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复习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复习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8 19: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一、选择题
1.无论人在何处,都会依靠各种器官接受周围世界各种刺激,并产生各种感觉,以适应周围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具有保护功能,也可感受外界刺激 B.耳感受各种声音,也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C.产生味觉等各种感觉的部位都在大脑 D.嗅觉灵敏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2.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3.如图所示,在烧杯内装一定的水,一束光沿一定的角度射入水中,再将烧杯一侧略微垫高。此时反射角与前一次相比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4.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5.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40分
6.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由图可知(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
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7.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7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7米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
D.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米
8.黑色水笔是常用的考试用笔,写出的字能显示黑色的原因是黑字(  )
A.透过所有的光 B.吸收所有的光 C.反射黑色的光 D.发出黑色的光
9.如图所示的两条逐渐靠近的光线未相交前照到某光学器材上,将改变传播方向,能使这两条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仍然能够相交的光学器材可能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A.a B.a,c,d C.a,c D.a,b,c,d
10.一辆小车向东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如图),再转弯向南行驶。车中司机看到正前方左侧楼房上有一面正对西南的玻璃幕墙。则小车在玻璃幕墙中所成像的运动轨迹是(  )
A.向西运动再转弯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再转弯向东运动
C.向北运动再转弯向西运动 D.向东运动再转弯向南运动
11.如图所示,从长方体水槽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可使光斑O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
C.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12.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用轻重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其中一个,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表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8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简答题
13.根据人耳的示意图上的编号及所指部位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的结构[4]______。
(2)[8]______和[9]______含有感受头部位置受动的感受器。
14.作图题:补全下列光路图。
三、探究题
15.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___________;
(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__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四、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17.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m。
18.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一座覆盖着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的建筑。“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考虑到“水立方”馆内的光和夏天的室温,设计者做了几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P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二所示。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2)综合上述信息,可知膜的颜色用___________色更好。
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中,在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是______度,若将光线沿着CO射向界面,则折射光线是______,空气在界面的______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20.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标出光源S的位置及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______(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1.(1)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上,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______
(2)如下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__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B
6.B
7.D
8.B
9.D
10.B
11.B
12.D
13.鼓膜 前庭 半规管
14.;;
15.可行 A,要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再测光斑到透镜的距离 可以使蜡烛的高度升高或将光屏上移(将透镜下移) 右 放大 虚 C 能
16.80° 向左
17.镜面 80
18.透过的色光 蓝
19.50 OB 右
20.
2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