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
0
2
2
2022年小升初数学复习
全国通用版
专题九 解决问题
第18课时 一般实际问题
考点知识梳理
热门考点精讲
目录
小考真题演练
考点知识梳理
一、简单实际问题
简单实际问题是只需要一步计算就能求得答案的实际问题。
简单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除了和、差、积、商以外,还包括以下常见的数量关系: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二、复合实际问题
1.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实际问题,通常叫做复合实际问题。复合实际问题是由几道有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组合而成的。
2. 一般复合实际问题的解法
(1)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
(2)综合法:就是从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出解。
(3)分析综合法:是将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了,问题就解决了。
3. 一般复合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出算式,求得结果。
(4)检验,并写出答语。
热门考点精讲
考点1:典型实际问题——产量、工效类
修一条长7.2 km的水渠,计划15天完工,由于利用先进设备,结果提前3天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
方法指导:从问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出发,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用“实际每天修的千米数-计划每天修的千米数”。这两个信息都是未知的,所以进一步再用分析法可得“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实际每天工作量;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时间=计划每天工作量”。
答案:
解:7.2÷(15-3)=0.6(千米/天)
7.2÷15=0.48(千米/天)
0.6-0.48=0.12(千米/天)
或者综合列式:7.2÷(15-3)- 7.2÷15=0.12(千米/天)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12 km。
1. 某机床厂计划生产1080台机床,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72台。剩下的如果每天多生产8台,那么完成这批生产任务共需多少天
1080-5×72=720(台) 720÷(72+8)=9(天)
9+5=14(天)
答:完成这批生产任务共需14天。
2. 一条长950 m的水渠,甲和乙分别从水渠的一端同时向中间挖,甲队每天挖35 m,乙队每天挖37 m。他们在13天内能挖完吗?
(35+37)×13=936(m)
936<950
答:13天内不能挖完。
考点2:典型实际问题——价格、花费类
下面是王大伯在市场销售三种家禽的情况统计表。
家禽 鸡 鸭 鹅
单价/元 13 11 15
数量/kg 205 186 312
(1)鸡、鸭、鹅各卖了多少元?
(2)王大伯一共收入多少元?
方法指导:(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分别求出鸡、鸭、鹅各卖的钱数。
(2)把三种家禽卖的钱数加起来,就是一共卖的钱数。
答案:(1)鸡卖的钱数:13×205=2665(元)
鸭卖的钱数:11×186=2046(元)
鹅卖的钱数:15×312=4680(元)
答:鸡卖了2665元,鸭卖了2046元,鹅卖了4680元。
(2)一共收入:2665+2046+4680=9391(元)
答:王大伯一共收入9391元。
3. 铅笔每支8角,日记本的单价比铅笔贵1.5元,小丽买了5支铅笔和5个日记本,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
(0.8+1.5+0.8)×5=15.5(元)
20-15.5=4.5(元)
答:应找回4.5元。
4. 奶奶让小莫去超市买大米。某品牌大米原来的单价是每千克4.8元,奶奶给小莫准备好买30 kg的钱。小莫来到超市,发现这种大米正在促销,单价为每千克4.5元。这样可以多买多少千克大米?
