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很多电器设备,下列电器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微波炉 B.电磁炉 C.充电宝 D.白炽灯
2.如图所示,这是机场、车站等场所的安检人员用手持金属探测器检查乘客的情形,其基本原理是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会在金属物体中感应出电流。下列科技实例的工作原理,与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的是( )
A.真空冶炼炉 B.交流感应电动机
C.回旋加速器 D.电子感应加速器
3.如图所示,在一个绕有线圈的可拆变压器铁芯上放一小铁锅冷水。现接通交流电源,几分钟后,锅中的水沸腾起来,时刻的电流方向已在图中标出,且此时电流正在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自感系数也增大
B.小铁锅中产生涡流,涡流的热效应使水沸腾起来
C.时刻,从上往下看,小铁锅中的涡流沿逆时针方向
D.变压器的铁芯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能增大涡流
4.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金属管和塑料管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关于小磁块,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磁块下落时间长的管是塑料管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小磁块在下落时间短的管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D.小磁块落至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
5.如图所示,电磁炉是利用感应电流(涡流)的加热原理工作的。下列关于电磁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炉可用陶瓷器皿作为锅具对食品加热
B.电磁炉面板采用陶瓷材料,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
C.电磁炉面板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面板涡流发热传导到锅里,再加热锅内食品
D.电磁炉的锅具一般不用铜锅,是因为铜锅中不能形成涡流
6.现代科学研究中常要用到高速电子,电子感应加速器就是利用感生电场使电子加速的设备。如图所示,上面为侧视图,上、下为电磁体的两个磁极;下面为磁极之间真空室的俯视图。若从上往下看电子在真空室中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改变电磁体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可使电子加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真空室中产生的感生电场沿逆时针方向 B.通入电磁体线圈的电流在增强
C.电子在轨道中加速的驱动力是洛伦兹力 D.电子在轨道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电场力
7.如图所示,电磁炉是利用感应电流(涡流)的加热原理工作的.下列关于电磁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炉面板采用陶瓷材料,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
B.电磁炉面板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面板发热加热锅内食品
C.电磁炉可用陶瓷器皿作为锅具对食品加热
D.改变电子线路的频率不能改变电磁炉的功率
8.如图所示,将三个相同的圆柱形永磁体A、B、C,同时从等高的竖直放置的空心铜管、空心侧面不闭合的铜管(有从上到下的裂缝)、空心塑料管上端口处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永磁体A先到达管底
B.永磁体B先到达管底
C.永磁体C先到达管底
D.永磁体B、C同时到达管底
二、多选题
9.某同学搬运如图所示的磁电式电流表时,发现表针晃动剧烈且不易停止。按照老师建议,该同学在两接线柱间接一根导线后再次搬运,发现表针晃动明显减弱且能很快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B.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C.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剧烈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D.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减弱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10.钕磁铁也称为钕铁硼磁铁,因其在磁能积上的优越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如图所示,为一电磁阻尼实验装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块钕磁铁从铜管上端由静止释放,可观察到磁铁下落的速度明显放缓,现测得铜管长为L,磁铁通过铜管的时间为t,磁铁离开铜管时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及电磁辐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管改为塑料管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
B.磁铁在铜管中做匀加速运动
C.该过程,系统因涡流产生的热量为
D.在t时间内铜管对磁铁的平均作用力为
11.一根上端固定的弹簧,其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在上下振动,由于空气阻力很小,磁铁的振动幅度几乎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若在磁铁振动过程中把一导电线圈靠近磁铁下方,则关于磁铁上下震动的幅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闭合时磁铁的振动幅度迅速减小,S断开时磁铁的振动幅度几乎不变
B.S闭合时磁铁的振动幅度迅速增大,S断开时磁铁的振动幅度几乎不变
C.S闭合或断开,磁铁的振动幅度变化相同
D.S闭合,磁铁上下振动时会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12.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涡流的危害( )
A.电磁炉所用的锅要用平厚底金属锅
B.机场、车站和重要活动场所的安检门可以探测人身携带的金属物品
C.变压器的铁芯不做成整块,而是用许多电阻率很大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D.变压器的铁芯每片硅钢片表面有不导电的氧化层
三、实验题
13.磁电式仪表的线圈通常用铝框作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防止”或“利用”)涡流而设计的,起________(填“电磁阻尼”或“电磁驱动”)的作用。
14.某同学探究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的交流电。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
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
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
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3、…、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计时点到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所示。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 1 2 3 4 5 6 7 8
24.5 33.8 37.8 (______) 39.5 39.8 39.8 39.8
(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______)
四、解答题
15.涡流探伤是工业上常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励磁线圈靠近导体,使导电构件中产生涡电流,再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变化量,从而获得构件缺陷的有关信息。参考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解释涡流探伤技术是如何发现导体中的缺陷的。
16.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低耗的新型交通工具,如图(a)所示。它的驱动系统可简化为如下模型,固定在列车下端的动力绕组可视为一个矩形金属框,电阻为R的金属框置于xOy平面内,MN长为l平行于y轴,NP宽为d平行于x轴,如图(b)所示。轨道区域内存在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沿Ox方向按波长为的正弦规律分布,如图(c)所示。整个磁场以一定的速率沿Ox方向匀速平移,忽略一切阻力,列车在驱动系统作用下沿Ox方向加速行驶。
(1)简要叙述列车运行中获得驱动力的原理。
(2)为使列车获得最大驱动力,MN、PQ边应处于磁场中的什么位置?
17.涡流产生的热会使变压器的铁芯温度升高,降低工作效率。为此,变压器中常用电阻率较大的硅钢作为铁芯材料,如图所示,并把整块金属的铁芯替换成由许多互相绝缘的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请结合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改进措施的原理。
18.电磁缓冲器是应用于车辆上以提高运行安全的辅助制动装置,其缓冲原理可简化为如下情形:如图所示(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俯视图),小车内的装置产生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水平地面固定n=10匝的矩形线圈abcd,线圈的总电阻为R=5Ω,ab边长为L=0.5m,ad边长为2L。当小车(无动力)水平通过线圈上方时,线圈与小车中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使小车做减速运动,从而实现缓冲。已知小车的总质量为m=1.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恒为Ff=0.8N;小车磁场刚到线圈ab边时速度大小为v0=2m/s;当小车磁场刚到线圈cd边时速度减为零。整个缓冲过程中流过线圈abcd的电荷量为q=1.6C,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2)缓冲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Q。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0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B
7.A
8.D
9.ABD
10.CD
11.AD
12.CD
13.利用 电磁阻尼
14.AB 39.0 速度逐渐增大到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 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
15.金属探伤时,是探测器中通过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当金属处于该磁场中时,该金属中会感应出涡流,再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变化量,从而获得构件缺陷的有关信息。
16.(1)由于列车速度与磁场平移速度不同,导致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由于电磁感应,金属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受到安培力即为驱动力。;(2)NM、PQ应位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同为最大值且反向的地方
17.变压器的铁芯,在整块导体内部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称为涡流现象,要损耗能量,把整块的硅钢铁芯替换成由许多互相绝缘的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其目的是增大电阻,从而为了减小涡流,减小发热量,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18.(1)1.6T;(2)1.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