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质量检测
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N 14 O 16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Zn 65 Hg 201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措施或倡议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多植树造林 B.多用已脱硫的燃煤发电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赤铁矿用于炼铁
C.石墨用作电极 D.次氯酸钠用于环境消毒
3.某实验小组仅选择下列装置制备对溴异丙基苯并检验生成的,其中装置错误的是( )
A. B. C. D.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的电子式:
C.次氯酸的结构式: D.中子数为176、质子数为117的核素符号: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 乙醇,浓硫酸 加热蒸馏
B — 加热升华
C 氯化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盐酸 过滤
A.A B.B C.C D.D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X、Y位于同一主族,Z在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Z和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的原子序数的4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含Z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 D.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7.某小组用浓硫酸配制硫酸,配制过程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冷却至室温;
②将第①步所得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中,
③用蒸馏水洗涤量简、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④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后摇匀、装瓶、贴标签.标签写着“疏酸”.
上述表述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8.《物理小识·金石类》提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惟乌柏树不畏其气.”强热“青矾”得红色周体,“青矾厂气”冷凝得矾油.利用矾油可以制备盐酸,涉及的微型化工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是 B.气体W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矾油的沸点高于的 D.上述过程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溶液吸收少量:
B.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C.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
D.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
10.水系可充电电池因其成本低、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一种新型无隔膜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以锌箔、石墨毡为集流体,和的混合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当外电路转移时,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
B.过程Ⅱ为放电过程,石墨毡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过程Ⅰ为锌沉积过程,A连电源的正极,锌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
D.放电时,沉积在石墨毡上的逐渐溶解,石墨毡电极质量减小,锌箔质量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含甲基橙的溶液中滴加稀溶液 橙色刚好变为黄色
B 向乙酸乙酯中滴加溶液R 溶液不分层 溶液R可能是溶液
C 向酸性溶液中滴入乙醇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D 在铝片上滴加溶液 无明显现象 铝不和反应
A.A B.B C.C D.D
12.有机物M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醛基、羟基和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
C.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该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13.工业上用溶液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B.用溶液可以检验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C.在上述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参与反应转移电子
14.科学家提出某有机反应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循环中镍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B.上述转化中,断裂了非极性键
C.物质1、2都是中间产物 D.Ⅰ→Ⅱ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5.是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入的盐酸,溶液的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溶液中
B.常温下,的一级电离常数约为
C.与足量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a点溶液中存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砷原子处于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形.
(2)、、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其中键角最小的是_________.
(3)叠氮化钠()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当发生车祸时迅速分解放出氮气,使安全气囊充气.可与酸反应生成叠氮酸(),叠氮酸中3个氮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不分先后).
(4)N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键,而原子之间较难形成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
(5)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配离子.已知与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不易与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
(6)和不同浓度反应得到某种含汞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有四个等同的小立方体)如图厅示.(部分微粒不在晶胞内,每个原子均处于小立方体的面心)
写出该含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则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7.(11分)常用于制造白色颜料、发光粉和发光油漆等.以火法炼铜的废料(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粗锌和硫化锌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1”的主要成分是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滤渣1”中提取粗铜的操作是将滤渣1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铜.
(3)“沉铁”过程加入调节溶液,滤液中元素质量浓度、滤渣2中锌元素质量分数与关系如图所示.最适宜的为________.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沉锌”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精炼锌,阴极材料是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选择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5)“复分解沉锌”中,的平衡常数_________.【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18.(13分)氮化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在空气中易潮解.实验室制备的原理是.某实验小组拟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其性质.(装置可重复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饱和溶液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点燃_________(填“A处”或“C处”)酒精灯.
(5)A装置中制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如果氮化锂产品中混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取粗产品(设杂质只有)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蒸馏水,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最终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则产品中的含量为______%.
19.(12分)黑色化合物M由两种常见的元素组成,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A通入新制氯水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D和氨气反应的产物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E(甲组) F(乙组)
Ⅰ 取少量产物,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Ⅱ 取步骤Ⅰ中溶液,滴加溶液 溶液变红 无明显变化
Ⅲ 向步骤Ⅱ溶液中滴加双氧水 红色变深 溶液变红
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实验结论:E为(X表示形成化合物M的一种元素),F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组实验中,步骤Ⅲ中溶液由无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通过交流、讨论,有人认为E中除外还可能含_________(填化学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0.(12分)《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设计出了“空气燃料实验系统”,其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利用太阳能收集空气中的和;
第二步,在太阳能作用下将和转化成合成气(、);
第三步,利用合成气合成液态烃和甲醇.
Ⅰ.模拟制备合成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交换膜是_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b极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Ⅱ.利用合成气合成甲醇、甲烷等.已知:
反应ⅰ:
反应ⅱ:
(2)在和一定温度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相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0
_______.
(3)在某温度、催化剂作用下,仅发生反应ⅱ,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测得速率与、的浓度关系如表所示:
实验 速率
Ⅰ 0.10 0.10 v
Ⅱ 0.20 0.10
Ⅲ 0.20 0.20
Ⅳ 0.40 x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增大
(4)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仅发生反应ⅰ,测得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a、b、c三点中,的平衡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5)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2,在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测得产物甲醇、甲烷的选择性(甲醇或甲烷的物质的量占两者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当温度高于时,该催化剂选择性较大的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选择性为80%,则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取整数)
高三阶段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D 7.C 8.D 9.A 10.A 11.BC 12.A 13.A 14.AC 15.AD
16.(1)哑铃(1分) (2)(1分) (3)、、(错一个不得分,2分)
(4)原子半径大,形成的键长,轨道肩并肩重叠很少或几乎不重叠(2分)
(5)电负性:,在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与形成配位键(2分)
(6)(2分);(2分)
17.(1)(1分)
(2)用过量的稀硫酸溶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3)4.0(2分)
(4)(2分);纯锌(1分);(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5)(2分)
18.(1)分液漏斗(1分)
(2)干燥氮气、吸收D装置中挥发出的水蒸气(2分)
(3)B、C、B、D(2分)
(4)A处(1分)
(5)(2分)
(6)装置内空气没有排尽(1分)
(7)(2分);91(2分)
19.(1)(2分)
(2)(2分)
(3)①、(或等合理答案,2分)
②【多写了“”也给分,2分】
③(2分);溶于稀盐酸后,优先被氧化(2分)
20.(1)阳离子(1分);正极(1分) (2)(2分) (3)BC(2分)
(4)c(2分) (5)①(2分) ②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