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7 23:2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关于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关于作者: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背景介绍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在众多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释题: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回忆”表明文中的内容发生在过去。
“鲁迅先生”点明了写作对象。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
关于回忆录:
回忆录,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 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快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咳嗽
调羹
薪金
校样
疙瘩
揩桌子
深恶痛绝
sòu
gēng
xīn
jiào

kāi

词语理解:
安顿:安稳。
不济:不好;不顶用。
悠然:悠闲的样子。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多含轻视意。)
文本探究:
1、本文所选材料众多,在这些众多的材料中,
你能发现事情发生的地点主要有哪些?
鲁迅先生家里
看电影的路上
2、在鲁迅先生家里,作者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
在先生家做客、先生跟我开玩笑、先生看年青人给
他的信、先生对待自己的原稿和样刊的态度、吃鱼
丸、招待客人、工作、先生包书、先生病重、拼命
工作......
3、从这些事情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先生?试举例说明。
示例:从“先生跟我开玩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
风趣幽默。
从“鲁迅先生看青年人给他的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
对青年人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
从“鲁迅先生对原稿和校样的态度”可以看出鲁迅先
生谦逊、淡泊名利的品质。
从“看电影的路上”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他人着想的
品质。
从“吃鱼丸”和“包书”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待事情认
真、严谨的态度。
从“鲁迅先生得知自己病重,仍拼命工作”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为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崇高品质。
4、文中的鲁迅先生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提示:课文的第一、二段。
第一段: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的
神态,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
格特征。
第二段:细节描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鲁迅先生的动作,表现了鲁迅先生干练、果敢的性
格。
5、文中除写了鲁迅先生,还有很多地方写了许先生、海婴?甚至还写了保姆的一些事?为什么要写?
包饺子时和许先生谈话,海婴在旁边玩闹。
许先生从早到晚在楼下陪客人。
保姆送海婴上学时吩咐“轻一点走”。
许先生的勤劳辛苦,写海婴的玩闹,体现了叙述
的真实性,又展现了一家人温馨的场景。
侧面说明鲁迅先生的成就和许先生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工作时间之长。
6、作者为什么写许先生和海婴睡觉这一场景?
侧面烘托的写法。
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表现了他的辛劳和惜时如金。
7、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朗的笑声
轻快敏捷的步伐
待客、吃饭
开玩笑、关心人
看书信、陪客人
吃鱼丸
病重、拼命工作
许先生的表现
海婴的表现
保姆的表现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可亲可敬
人格高尚
8、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
的片段,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
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
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