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二课时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文细读品味
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课文细读品味
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课文细读品味
3.④、⑤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分别指谁?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他们”“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作者用不断变化的人称表达不同的情感。用“他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用“你们”,变成直接对反动派的揭露、痛斥,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用“我们”,表示讲演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1.[重点] 演讲者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时,用“你”“你们”,显示出演讲者毫不畏惧的精神;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敌人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演讲者极端愤怒的感情和对敌人轻蔑的态度;鼓舞群众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我们”与“你们”相对使用时,更显出演讲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课文全篇探究
2.这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作者在第三段中列举了哪些例子来帮助说理?有何作用?
课文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两个例子,在赞扬昆明青年学生和李公朴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的险恶用心。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
课文全篇探究
1.运用对比的手法。
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对比鲜明的立场,故意拉大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如“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先生置于对立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语言充满激情,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感叹句、问句的使用,增强了演讲的表达效果。感叹句在文中用得最多,如“这几天, 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等。又如第一段“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运用问句,指出了特务们的无耻, 表达了强烈的憎恨之情。感叹句和问句的使用,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愤怒的控诉,辛辣的讽刺,对李先生的赞扬,对人民力量的歌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归纳总结
就义诗
夏明翰
原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译文: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要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者。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对 酒
秋 瑾
原文: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译文:我不吝惜用很多钱去购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去换美酒也算得上豪迈。应该多珍惜这一腔革命的热血,将来献出它时,定能掀起革命的风暴。
课文拓展积累
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
女战士,提倡女权。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呈方形,建筑面积为3000 平方米,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
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题的装饰性浮雕。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这些浮雕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 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 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课文拓展积累(共21张PPT)
13 最后一次讲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阅读目标
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难点
3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重点
学习目标
1
2
学会写演讲稿。
写作目标
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
难点
品格素养
感受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做一个爱国的人。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民主和平, 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 制造白色恐怖, 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 年7 月11 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7月15 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台,发表了这一义正词严的演讲。当天下午,他就被特务暗杀。课文是这次演讲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预习资料速查
预习资料速查
知识链接
李公朴简介
李公朴(1902—1946),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五卅运动期间积极参加上海学生罢课游行。1926 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 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 年2 月在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打伤,5 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万人签名运动。7 月11 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演讲词
演讲词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演讲者所讲的都是较为重大的问题或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演讲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1. 晓得:知道。
2. 卑劣( ):卑鄙恶劣。
3. 无耻( ):不顾羞耻;不知羞耻。
4. 毒手: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5.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6. 屠( )杀:大批残杀。
7. 悲愤( ):悲痛愤怒。
8. 捶( )击:用拳头猛力捶打。
liè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注意韵母。
chǐ
miè
tú
fèn
chuí
字形易错,注意偏旁。
9.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10. 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11. 毁( )灭:毁坏消灭;摧毁消灭。
12. 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 蛮横(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14. 赋予(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15.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16. 挑拨离间( ) :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bù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注意声调。
多音字,
注意声调。
字音、字形 易错
字音易错,
注意声调。
huǐ
bǐ
hèng
yǔ
jiàn
( )蛮横
( )横竖
hèng
héng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横
( )间隔
( )中间
jiàn
jiān
间
( )召集
( )召陵
zhào
Shào
召
( )重量
( )测量
liàng
liáng
量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卑( )卑微
裨( )裨益
婢( )奴婢
稗( )稗官
bēi
bì
朴( )朴素
仆( )仆人
讣( )讣告
pǔ
pú
fù
bì
bài
跨( )跨越
垮( )冲垮
胯( )胯部
kuà
kuǎ
kuà
口诀记忆法:
夸加足,能走路;
夸加土,指倒塌;
夸加月,指身体。
·
·
·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本文不断变换人称,有什么作用?
观点
人称
内容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爱国情怀?
主旨
预习思考问题
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揭露敌人的虚弱本质的?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痛斥反动派、赞扬李公朴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③):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李公朴而且诬蔑他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公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 4 5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真理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⑥—11 ):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第四部分(12 ):表达革命者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兴演讲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劣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一课一法
对比,指把两种相对的事物(或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运用对比,要选准可比点,否则, 便收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本文将反动派与李公朴先生进行对比,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公朴先生的“光荣”。
一法
一课一法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经过这条小街,那时的小街很沉静,就像一位病弱而孤苦的老人。街上几乎没有商店,小街两侧的民房也是破破烂烂的,几棵遍身疤痕的老槐树,无精打采地立在小街旁,街上到处是肮脏的垃圾,零乱的瓦片……
一例
一课一法
现在的小街焕发了青春,变成了一位端庄秀丽的少女。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伸向远方,垂柳雪松排成长队,挺拔清秀,商店、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街心的花园里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使这条小街更加美丽动人。白天,小街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行人络绎不绝;晚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闪烁,一些退休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在小街上悠闲地散步。今日的小街已告别了往日的冷清和寂寞,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片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小街现在的繁华,暗示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一课一法
一练
请你以“祖国”为话题,写一段演讲词,用上对比手法,200 字左右。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痛斥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剖析反动派的
虚弱本质
号召昆明青年争取民主和平
表达自己义无反顾的斗争决心
反动派必败
人民、真理必胜
爱憎分明
立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