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班级: 姓名:
知识衔接
《杨氏之子》一文情节简单,语言诙 ( http: / / www.21cnjy.com )谐,讲述了梁国杨姓家中的九岁男孩巧妙应答孔君平的故事,表现了孩子的(风趣、机智),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能力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末年至两晋士人的言谈逸事的书。
B.杨氏之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语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从“为设果”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D.孔君平对杨氏之子开的玩笑并无恶意,只是逗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B项中,“生硬的语气”与原文中“未闻孔雀是去子家禽”一句有冲突,从原文可以推测,杨氏之子在应答时是彬彬有礼、言辞委婉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21教育网
2.“乃呼儿出”一句中的“乃”的意思是( )
A.你 B.你的 C.就,于是 D.所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理解、辨析字义。
“乃呼儿出”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杨氏之子》,意思是:于是便叫他出来。“乃”的意思是“就,于是”。
3.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答案】D
【解析】略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甚:很,非常。
B.孔君平诣其父。 诣:拜访。
C.乃呼儿出。 乃:就,于是。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用鼻子闻。
【答案】D
【解析】略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答案】C
【解析】考查文言文朗读和理解能力。平时要主动结合文意给语句划分节奏。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大意:杨氏的孩子马上回答说:“(我)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选文“应声答曰”是连贯的动作,与“儿”划分开;
“孔雀”是作为“是夫子家禽”的主语,所以与后文划分开;
古文的“家禽”不同于现代“家禽”,文中是指夫子家的鸟,所以要划分开。
二、填空题
6.读课文《杨氏之子》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写出中心句(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里看出杨氏子的机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方面孔君平说杨梅是杨氏子家的果子,所以杨氏子就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体现出他的机智。另一方面杨氏子回答孔君平时十分有礼貌,并没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未闻”,这让孔君平无话可说 21·cn·jy·com
【解析】(1)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
全文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www.21-cn-jy.com
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2·1·c·n·j·y
所以本文的中心句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译文可知,以杨氏之子的回答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巧妙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句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杨氏之子的机智。2-1-c-n-j-y
7.比一比,再组词。
杨(____) 国(____) 氏(____) 家(____) 诣(____)
扬(____) 固(____) 低(____) 嫁(____) 指(____)
【答案】杨梅 国家 姓氏 家人 造诣 飘扬 巩固 高低 出嫁 手指 【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略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源:21cnj*y.co*m】
8.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__________ 未:__________ 夫子:__________
9.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有礼貌,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21*cnjy*com
10.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如草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面“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提示语,选一句喜欢的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 非常。 没有。 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9. 儿应声答曰 为设果
10.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分析】
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的儿子马上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版权所有:21教育】
8.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能力。
对于这类题,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分析字义。
阅读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故“甚”的意思是非常。
阅读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因此“未”的意思是没有。
“夫子”的意思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9.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儿应声答曰”看出来的,他有礼貌,是从“为设果”看出来的。
10.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即可。示例: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齐桓公称霸后齐国很强盛。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到了齐景公当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位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指出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www-2-1-cnjy-com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国君叫你养鸟,你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因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他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有删改)
1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请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贫乏——(______) 蔑视——(______)
13.理解“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句话。
(1)句中的“你”指__________,“我”指__________。
(2)“我”险些犯了什么大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犯了大错误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百姓都尊敬地叫晏婴“晏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5.你从这则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示例:晏子巧救烛邹
12. 丰富 尊敬
13. 晏子 齐景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因为一只鸟飞走了,就要亲手杀死养鸟的人。 其他诸侯知道了,会认为齐景公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他们。
14.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指出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
15.示例:劝人要讲究方法,若是太过直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而会适得其反,惹人生气。(或:不能为一点点小事就动怒,要学会宽容;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尽量不出错。)
【分析】
11.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提炼出文章的题目。21cnjy.com
1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和运用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要确定反义词,可以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这道题考查学生从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学生回到原文再查找答案。此外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结合上文内容可知,“大错误”指因为一只鸟飞走了,就要亲手杀死养鸟的人。至于“后果”, 学生可结合文章进行猜想,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14.这道题考查学生从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结合上文内容可知,老百姓把他叫做晏子是因为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指出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学生只需要结合“劝人要讲究方法”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班级: 姓名:
知识衔接
《杨氏之子》一文情节简单,语言诙谐,讲述了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杨姓家中的九岁男孩巧妙应答孔君平的故事,表现了孩子的(风趣、机智),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21教育网
能力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末年至两晋士人的言谈逸事的书。
B.杨氏之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语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从“为设果”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D.孔君平对杨氏之子开的玩笑并无恶意,只是逗趣。
2.“乃呼儿出”一句中的“乃”的意思是( )
A.你 B.你的 C.就,于是 D.所以
3.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甚:很,非常。
B.孔君平诣其父。 诣:拜访。
C.乃呼儿出。 乃:就,于是。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用鼻子闻。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
6.读课文《杨氏之子》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写出中心句(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里看出杨氏子的机智:__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杨(____) 国(____) 氏(____) 家(____) 诣(____)
扬(____) 固(____) 低(____) 嫁(____) 指(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1cnjy.com
8.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__________ 未:__________ 夫子:__________
9.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有礼貌,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21·cn·jy·com
10.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面“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提示语,选一句喜欢的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齐桓公称霸后齐国很强盛。后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齐景公当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位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指出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www.21-cn-jy.com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着的烛邹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国君叫你养鸟,你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因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2·1·c·n·j·y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他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有删改)
1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请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贫乏——(______) 蔑视——(______)
13.理解“若不是你的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句话。
(1)句中的“你”指__________,“我”指__________。
(2)“我”险些犯了什么大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犯了大错误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百姓都尊敬地叫晏婴“晏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5.你从这则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