4.8×30÷4.5-30=2(kg)
答:这样可以多买2 kg大米。
考点3: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小学有92名学生,在一次农业实践中,男生的一半和8名女生去摘扁豆,又派12名女生去摘黄瓜,剩下的学生平整土地。已知平整土地的男生、女生人数相同,则平整土地的男、女生各多少名
方法指导:当题目中有明显的计算过程时,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转向原题所提问题找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后问题就解决了。
(分析法)要求平整土地的男生有多少名,就要知道全部男生有多少名,以及做其他劳动的男生有多少名。已知男生的一半去摘扁豆,其余的男生平整土地,可知全部男生人数是平整土地男生数的2倍。
(综合法)已知平整土地的男生、女生人数相同,所以全部男生人数也是平整土地女生数的2倍。 那么平整土地的女生与全部男生人数之和就是平整土地的男生人数的3倍。(分析法、综合法)从总人数(92)中去掉摘扁豆和黄瓜的女生人数(8+12),就是平整土地的女生与全部男生人数之和。
答案:[92-(8+12)]÷3=24(名)
答:平整土地的男、女生各24名。
5. 一版邮票,横着数有9张,竖着数有6张,每张面值都是50分,这版邮票面值一共多少元
50分=0.5元0.5×9×6=27(元)
答:这版邮票面值一共27元。
6. 某出租车的车费标准是:3 km以内(含3 km)按7元计费,超过3 km的部分,每超过1 km按1.5元计费。星期天小明乘出租车去公园,下车时出租车的路程表显示共行驶了11 km,小明应付出租车费多少钱
7+(11-3)×1.5=19(元)
答:小明应付出租车费19元。
易错点拨:不能准确获取和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相关信息。
一 填空题。
1. 修路队要修一条长840 m的公路,前3天平均每天修120 m,剩下的每天修80 m,还需( )天才能修完。
2. 一个鼠标的原价为60元,降价后,原来买15个鼠标的钱现在可以多买5个,降价后每个鼠标( )元。
6
45
3. 奇奇原有11.42元,昨天用7.5元买了一本故事书,今天妈妈又给奇奇2.35元。奇奇现在有( )元。
4. 某快递公司收费方法如下,1 kg以内(含1 kg)收费12元;超过1 kg的部分(不足1 kg按1 kg算)按每千克2元收费。涛涛的快递包裹重3.4 kg,他需要付快递费( )元。
6.27
18
5. 一本故事书一共有280页,小丽第一天看了5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两倍。这两天她一共看了( )页,还剩( )页没有看,第三天从第( )页看起。
150
130
151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1. 一盒同样规格的铁钉重800 g,取出40只后,余下的重量是645 g。求这盒铁钉原有多少只,下面列式错误的是( )。
A. 800÷[(800-645)÷40]
B. 645÷[(800-645)÷40]+40
C. (800-645)÷40×800
C
2. 建筑工地要运一批黄沙,每天运175车,35天可以运完。现在要在25天内运完,每天要多运多少车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175×35÷25-175
B. 175×35÷25-35
C. 175×35÷25
A
3. 周末,爸爸带四年级的开开和弟弟、妹妹去公园游玩,单程票价成人每张16.6元,儿童票半价,往返交通费要用( )元。
A. 83 B. 66.4 C. 49.8
A
4. 同一种毛巾,在甲超市的标价为6条10元,在乙超市的标价为5条8元。( )超市的毛巾单价更贵。
A. 甲 B. 乙 C. 无法确定
A
5. 商店运进一批玩具共480个,原价15元/个,卖出一半后,每个降价3元,剩下的玩具还能卖( )元。
A. 3600 B. 2400 C. 2880
C
三 解决问题。
1. 某人乘车旅行,三天共行800 km,第一天行驶6小时,第二天行驶6小时,第三天行驶8小时。如果每小时行走的路程相同,这三天各行多少千米
第一天和第二天各行的路程:800×=240(km)
第三天行的路程:800×=320(km)
答:第一天、第二天各行240 km,第三天行320 km。
2. 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6×68×2=816(箱)
答:这堆货物一共有816箱。
3.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 km,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 km,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0×2÷10=8(小时)
(40+10)×8=400(km)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 km。
4. 王阿姨在批发市场买了一箱15 kg的红富士苹果要45元,她拿到她的小店,以每千克4.5元售出,一箱苹果卖完后,赚了多少钱?
15×4.5-45=22.5(元)
答:赚了22.5元。
5. 一台挖土机原计划每小时挖土50 t,12小时可以挖完。
(1)实际每小时挖60 t,几小时挖完?
50×12÷60=10(小时)
答:10小时挖完。
(2)如果要8小时挖完,实际每小时要挖多少吨?
50×12÷8=75(t)
答:实际每小时要挖75 t。
6.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 t以内(含15 t),按每吨2.4元收费;超过15 t的,其超出的吨数按每吨3元收费。文文家上个月共交51元,你知道文文家上个月用水多少吨吗?
15×2.4=36(元)
(51-36)÷3+15=20(t)
答:文文家上个月用水2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