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天中学高2010级高一上期学段1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ɡē) 罗绮(yǐ) 荡漾(yànɡ) 橘子洲(jú)
B.寥廓(guō) 纤绳(xiàn) 深邃(shuì) 岁月稠(chóu)
C.屏息(bǐnɡ ) 眷属(juàn) 青荇(xìnɡ) 怅寥廓(liáo)
D.漪沦(yī) 踟蹰(zhú) 颓圮(jǐ) 竞自由(jì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斑斓 倩影 颓圮 游目聘怀B.长篙 窗扉 攀援 弥望 挥斥方酋C.袅娜 憩息 安详 废墟 如愿以偿D.点辍 雾霭 招摇 主宰 激浊扬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 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 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③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要 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 B、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
C、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 D、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庆节那天,市政府组织了盛大的烟火晚会,一时间,空中(天花乱坠),场面壮观而美丽。
B.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C.对于公益事业,他(甘之如饴);对于奢侈享受,他弃之如敝屐。
D.抗洪告捷,这里迅速恢复了生产,乡亲们深切地感到如果不是党中央的决策英明、广大官兵的舍生忘死,要想取得胜利,那是(不堪设想)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怒山这种极为特殊的高山峡谷中建电站,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移民问题远远小于其他人口密集的江河地区建设水电站。
B.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C.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D.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再别康桥》属于新诗,作者是徐志摩,他是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
B. 词依据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
C. 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为诗歌《雨巷》的成功,被称之为“雨巷诗人”。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左丘明是春秋末年鲁国
史官。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
(2)此时此刻,几百个彩池把融化的冰雪一汪汪地平摊在蓝天之下, ,前后呼应着,左右联合着,组成一曲盛大辉煌的交响!
①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许多楼台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许多楼台
③上下关照着,交相辉映着 ④交相辉映,上下关照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甲】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仿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突出了“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
B、“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C、“一年一度秋风劲”,紧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D、“寥廓江天万里霜”句摹画出一幅宏阔、秋色无限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无限感慨。
9、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子·重阳》中的秋天形象之所以色彩明艳,生机勃勃,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认识。
B、“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既断读却又连转,语势流宕,音节宏亮。
C、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宇宙、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D、全诗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豪迈旷放的情怀。
10、下列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第一节短句、长句交错,既暗示过客之匆匆,又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
B、“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运用倒装的语序,使人感觉音韵和谐,同时又以“莲花开落”比喻自然景物的美丽。
C、“向晚”与“紧掩”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倒装在后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
D、“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地写出了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
1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花”“柳絮”“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
B、第二节极力写少妇在春光时节的等待和期盼。因为心上人的未归而使春天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C、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把女子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凄清、寂寞、惊喜,失落表现的十分鲜明。
D、“美丽的错误”这一看似矛盾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它既能引人深思,又保持了全篇的婉约之美。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12分,每小题3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
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2.下列句子加横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B.唯君图之 唯:只有C.越国以鄙远 鄙:把…… 作为边邑D.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疆界
13.给出的虚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B.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D.于: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1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以其无礼于晋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5.对烛之武成功地说服秦伯退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烛之武善于抓住敌方秦晋之间的矛盾。 B.烛之武遇事沉着,有谋略,不草率鲁莽。 C.烛之武在分析斗争形势时,处处以秦国的利益为着眼点。 D.秦伯见郑国有烛之武这样善于辞令长于分析的人才,推知郑国一定有很
多能人,还是早退兵为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默写(5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 ,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4)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 ,鲜矣仁!(《论语》)
18.古诗鉴赏(4分)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包含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的组合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8分)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 本文有删节)
19.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
内容。(4分)
8岁时 ;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
童话;28岁时 ;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
20. 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
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4分)
21. 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4分)
22.重读文章,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你熟悉的文章,谈
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6分)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23、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4分)
表一:某校高一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时间
0.5小时以内
0.5-1小时
1小时以上
合 计
人 数
398
135
56
589
比 率
67.5%
23%
9.5%
100%
表二:某校高一学生课外阅读作品种类情况
种 类
诗 歌
散 文
小 说
合 计
人 数
15
276
298
589
比 率
2.5%
47%
50.5%
100%
请根据上述两个图表中的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0个字,4
分)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
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
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4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 , ;如 ,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七.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要求: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60分)
成都航天中学高2010级高一上期学段1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Ⅱ 卷 答 题 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16.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7.(1) (2)
(3) (4)
(5) (5分)
18.(1) (2分)
(2) (2分)
19.(1) (2分)
(2) (2分)
20.
(4分)
21.
(4分)
22.
(6分)
23. (1)
(2) (4分)
24. (4分)
25. 如 ,
如 , (4分)
26.作文
(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