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八章 电功率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手机充电器的工作电流约为20 A
B.USB接口的输出电压约为5 V
C.家用微波炉的额定功率约为10 W
D.家用空调工作一晚消耗约100度电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C. 工作相同的时间,功率大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内能一定多
D. 工作相同的时间,功率大的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3.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
A.千瓦时和焦 B.瓦和千瓦
C.焦和瓦 D.千瓦和千瓦时
4.某中学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各电能表均能正常计数,学校配电房中的总电能表在月末和月初的示数之差为1 016 kW·h,教学楼和办公楼中各分表在月末和月初的示数之差的总和为966 kW·h,该校这个月的电能存在很大的损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能存在偷电、漏电的情况
B. 在这个月中损失的电能为50 J
C. 在这个月中损失的电能为1.8×108 J
D. 损失的电能也可能是输电线上损耗的
5.小林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A.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
C.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
6.如图所示,R2=2R1,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 1∶3 B. 1∶9
C. 3∶1 D. 9∶1
7.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迷你蓝牙音响,音响铭牌如下表所示。对此音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音响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音响在220 V电压下正常工作
D. 音响正常工作时每秒消耗电能3 W
8.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压表量程“0~3 V”,滑动变阻器规格“20 Ω 1 A”,灯泡L标有“2.5 V 1.25 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0.5 A
B.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10 Ω
C.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 W
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 W
9.下面几个用电器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冰箱 B.洗衣机
C.电视机 D.电饭锅
10.甲、乙两个小灯泡上分别标有“6 V
3 W”和“4 V 2 W”字样,现在把它们按不同方式接在不同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把它们并联在4 V电路中,乙灯正常发光
B.若把它们并联在4 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C.若把它们串联在10 V电路中,两灯都可以正常发光
D.若把它们串联在10 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的 物理量,它的国际主单位是 。
12.一台家用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下的电功率大约是10 W,这表示1 s内电流做的功是 J。如果这台电脑平均每天的待机时间以10 h计算,那么待机的状态下100天消耗的电能是 __________kW·h。
13.如图所示是小雪家月初和月末电能表的示数,这个月消耗的电能是__ __度。她家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为3 200 W,__ __(填“能”或“不能”)将额定功率为1 500 W的空调再接入电路。只让空调单独正常工作2 min,电能表的转盘转__ __。
14.一根阻值为50 Ω的电阻丝,通电100 s,通过的电流为1 A,则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 J,此时电阻的电功率为 W。
15.如图是研究电流产生热量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已知两瓶内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煤油,两电热丝R甲>R乙.当在A、B间接上电源后,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I甲 I乙,通电一段时间管内液面高度相比h甲 h乙.
16.把一个电阻为44 Ω的电炉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路中,通电10 min产生的热量为 J。连接家庭电路时,要注意检查线路连接处接触情况,若接触不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会更多,容易引起火灾。因为相比接触良好时连接处的电阻 (选填“更大”或“更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7.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煤油。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该实验通过比较__ __(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判断产生的热量多少。
(2)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并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此得出结论:同一导体,在__ __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__ __。
实验次数 电流/A 通电时间/s 电阻/Ω 温度升高量/℃
1 0.3 30 10 1.5
2 0.6 30 10 6.0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乙图中__ _(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__ __串联。
(4)小明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①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得更高,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__ __有关。
②采用图乙中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是否有关”时,右边透明容器中应该选用阻值为__ __Ω的电阻丝,且乙装置左、右两个容器中电阻丝发热功率之比为__ ________。
18.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发光。此时,一同学不小心把L1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熄灭,L2却更亮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开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根据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猜想一是不正确的。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一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两次读数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你认为L1熄灭、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L1电阻变大 B.L1电阻变小
C.L2电阻变小 D.L1功率变大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6 V 6 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断开S1,闭合S2、S3,此时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2.5 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只闭合开关S1,灯泡L的电功率。
20. 冬天,人们常用电热毯来取暖。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热毯的等效电路,有高温挡和低温挡,低温挡电功率为25 W,已知电阻R=484 Ω。求:
(1)开关S闭合时电热毯处于_______________挡。
(2)电热毯在低温挡下工作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3)电阻R0的阻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BC 6-10BBDDB
二、填空题
11.做功快慢的 瓦,W
12. 10 10
13.162.6 不能 30r
14.5 000 50
15.等于 大于
16.6.6×105 更大
三、实验探究题
17.(1)温度计示数变化
(2)通电时间 越多
(3)B 电阻
(4)①电阻 ②5 9∶4
18.(1)串联
(2)并联在L1两端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并联在L2两端时电压表示数等于或接近电源电压B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1)当断开S1,闭合S2、S3,灯泡L与R1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U额=6 V
(2)由P=U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1 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I1=I-IL=2.5 A-1 A=1.5 A,由I=可得,R1的阻值R1===4 Ω
(3)小灯泡的电阻RL===6 Ω,只闭合开关S1,小灯泡L与R1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6 A,此时灯泡L的电功率PL=(I′)2RL=(0.6 A)2×6 Ω=2.16 W
20. 解:(1)高温
(2)由P=可得,电热毯在低温挡下工作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W=P低温t=25 W×3600 s=9×104 J
(3)开关断开时,R与R0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电热毯处于低温挡,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1936 Ω,因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R0的阻值R0=R总-R=1936 Ω-484 Ω=1452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