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4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44页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2 13: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春花的娇艳夏荷的婀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大自然的语言 竺 可 桢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物候学是他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竺可桢 萌发 融化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呈现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谚语 连翘
酝酿 纬度 结束
草长莺飞 shùwěi1、正音。zhú zhēnmén ɡ rón ɡ piān yùn sù nì chénɡ zài yàn zhǎn ɡ yīn ɡ Yùn niàn ɡqiáoshuāi 2、给加点字注音。记载
风雪载途衰草连天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观测
道观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播种
耕种差异
差遣差劲
参差(zài)(z?i)(shuāi)(cuī)(qiáo)(qiào)(guān)(guàn)(zh?ng)(zhòng)(luò)(là)(lào)(chā)(chāi)(chà)(cī)次 第:
孕 育:
簌 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翩 然:
农 谚:
一个挨一个地。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纷纷落下的样子。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行迹。匿,隐藏。风雪遍地。载,充满。每年都这样。是,这。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动作轻快的样子。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再长
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速读课文,自主思考:阅读小标兵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古今的差异。1、纬度;2、经度的差异3、高下的差异;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代三月的长城现代三月的长城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 到
由 到
主次空间时间逻辑
顺序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描述物候现象阐述研究意义作出科学解释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现象本质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理清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1-3)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5)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6-10)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逻辑顺序夏秋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物候。摹状貌冬春第2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布谷鸟—唱歌举例子、引用三个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第3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下定义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第4、5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北京1962年1961年1960年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第6—10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纬度
差异经度
差异高下
差异古今
差异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品 味 语 言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要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答题格式:先解释字词的意思,
运用了……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本文语言的特点:说明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这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
“沉睡”“苏醒”是拟人的笔法;
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 “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用词典雅。一个接一个。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燕子是“翩然归来”,拟人,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
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
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
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以此安排农事。你看这样开头好吗?为什么?品 味 语 言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有启发性。本文语言除了生动、形象外
还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准确、严密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的现象。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严谨). ⑴ .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⑵.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 年 迟 10 天左右,比 1965 年迟五六天。
⑶.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影响物候的因素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生动,合理安排了说明的顺序,条理清楚。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
一奇怪的现象。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 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鱼跳水,有雨来。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清明前,开秧田” (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农谚知多少你看那水中的蝌蚪,
不就像游动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你看那天上的云彩,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儿准是晴天。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