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单元 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出人物的精神
总体目标:写出人物的精神
具体目标:
1. 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的特征,还要注意写出内在的精神。
2. 把握写出人物的精神的选材要求。
3. 掌握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技法。
写作目标
写作指导
写作导入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之所以能呈现出平凡生活中更真实的鲁迅,一是因为萧红时常在鲁迅先生家做客,对鲁迅先生的言谈举止比较了解,所以能感受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亲和细腻,并以此还原了生活中真实的鲁迅形象。二是作者虽然选择的是生活琐事,但所选择的事情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比如写鲁迅先生的笑声,实则写其性格开朗;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实则写其干练。
1.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精神。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抓住闻一多先生写的字,通过这样的细节写出了他作为学者的严谨认真的钻研精神。
写作指导
写作方法点拨
2.运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的精神。
如:《邓稼先》一文中“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 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这些文字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写作指导
3.叙议结合: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一:
写作实践
1. 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 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写作实践
提示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我的好朋友
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微有些长, 本来不大的眼睛就显得更小了,额头十分突出。他学习刻苦认真,而且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时常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察”等字,他没有一个能读对,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写作实践
说来也怪,老师还经常让他读。但是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 我到他家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有人在读拼音。我轻轻推开门,看到他正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着我说:“你来得正好,听听我的发音准不准……”我问他:“你常这样练吗?”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因兴奋而微微发红的脸, 顿时明白了什么叫“毅力”。
写作实践
点拨
这个片段运用了外貌、语言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表现了好朋友坚韧、执着的性格。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 字。
写作实践二:
写作实践
1. 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 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论中的不同表现。
3. 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写作实践
提示
争 论
俗话说: 知子莫若父。我的爸爸就很了解我,而且我们之间一直都比较默契, 不过有时也会有小的冲突和争论。有些争论常常使我们“顶牛儿”,但有些争论还是很有益的。下面我就来讲讲一次有意义的小争论。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点明“我”与爸爸的相处状态,为下文写“我”与爸爸的争论做铺垫。
那天学校放假,回家后我就开始做作业。经过认真计算和仔细检查后,我把做完的作业交到爸爸手中。我心里暗暗高兴: 这次爸爸准夸奖我。爸爸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说我做错了一道题,一道判断题,题目是“钝角都大于90 度”。爸爸说这句话是对的,我坚持说它是错的,我和爸爸争来争去,都试图用道理来说服对方。
写作实践
“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等细节,突出“我”认真的态度。
我着急地辩解:“大于90 度的角不仅有钝角,还有平角、周角。”爸爸接着说:“你说得对,但题目并没有涉及平角和周角的情况,只是说钝角都大于90 度。只要是钝角就大于90 度, 没错。题中没有涉及的你就不应该去考虑。”
写作实践
语言描写,具体描写争论的过程。
一场小争论激烈地展开了。最后我仔细想了想,明白了爸爸的话,是我没有理解这道判断题的题意,爸爸的判断是对的,我不应该去考虑与题目没有关系的平角和周角。
通过这次争论我明白了, 我们也可以和家长争论,只要我们心里有想法、有疑问,就应该说出来。通过争论,我们不仅能知道谁对谁错,还能知道对与错的原因。这样我们不仅能巩固所学的内容, 还能学习更多知识。
写作实践
首尾照应,用朴实的语言写出这场争论带给“我”的启示。
写作实践
点拨
本文通过写“我”与爸爸的一次争论,表现了“我”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爸爸与“我”平等的相处方式。结尾写争论给“我”带来的启示,既与开头照应,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写作实践三:
写作实践
1. 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写作实践
提示
这样的人让我感到温暖
入夜,倚窗凭栏,微闭眼,伴着冷风,脑海中的画面越发清晰:一棵饱经风霜的榕树在天空下依然挺拔,一把泛着古朴气息的伞安然地倚在墙角,一个口中哼着《童年》的女孩,如一只轻快的小鸟飞来飞去。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一棵老榕树,一把古旧的伞,一个稚嫩的女孩,画面感很强。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一幅图画切入主题,表现力强。
记忆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温暖而又久远……
“外婆,要下雨了,怎么办?”夏日的雨总是来得很急,空气中透着点点的烦闷。我至今未忘,每当这时候,外婆总是抓起我的小手,放在她宽厚的手掌里,告诉我:“别怕,外婆在呢!”抬头看见外婆温暖地注视着我,那目光像一潭深深的湖水,穿越时光的浮沉,轻轻地洒在我的脸上,洗去我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让我幼小的心找到了可以倚靠的港湾。
写作实践
通过对外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外婆的爱。尤其是把外婆的目光比喻成一潭湖水,突出爱的深沉。
雨终于还是落下了,外婆撑开伞,举在我的头顶,那是我熟悉的动作,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撑起了我年幼时的一片天空。调皮的我,总是不好好走路,但每每抬头,那片天空依然在,转过头,她的肩头一片湿润,碰上的却是溢满爱的眸子。
慢慢地我长大了,外婆依然撑着伞,伞也一如既往地撑在我的上方,外婆的脸依然淌着如水般的平静的温柔,而我不再乱跑,长大的我总是往外婆身边挪一点,再挪一点。
写作实践
外婆的嘴角漫出一道温柔的弧线,伞丝毫未动,一种奇妙的感觉蔓延全身,时间也变得缓慢。
一年又一年,夏季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把古旧的伞却没有匆匆离去,它在外婆的手上撑了一个春秋又一个春秋。
写作实践
长大以后,我懂得了外婆的爱,外婆和我之间爱的互动尤其感人。
而如今,外婆早已不在,但那棵记忆中的榕树还在,那把古旧的伞还倚在墙角,一切似乎还和曾经一样,只是少了那佝偻的背影,那个稚嫩的女孩已经长大,留在记忆深处的是那悠悠雨中情。
又一个夏季,我打开那把古旧的雨伞,那伞上遗留的气息,让我感到温暖而安全。
写作实践
伞是爱的象征,伞在,外婆的爱在, 突出外婆的爱久远深长。
最后一段,点明主题, 外婆让我感到安全温暖。
写作实践
点拨
文章以伞为线索展开描写, 整篇文章给我们描绘了外婆为“ 我” 撑伞的简单动人的画面,能感受到外婆对“我”浓浓的爱。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感恩、思念之情,突出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