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溶液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 . 溶液都能导电
C . 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 . 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2. 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3. 小红在配制50 g 5%氯化钠溶液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C. 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 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5. 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A.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
C. 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6. 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酒精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7. 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 生理盐水各部分性质和密度都一样
C. 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生理盐水的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D. 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8. 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蒸发皿
D. 玻璃棒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10.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 . 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11. 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外界条件不变),该溶液中的( )
A.氯化钠的质量减小 B.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12. 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降低温度,②降低溶解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① C.①③ D.②④
13. 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14. 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 ℃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 ℃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二.填空题
15.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 2CuSO4+ ________
(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 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可配制该稀硫酸 ________g,需加水________ g.
17.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___。
18. 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 某小组提纯含有泥沙的粗盐,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7.5%的 NaCl 溶液。
(1)粗盐提纯:
①将粗盐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里,使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②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_________停止加热。
(2)配制溶液:
③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称取提纯后的精盐____________g;
④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0. 实验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
(2)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配制好的溶液要装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请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_____
四.计算题
21. 20 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 g,同时生成氢气0.4 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22.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