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
0
2
2
2022年小升初数学复习
全国通用版
专题九 解决问题
第21课时 比和比例实际问题
考点知识梳理
热门考点精讲
目录
小考真题演练
考点知识梳理
1. 比例尺实际问题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在绘制地图、建筑物平面图、零件等图纸时,需要把实际长度缩小或扩大一定的数值,这就要用到比例尺。解决比例尺问题,一般用到下面三个关系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温馨提示:在解答和比例尺有关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转换过程中比例尺末尾的0的个数,不要数错和转换错。
2.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每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问题。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是在比的意义、比与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解决的。关键是根据各部分之比,确定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即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照“求一个数(总分配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也可以根据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各有几份,求出各是多少。
温馨提示:解答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时,要找准分配的量和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正、反比例实际问题
(1)比例实际问题分正比例实际问题和反比例实际问题。在正比例实际问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即yx=k(一定);在反比例实际问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即=k(一定)。
(2)解题步骤
①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找等量关系:若成正比例关系,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若成反比例关系,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
③列比例式:设未知数,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④解比例。
⑤检验并作答。
热门考点精讲
考点1:比例尺实际问题
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相距5.5 cm,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2小时后相遇。货车速度和客车速度的比是9 ∶11,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方法指导:题中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出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求出客车的速度。
答案:5.5÷=27500000(cm)=275(km)275÷2=110(千米/时)
110×=60.5(千米/时)
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5 km。
1. 在一幅比例尺是1 ∶8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 cm,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 ∶2,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8000000=80000000(cm)=800(km)
800÷5×=64(千米/时)
答:货车每小时行64 km。
2. 在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3.6 cm。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 km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到乙地,要用几小时
3.6×2000000=7200000(cm)=72(km)
72÷60=1.2(小时)
答:要用1.2小时。
考点2: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和水按照1 ∶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 kg,需要水多少千克?
方法指导:这是比较典型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这一类问题,首先要根据所给的比理解题中把总量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各个量分别占了其中的几分之几,然后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问题来解答。根据“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和水按照1 ∶100配制而成”可以知道,把生理盐水平均分成101份,盐占其中的,水占其中的,要求需要水多少千克,就是要求5050 kg的是多少。
答案:5050×=5000(kg)
答:需要水5000 kg。
3. 把300本作业按4 ∶5 ∶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四年级:300×=80(本)
五年级:300×=100(本)
六年级:300×=120(本)
答:四年级的同学得80本,五年级的同学得100本,六年级的同学得120本。
考点3:正、反比例实际问题
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150 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用比例知识解答)
方法指导:题目要求用比例知识解答,所以要先判断题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是成什么比例。题中有三种量,即速度、时间、路程,从“照这样的速度”可知,速度是一定的,这样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就可以写成这样的关系式——路程 ∶时间=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根据上面的关系式,我们可以列出比例式求解。
答案: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km。
x ∶3=150 ∶2
x=225
答:甲、乙两地相距225 km。
4. 某新建小区共有房子1600套待售,售楼部20天卖了400套,照这样计算,卖完余下的房子还需多少天?
解:设卖完余下的房子还需要x天。
x=60
答:卖完余下的房子还需60天。
5. 一批零件,每天做56个,28天可以做完。如果提前12天完成,每天应该做多少个?
解:设每天应该做x个。
(28-12)x=56×28
x=98
答:每天应该做98个。
易错点拨:分不清正、反比例关系。
小考真题演练
一 填空题。
1. 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如果用面积为36 dm2的方砖,需要80块。如果改用面积为64 dm2的方砖,需要( )块。
2. 学校运来了50箱牛奶,每箱12瓶,运动会时按2 ∶3分给五、六年级的运动员,五年级分得( )瓶,六年级分得( )瓶。
45
240
360
3. 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4,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4. 用300 kg小麦,可磨出255 kg面粉,如果要磨出34 t面粉,需要( )t小麦。
20
40
5. 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150 km。画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相距( )cm。
2.5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 把20 g糖溶解在水中得到100 g的糖水,糖和水的比是( )。
A. 3 ∶4 B. 5 ∶6
C. 1 ∶4 D. 1 ∶5
C
2. 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 mm,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 cm,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是( )。
A. 1 ∶20 B. 20 ∶1
C. 2 ∶1 D. 15 ∶1
3. 一本书如果每天看20页,15天可以看完,若要10天看完,每天要看( )页。
A. 10 B. 20 C. 30 D. 40
B
C
4. 下面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每份报纸的单价一定,订报的份数和付钱的总数
B. 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C.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D. 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C
5. 半径为1 cm的小圆在半径为4 cm的固定大圆外滚动一周,则小圆滚动了( )周。
A. 3 B. 4
C. 5 D. 6
B
三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填在括号里。
1. 每月的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的钱数。 ( )
2. 住房的总面积一定,人口的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
( )
3. 完成一项工程,工作效率和所需的时间。 ( )
不成比例
反比例
反比例
4. 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和磨出的面粉的质量。
( )
5. 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
正比例
不成比例
四 解决问题。
1. 在比例尺是1 ∶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6 cm。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从甲地开出的车每小时行125 km,从乙地开出的车每小时行115 km,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
6÷=120000000(cm)=1200(km)
1200÷(125+115)=5(小时)
答:5小时后相遇。
2. 盖一幢职工宿舍计划使用6 m长的水管240根。后来改用8 m长的水管,共需要多少根水管?(用比例知识解答)
解:设共需要x根水管。
8x=6×240
x=180
答:共需要180根水管。
3. 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7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慢20 km,两车的速度比是7 ∶9,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甲车每小时行x km。
x ∶(x+20)=7 ∶9
x=70
(70+70+20)×7=1120(km)
答:A,B两地相距1120 km。
4. 把96 d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 ∶2 ∶1,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96÷4=24(dm)
长:24×=12(dm) 宽:24×=8(dm)
高:24×=4(dm) 体积:12×8×4=384(dm3)
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384 dm3。
5. 五年级有140人,六年级有130人,从六年级调多少人到五年级,才能使五年级、六年级的人数比为5 ∶1?
解:设从六年级调x人到五年级。
(140+x) ∶(130-x)=5 ∶1
x=85
答:要从六年级调85人到五年级,才能使五、六年级的人数比为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