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导航——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文档属性

名称 自学导航——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21 20:42:55

文档简介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课前预练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一条 和一些能 组成的。
2.消化道依次包括 、 、 、 、 、
、 。消化腺包括 、 、 、 、

3.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 的过程叫消化,它可以分为
和 。
4.营养物质 的过程叫吸收。吸收主要在 内完成,所以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课内演练
【例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唾液腺 B.肠腺 C.肝脏 D.胃腺
点拨 (1)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消化腺的种类和功能。
(2)求解本题要了解人体内各种消化腺。
【跟踪练习1】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胆汁不含消化酶,所以肝脏不是消化腺
C.各种消化腺都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
D.消化道由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膀胱、肛门组成
【例2】有一位同学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几种消化液,并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左右,植物油不见了,你认为消化液的组成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
点拨 (1)本题考查消化液消化食物的知识。
(2)求解本题要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的消化所需的相应的消化液。
【跟踪练习2】小丽的午餐特别丰盛,主食是馒头,还吃了猪肉炒芹菜、扒鸡、凉拌黄瓜等,则人体内对这些食物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
A.胆汁 B.唾液 C.胰液 D.胃液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如图是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内被消化
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标号⑥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还能分泌
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 ,它消化脂肪的方式
属于 。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标号 所
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病。
2.食物中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有 、 和 ,它们的消化产物分别是 、 及 。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3.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下列食物中的( )
A. 蔬菜 B.饭 C.瘦肉 D.油煎蛋
4.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消化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的是(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5.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6.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7.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 )
A.馒头本来就是甜的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8.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
A.消化 B.吸收 C. 运输 D.分泌
9.食用下列食物后,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一杯牛奶 B.一粒维生素 C.一块蛋糕 D.一个橘子
10.血液流入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A. 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C. 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拓展提高
11.为探究食物中的成分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科学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前20天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20天后两组交换食物继续喂养至40天。如图是A、B两组白鼠40天内的生长情况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 。
(2)为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你认为最好应选用 (填“幼鼠”或“成年鼠”)进行实验。
12.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其原因是( )
①胃肠停止蠕动 ②血液不流向胃肠 ③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④胃肠蠕动减慢 ⑤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
A.①②⑤ B.③④⑤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消化道 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
2.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腮肠腺
3.小分子化合物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4.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 小肠 小肠
课内演练
【例1】C[解析:人体中的消化腺可分为内消化腺和外消化腺,内消化腺的位置J在消化道中,有胃腺和肠腺,它们小而多;而外消化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在所有的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跟踪练习l】A
【例2】B[解析:胆汁虽然不合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胰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消化脂肪的酶,而唾液中只含有能使淀粉变成麦芽糖的唾液淀粉酶,对脂肪不起作用。]
【跟踪练习2】C
课后训练
1.(1)消化腺 (2)⑦ (3)胰岛素 (4)胆汁 物理消化 (5)⑤⑦
2.糖类 脂肪 蛋白质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氨基酸 小肠
3.D 4.B 5.B 6.A 7.B 8.B 9.B 10.B
11.(1)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幼鼠[解:A组食物与B组食物的不同点是B组食物中加了牛奶,除去牛奶后,结果B组鼠的平均体重免菇加后减小,说明了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为了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最好应选用幼鼠进行实验。]
12.B[解:剧烈运动会使人体中的血液流向骨骼肌,流向肠胃中的血液会相应的减少,因此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
课前预练
1. 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 ,是一种生物 。唾液中有帮助淀粉消化的 。
2.酶的特点:
(1)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所以具有 性;
(2)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故酶的催化还具有 性;
(3)人体中有多种酶,可以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说明了酶还具有 性。
课内演练
【例1】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效,这说明( )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多样性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酶的催化知识。
(2)求解本题要知道蛋白酶对哪一类物质具有催化作用。
【跟踪练习1】关于酶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酶的催化受pH影响
D.一种酶可以催化多种物质分解
【例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各2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液后
的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80℃
10分钟
碘液
续表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各2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液后
的现象
3号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4号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A.淀粉溶液变蓝色;B.无明显变化。
(2)1号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4)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碘液对淀粉溶液的作用。
(2)求解本题要了解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后的产物及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pH的影响。
【跟踪练习2】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A.80℃ B. 60℃ C.50℃ D.30℃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 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和过程如下表。每隔5分钟,从每支试管中取少量水样,加革兰氏碘液测试,观察颜色变化,直到2号试管不变蓝为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淀粉溶液
/毫升
2
2
2
2
2
2
唾液
/毫升

2
2
(煮沸)
2
(冰水中)
2
(加强酸)
2
(加强碱)
pH
中性
中性
中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温度/℃
37
37
100
0
37
37
(1)2号试管加碘不变蓝,说明 。
(2)1号试管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2号试管加碘不变蓝,3、4号试管加碘后变蓝,由此可见,酶发生催化作用的条件之一是 。
2.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加碘液后呈现蓝色的试管是 。
(2)比较 ,可得出被煮沸的唾液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3)比较乙和丁,可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 。
3.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该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2)该同学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他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相符? ,如果不符,请你重新描述实验现象: 。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 。
4.人的口腔里含有能把淀粉初步消化的酶是( )
A.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唾液淀粉酶
D.肠淀粉酶
5.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消化道中的食物没有被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慢
C.代谢废物排出受阻
D.酶的活性减弱.
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D.酶只在细胞内有催化效应
7.将猪精肉片分别放人A、B、C三只烧杯内,A烧杯内有胃液,8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现象及说明的问题是( )
①A、B烧杯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②C烧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
③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⑤说明酶的作用受pH的影响
A.①③④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⑤
8.饭前饮茶不利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饭前饮茶使消化液分泌少了
B.饭前饮茶使消化液只用来消化茶水,很少用来消化食物
C.饭前饮茶使胃液pH升高,降低了胃中酶的活性
D.饭前饮茶使胃蠕动减慢
拓展提高
9.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机会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内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10.如图所示,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映温度(或pH)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

1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O→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蛋白质 催化剂 唾液淀粉酶
2.(1)高效 (2)专一 (3)多样
课内演练
【例1】A[解析:酶是由人体话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j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从题意中可知,加入蛋白酶后就发挥了催化作用,使果子酒中的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没有催化作用,说明了酶的专一性。]
【跟踪练习1】D
【例2】(1)A A B A
(2)酶的催化作用跟温度有关
(3)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温度是37℃
(4)起对照作用[解:(1)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的影响,人体内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催化温度是37℃左右。0℃和80℃时淀粉液几乎不被消化,所以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会变蓝色。4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淀粉和清水,温度适宜,但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淀粉不被消化分解,加入碘液后会变蓝色。3号试管中有淀粉和唾液,温度是37℃,10分钟后淀粉全部被消化分解,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色。(2)1号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酶的催化作用跟温度有关。(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温度是37℃。(4)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跟踪练习2】B
课后训练
1.(1)其中的淀粉已被完全分解 (2)对照 (3)反应温度是37℃
2.(1)甲、丙、丁 (2)乙、丙 (3)pH影响
3.(1)①无对照实验;②碘液不应在第③步加,应在最后加碘液;③37℃水浴应保持10分钟而不是1分钟
(2)不符 第③步加碘液后试管内的溶液变蓝,第⑤步水浴1分钟后,蓝色略有褪色(合理即可)
(3)不可靠
4.C 5.D 6.D 7.A 8.C 9.D
10.A[解: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和pH有关,温度升高,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减小。]
11.B[解:从图象可以看出,不管pH=5、pH=6还是pH=7时,t1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相应都是最高的,人体的体温是37℃,所以t1温度大约是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