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复习课
知识结构
课内演练
【例1】如图4—1所示是人体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的淀粉在[ ] 开始
被消化。
(2)小华得了胃炎,即图中[ ]部位出现了病变。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能分泌胆汁,促进
脂肪的消化。
(4)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 ,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
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点拨 (1)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求解本题要明确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腺的功能。
【跟踪练习1】现有A、B、C三支试管,其内分别放入淀粉糊、鸡蛋清、植物油。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A试管滴人碘液后呈 色,再滴人足够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后试管内颜色变化是 。
(2)B试管内加入适量的 ,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半小时后鸡蛋清不
见了。
A.唾液 B. 胃液 C.胆汁 D.水
(3)C试管内加入适量的肠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1小时后液体中的植物油不见了。原因是 。
(4)如果把37℃温水改成5℃的水重复实验(2)和(3),B、C两支试管能否出现上述现象? ,原因是
。
【例2】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正常成年人每升血液中
所含血细胞的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男子
女子
红细胞×1012/升
4.O~5.5
3.5~5.0
白细胞×109/升
5.O~10.0
血小板×1011/升
1.O~3.0
血红蛋白
120~160克/升
110~150克/升
表2为甲、乙、丙三位患者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每位患者除表中的某一项外,其余各项均属正常范围)。
表2
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甲(男)
红细胞计数(RBC)
3.2×1012/升
乙(男)
白细胞计数(WBC)
16×109/升
丙(女)
血红蛋白(Hb)
85克/升
根据检查结果,你认为甲、乙、丙可能患有什么病?
点拨 (1)本题者查的是人正常情况下血细胞的数量及出现异常时会产生的疾病。
(2)求解本题要把检查的结果跟标准进行对照。
【跟踪练习2】下表是小李在医院做的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由此判断小李可能
患有( )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
参考值
单位
1
白细胞计数
6.7
3.5~10
×109/升
2
中性粒细胞计数
63.0
50~70
%
3
红细胞计数
2.3
3.5~5
×1012/升
4
血红蛋白
75
110~150
克/升
5
血小板计数
205.0
100~300
×109/升
A.贫血 B.炎症 C.糖尿病 D.坏血病
【例3】某病人去医院里检查,其血浆和尿液的成分的化验单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成分
样品A/(克/升)
样品B/(克/升)
水
950
900
蛋白质
0
80
葡萄糖
0.4
1.58
无机盐
14
9
尿素
18
0.3
(1)从化验单可知 是血浆, 是尿液。
(2)样品A中尿素、无机盐的含量之所以增高,是因为 。
(3)从化验单上看, 成分的含量异常。
点拨 (1)本题考查的是血浆和尿液的成分的知识。
(2)求解本题要明确血浆和尿液的主要区别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跟踪练习3】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
问题:(注:表中“一’’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
A
1.6
2.0
O
-
-
样本
B
0.1
0.75
0.03
0.002
-
-
样本
C
++
1.6
1.5
0.O2
++
++
(1)原尿样本是 ,因为其中含有 。
(2)正常的尿液样本是 ,因为其中只含有 。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例4】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的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
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每天只喂100克的糖类饲养,两者都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
物种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克/天)
尿液
粪便
汗液
A物种
15
5
43
B物种
30
15
75
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l00克糖类饲料(以含100克葡萄糖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至少给A物种的每只动物补充
克水(有氧呼吸的表达式:C6H12O6 +6O2 6CO2+6H2O+能量)。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现象),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大可能原因是 。据研究表明,A物种活动强度远不如B物种,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和生物生存的条件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及列式计算的格式。
(3)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和比较A、B两种生物生存的环境的不同来寻找生物死亡的原因。
【跟踪练习4】一个健康人每天需要摄人8~15克食盐,最少不能低于6克,太少会影响生
长发育,造成骨骼软化、全身乏力、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甚至昏迷,医学上称为低盐综合征,严重缺盐会使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失去酸碱平衡而造成酸中毒,甚至死亡。过多服盐对人的健康也有害,一次服用150克食盐,对人有致死作用,其中服盐多少与高血压发病率有密切关系。下列结论中,能根据如图4—2的调查统计图得出的是( )
A.适量服盐对人体的健康有利
B.过量服盐可直接造成人体死亡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服盐量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也会增加
D.服盐多少与高血压发病率无关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七大类,其中的粗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粗纤维的是( )
A.鱼、虾 B.鸡蛋、猪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2.人体内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吞噬细胞 D.血小板
3.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与此生理功能不相关的结构特点是( )
A.与胃相连接
B.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C.内有多种消化液
D.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
4.如图所示曲线为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这种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 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5.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的人可能会患脚气病,其原因是( )
