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导航——第4章 代谢与平衡自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自学导航——第4章 代谢与平衡自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21 20: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食物中,含糖类较多的是( )
2.下列结构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壁上的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C.有大量的小肠绒毛,而且壁薄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原因是( )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人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4.人患急性肠道炎时,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0.9%的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B.补充体内盐分
C.补充体内水分
D.以上三项都是
5.医院中,护士为某人注射了“非典”疫苗,若对其做跟踪检查,则在其心脏中最先发现这种物质的部位是( )
A. 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6.人进行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能量,此时,葡萄糖分解为( )
A.酒精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乳酸和二氧化碳
7.若某人肾脏的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则尿液中将出现(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8.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实验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9.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 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10.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行的是( )
①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
②由于淀粉有遇到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④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
A.②③ B. ③⑤ C.②⑤ D. ①④
11.有些细菌能利用氧化周围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所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供生命活动利用。这些细菌是( )
A.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
C. 既不属于自养也不属于异养生物
D.无法判断
12.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由此可见,全氟碳乳液具有的功能相当于(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三种血细胞
13.不吃早餐的同学,到上午第三四节课就会觉得饥饿,上课也没精神了,表现为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暂时性低血糖、头晕、昏迷。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体内血糖浓度过高
B.体内缺少必需的氨基酸
C. 体内血脂浓度过低
D.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
14.小敏进行了探究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实验过裎
1号
2号
3号
4号
①注人物质
2毫升淀
粉溶液
2毫升淀
粉溶液
2毫升淀
粉溶液
2毫升淀
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
37℃
10℃
60℃
37℃
③加人物质振荡
1毫升
蒸馏水
1毫升
唾液
1毫升
唾液
1毫升
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5.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五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1厘米3的立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表所示)。
酶溶液的pH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分
1
13
2
9
3
11
4
45
5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
(2)据表中数据推测,当pH约为 时,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佳。
(3)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 。
(4)请指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 。
16.下表所示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A液/%
B液/%
C液/%
蛋白质
微量
8
O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O3
0.O3
1.8
尿酸
0.004
0.004
0.O5
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 为尿液,依据是

(2)如果C液中出现了蛋白质,那么表明肾脏的 部位可能发生病变;C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
(3)尿素是人体内有机物中的 彻底分解后产生的代谢终产物。
17.下表所示是某成年男子血液的化验结果。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化验项目
正常情况
化验结果
血液
①血红蛋白
120~150克/升
100克/升
②白细胞计数
4×109~10×109/升
16×109/升
③血清

含抗A凝集素
(1)依据化验结果第 项,判断此人有炎症。
(2)依据化验结果第①项,判断此人患有 。他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
A.钙 B.铁 C.维生素B。 D.蛋白质
18. 如图所示的曲线为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氧气或尿素)含量的变化,A、B、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1)若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三种血管为 内的血管,C血管中流的是 血。
(2)若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三种血管为 内的血管,C血管中的血液流人心脏四腔中的 。
(3)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B血管都是 血管,这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 。
19.如图所示曲线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表示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 才开始被消化。
(2)丙表示 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在 就开始被消化。
(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 中则都不能被消化。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0.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材料用具:3支试管、淀粉、碘酒、水浴锅、冰箱。
(1)实验步骤:①制备6毫升淀粉溶液并在常温下冷却;②取唾液若干;③取3支试管分别棕上1号、2号和3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④把三支试管分别放人37℃温水、沸水和冰水的环境中;⑤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1毫升)的唾液,摇匀后放置5分钟;⑥ 。
实验结果:

(2)步骤④和⑤能否调换顺序? 。请说明理由:


(3)1号、2号和3号三支试管中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
,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4)若用此实验设计思路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应对实验的哪一步进行调整?应该如何调整?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C 6.C 7.C
8.D[解:在比较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时,要控制三种食物的质量相同,都完全燃烧,使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比较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示数大,表示该食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该食物含有的能量也多。]
9.B
10.B[解: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饮用工业酒精会导致人体中毒。碘遏淀粉变蓝色,是指碘单质,而加碘盐中的碘是以化合物磷酸钾的形式存在的,不会变蓝色。低血糖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见效快,吃馒头时还要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变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11.A 12.B
13.D[解: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的血液中缺少血糖,导致大脑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出现暂时性低血糖、头晕、昏迷等。]
14.B
15.(1)活性越强,消失越快 (2)2
(3)温度设计不合理 (4)将试管置于37℃环境中
16.(1)C C液中只含有无机盐、尿素和尿酸
(2)肾小球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蛋白质
17.(1)② (2)贫血 B
18.(1)肺 动脉 (2)肾脏 右心房 (3)毛细 管壁薄、管径小
19.(1)脂肪 小肠 (2)淀粉 口腔 (3)小肠 食道
20.(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 1号试管溶液不变蓝,2号、3号试管溶液均变蓝
(2)不能 若调换顺序,则2号、3号试管内的唾液也会将淀粉分解一部分,影响实验效果
(3)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不同而造成误差
(4)对步骤④做如下调整: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解:(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要做到控制变量,取相同的试管,加入相等的淀粉溶液,先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一段时间,使淀粉溶液温度均匀,再滴加等量的唾液,摇匀后放置5分钟,再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可以观察到1号试管溶液不变蓝,而2号和3号试管溶液均变蓝色。(2)步骤④和⑤不能调换,若调换,则2号和3号试管内的唾液也会将淀粉分解一部分,影响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