲地河流流量较大,乙地流量较小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A.甲、乙之间 B.甲、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乙、丁之间
8.“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上图中的哪个区域(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端午赛龙舟 B.乙——那达慕大会
C.丙——迎送宾客献哈达 D.丁——冬季滑雪运动
10.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气候最湿热的是丁地区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丁地区调水至乙地区
C.横断山﹣祁连山是丙地区与丁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丙地区
11.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从地理角度看,也基本是( )
①乙地区与丙地区界线 ②乙地区与甲地区界线 ③种植业与畜牧业界线 ④种植业与林业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晓同学初秋穿着T恤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T恤变成单衣、由单衣变成夹克,最后甚至穿上了棉袄。图示意小晓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13.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季风因素
14.图中四条线路,只跨越我国第一、第二两级阶梯的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15.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变化大致是( )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 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6.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七月份0℃等温线
17.家住福州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 B.东西经度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海陆位置的差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1中①②③与图2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19.下列关于图2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C线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H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C.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21.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二、连线题
22.请对下列各景观图,与对应的地名、地理事物特征进行配对组合
地名配对(大写字母) ①配____ ②配____ ③配___ ④配____ ⑤配___
地理事物特征配对 (小写字母) ①配____ ②配____ ③配__ ④配___ ⑤配___
三、填空题
2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影响的界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4.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份 ℃等温大致一致。
25.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6.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③____④____。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分界线。图中②地区和④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中,甲是____(山脉名称)。
(3)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②地区耕地以____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④地区物产富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是____地区的景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____地区的冬季景观。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丙和丁表示的区域名称:丙:____,丁:____。
(2)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该分界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1.D2.D3.B4.B5.D6.A7.D8.A9.C10.C11.B12.C13.B14.A
15.D16.B17.B18.A19.C20.A21.B
22.①配A ②配E③配B④配C⑤配D;①配e②配b③配a④配d⑤配c
23.夏季风 400
24.800 0
25.>0℃ 封冻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 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苹果 水运
26.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7.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秦岭 旱地 小麦 水稻 西北 北方
28.(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秦岭;淮河;湿润
(3)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