A.体内缺乏维生素A
B.体内缺乏维生素B1
C.体内缺乏维生素C
D.体内缺乏维生素D
6.如图所示曲线中,表示某种人体消化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7.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下列具有哪项生理指标的人员更适宜于进藏工作( )
A. 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
B.血液中自细胞含量较多
C. 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
D.呼吸、心率比正常人快
8.下列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
9.在一次郊游中,某同学不慎被蛇咬伤,伤口出血。你认为应首先采取的救护措施是( )
A.赶紧送往医院
B.用指压法压住远心端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用绳或手帕在近心端捆住
10.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实验的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
A. 专一性 B.多样性 C. 高效性 D.稳定性
11.下列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食草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将其化学能全部转变为自身的化学能贮存起来
B.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能
C.呼吸作用释放的化学能全部用于生物的生理活动
D.新陈代谢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2.新陈代谢的代谢终产物有( )
A. 水、无机盐、尿素
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
C. 二氧化碳、水西机盐、尿素
D.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
13.正常人刚进食后,血液内( )
A.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
B.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 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14.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化验数据,其中表示葡萄糖的是( )
样品
A
B
C
D
血浆中/(克/100毫升)
0.1
90
0.75
0.O3
尿液中/(克/100毫升)
0.0
95
1.60
2.00
15.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 )
A.皮肤、肛门、泌尿系统
B.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肛门
C.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皮肤
16.有些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影响学习效果,又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的 作用强于 作用。
(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3)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4)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5)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6)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
17.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有时会闻到一股酒味,这是由于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剧烈运动后,人感觉到肌肉酸胀是由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所致。
18.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一部分,血液从心脏出发依次流过血管A、血管B和血管C后,又回到心脏。图中标明了血液流动过程中血压和血液中O2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是 血管,血管C中的血液将进人心脏的 。
(2)请陈述血管A和血管C中血液间的不同之处(至少写出两点):
。
拓展提高
19.对于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食品具有富于营养、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可获得好收成等优点
B.强化食品可增强人体功能,但过度“强化”会适得其反
C.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也不是一般的食品,它是能改善人体某些功能的食品
D.多饮水有利于健康,多饮无菌、无杂质、无污染的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
20.草、桃树、青菜等的营养方式称为自养,而细菌、人、猫的营养方式称为异养。根据以上提示,判断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是( )
A.是否能独立生活
B.是否需要外界物质
C.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D.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21.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的衣料有(可多选)( )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D.真丝
22.某病人的血浆、尿液成分化验单如下表:
成分
样品A/
(克/100毫升液体)
样品B/
(克/100毫升液体)
水
94
90
蛋白质
O
7.9
葡萄糖
0.04
0.15
尿素
1.8
0.03
尿酸
0.O6
0.04
无机盐
1.4
0.8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样品B为此患者的 (填“血浆”或“尿液”)。该患者尿液中某些成分含量异常,可以推断该病人可能患有 病。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 。
23.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根据大米在人体内产生的主要变化,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口腔内经 (填消化酶名称)催化初步消化,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右心窒,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
主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图所示。血液中的部分
葡萄糖经过[ ] 的作用进入原尿,在肾小管处又被重
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
那里它被分解成 。
24.某科学研究者用同位素示踪法做了一个实验,给绿色植物施用含有放射性的坫N氮肥,人吃了这些绿色植物,最终在人尿中检测出15N。请回答:
(1)人体吸收15N的主要器官是 。
(2) 15N进入人体血液后,最先流人心脏的 (填“左”或“右”)心房。
(3)人体产生尿液的器官是 。
25.在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三支编号为a、b、c的洁净试管并分别注入1%的淀粉溶液2毫升;
步骤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并摇匀;
步骤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沸水、37℃温水和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并保持温度不变;
步骤4: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加l滴碘液,并摇匀;
步骤5:观察并记录这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在步骤4中,如果试管中滴人碘液后,溶液变成蓝色,那么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
该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在三支试管中滴人碘液后,溶液都没有变成蓝色,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对实验方案做出的改进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25℃和37℃时的催化能力,按正确的方法实验,应通过观察并比较实验中的 ,判断唾液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下的催化能力强弱。
参考答案
课内演练
【例1】(1)① 口腔 (2)③ (3)⑦ 肝脏
(4)⑤ 小肠[解: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胃腺分泌的胃液在胃内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对脂肪进行消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跟踪练习1】(1)蓝蓝色褪去
(2)B
(3)肠液能将植物油中的脂肪消化
(4)不能 消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温度下降到5℃,抑制了酶的催化作用
【例2】根据甲患者测得的红细胞计数3.2×1012/升小于标准的最低值4.0×1012/升,甲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偏少;丙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是85克/升也小于标准值110~150克/升,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贫血。乙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6×109/升多于标准上限的10.0×109/升,白细胞偏多,属于炎症。
【跟踪练习2】A
【例3】(1)B A
(2)大部分的水被重吸收
(3)葡萄糖[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因此在原尿中不合有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重新吸收,因此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且大部分的水和多余的无机盐都被重吸收,尿液的量比原尿的量要少得多,所有的尿素都进入尿液中,故在尿液中尿素的比例明显增多。]
【跟踪练习3】(1)B 葡萄糖 (2)A 无机盐和尿素 (3)C 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
【例4】(1)3 (2)B
(3)水分不足 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是A物种对干燥环境的适应[解:(1)设100克糖类饲料产生的水的质量为m。
C6H12O6+ 6O26CO2+ 6H2O+能量
180 6×18
100克 m
而A物种每天散失的水分为15克+5克+43克=63克,所以每天应补充的水分为63克-60克=3克。(2)B物种每天散失的水分是120克,由表可知比摄入的水分还要多,所以其生活的地区多水,应是湿润地带。 (3)现存每天都只喂100克糖类物质而不喂养水,A物种散失水分少,而B物种散失水分多,又不能摄入充足的水分,所以8物种会由于缺水而死亡。]
【跟踪练习4】C
课后训练
1.C 2.D 3.A 4.A 5.B 6.B 7.A 8.B 9.D
10.C 11.B 12.C 13.B 14.A 15.C
16.(1)同化 异化
(2)口腔
(3)氨基酸
(4)小肠
(5)水、无机盐、维生素
(6)营养全面,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七种营养素;并且摄入量也合理
17.酒精和二氧化碳 乳酸
18.(1)肺动脉 左心房 (2)血管A的血液中O2含量低;血压高
19.D[解: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变异,使生物获得对病虫害或外界气候的更好的抵抗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收成。任何事物的过度“强化”都是有害的。保健食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一般的食品,它可以改善人体的某些功能,如排毒养颜等。饮用水中应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纯净水中缺少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
20.C[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营养方式,叫自养;人和动物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的营养方式,叫异养。因此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是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21.(1)蛋白酶可以分解奶渍和血渍中的蛋白质
(2)在温水中酶的活性最强
(3)BD[解:(1)奶渍和血渍中含有蛋白质,而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有效地分解奶渍和血渍中的蛋白质。(2)蛋白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在温水中蛋白酶的活性比较强。(3)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在纯毛和真丝衣料中含有蛋白质,易被蛋白酶分解,因此不宜用此类洗衣粉来洗涤。]
22.血浆糖尿人工注射胰岛素[解:血浆和尿液的最大区别在于有蛋白质和大量的葡萄糖,因此样品B肯定是血浆。样品A是尿液,但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以推断该病人可能患有糖尿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是人工注射胰岛素。]
23.(1)唾液淀粉酶 小肠 (2)肺 (3)④ 肾小球 滤过
(4)二氧化碳和水[解:(1)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进入小肠再被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后在小肠吸收,进入血液。(2)进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经过肺循环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3)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4)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24.(1)小肠 (2)右
(3)肾脏[解:这是元素的跟踪原理,氮元素存在于蛋白质中,通过小肠的消化吸收,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最后在肾脏处形成尿液,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
25.(1)淀粉 (2)调换步骤3与步骤2的操作顺序
(3)时间[解:(1)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能使溶液变成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淀粉。(2)滴入碘液后,溶液没有变蓝色,表明淀粉不存在或已被分解,因此调换步骤3与2的操作顺序即可。(3)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催化能力是不同的,比较25℃和37℃时的催化能力,只要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比较实验过程中的时间,就可以判断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下的催化能力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