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答案
1.D(“完全在于”“这促进了文人与中国画的关联性”过于绝对。)
2.A(B“西画的技法开始取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是过度解读。原文是“改造”。C偷换概念。材料二原文说的是“使用者”,并非“作者”,而且“他们之间”也指代不明。D“媒介价值,已经逐渐不被人重视”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媒介价值式微是因为士大夫群体的消失)
3.C(A材料谈的是诗画或诗书画合璧,选项内容与画无关。B材料谈的是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问题,而非收藏价值的问题,况且乾隆做法的目的并不是要提升收藏价值。D材料中没有这样的观点信息)
4.①先总说诗画合璧体现诗与画在意境营造和艺术观念上互融共通的观点。
②接着论述天人合一思想在诗画创作上的体现。
③然后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画的困境。
④最后阐释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的做法和意义。(每点1分,共4分)
5.①中国画这一媒介使用者只能是具有学问根柢、善书法、能作诗的文人士大夫。
②项元汴书法与作诗水平不高。
③媒介与人的习性、生活方式和自我构成密不可分。
④中国画与文人士大夫群体不是简单的客体与主体关系,而是成就了彼此。(每点1分,共4分)
6、C(“思考不能没有绿荫”错,太绝对。)
7、D(“由虚入实”错,应为“由实入虚”。)
8、(1)第②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中的花、草、树,以花为描写重点,突出公园的美丽(2分);
(2)第⑥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四季的绿色,突出这片“绿海”里蕴藏的思想,升华主题。(2分)
(3)前后景物照应,结构严谨(1分);将写景、抒情、言理完美融合。(1分)
9、(1)景物美:作者抓住公园中的花草树的特点进行描写,绘形绘色,将园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2分)
(2)语言美:排比,对偶的大量使用,使文章有了“赋”的特点,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2分)(如果答: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用词准确传神,举例分析也可给分。)
(3)思想新:作者在描写马列公园景物的同时,传递了新的有个性的思想:革命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安静,安静不能没有绿阴。(2分)
10.D(“受”后带宾语,所以“受”前断;“臣起自行间”即我出身于行伍,故排除A和B。“潞王”做主语,所以潞王前断,故排除C。)
11.C(“本文指以檄征召官员”错,本文指发檄文起兵。)
12. C(“城中死伤严重”错,无中生有,原文是“城中战备不充分,但死力抵抗,外兵死伤的占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并未交代城中伤亡情况。)
13.(1)不久,调往陇右。 王思同爱好文士,无论贤能与否,一定在馆舍招待并送给钱物,每年花费几十万。(未几:不久,没多久;无:无论;贿遗:送给钱物;以上三处各1分,句意1分)
(2)贼臣搞乱朝政,正逢先帝病重,迎立继承人,以致残害骨肉,动摇国家。(属:正逢,正值;嗣君:继承人、继承的国君;藩垣:藩篱和垣墙,比喻国家;以上三处各1分,句意1分)
14.①将五弦妓关在狱中。②派人押送郝昭去朝廷。③派儿子到朝廷说明情况。(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王思同,喜欢作诗,自称蓟门战客。宦官吕知柔掌权,王思同心中不平。吕知柔写《终南山》一诗,末句有“头”字,王思同和道:“料伊直拟冲霄汉,赖有青天压着头。”他写的诗句,都如此类。
庄宗朝,官位只做到郑州刺史。明宗任用为同州节度使。没多久,移镇陇右。 王思同爱好文士,无论贤与不肖,必在馆舍招待送给钱物,每年花费几十万。在秦州多年,边疆百姓得到实惠,汉族与少数民族平安相处。长兴元年,明宗问秦州边事,答道:“秦州和吐蕃相邻,蕃部常违犯法度。我设法招抚怀柔,沿边境设置营寨四十多所。每当蕃人到边界上交易,要他们交出武器。”用手指画秦州山川要害控制处。明宗说“:有人说王思同不管事,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三年潞王镇守凤翔,不接受朝廷旨令,写信给各地主帅,说:“贼臣搞乱朝政,趁先帝病重时,迎立嗣君,以致残害骨肉,动摇国家。我担心先人创立的基业,忽然坍塌,所以发誓入朝廷以便清除君王旁边奸贼,事情完成后,病退回藩。”令小伶带五弦妓见王思同,让他取乐并劝说他。又令推官郝昭发檄文起兵。正举行宴会时,而妓女正好前来,便把妓女关在狱中。派遣副部署药彦稠押送郝昭去朝廷。这时王思同已派儿子到朝廷说事,朝廷嘉奖他,便任王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
三月十四日,与张虔钊在岐下会兵,聚集攻城战梯和冲车。十五日,进攻东西关城,城中战备不充分,但死力抵抗,外兵死伤的占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张虔钊生性狭隘,天亮在西南用兵,和都监一起砍杀人以督促军士,军士都骂他们,反过来攻打张虔钊,张虔钊跃马避开。这时严卫指挥使尹晖喊道:“西城军已进城受赏了,军士可以脱去甲衣!”丢弃甲仗的声音振动天地。十七日,王思同到长安,刘遂雍闭关不接纳,于是奔往潼关。
二十二日,前锋绑着王思同献上。潞王责备他说“:贼臣倾覆我们国家,残害骨肉,你怎么在两者之间动摇不定,今日之罪可以逃脱吗?”王思同说:“我出身行伍,受先朝爵位任命,秉持旄钺,历任重要藩镇官职,最终没有显著的功劳报答特殊的待遇。”潞王听了变了脸色,慢慢对他说“:暂且休息吧。”但潞王进入长安时,尹晖得到了王思同家全部财产,所以特别害怕王思同,对刘延朗多次提到此事。趁潞王醉了时,不向上报告,就杀了王思同及其儿子王德胜。汉高祖即位后,下诏赠侍中。
15.B(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根据注释可知,词人抒发的是“世换”的亡国之痛)
16.(1)群雁无首,栖于明月、芦花中,真是可怜之极。(1分)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2分)
(2)以景结情(借景抒情)(1分),寄寓了词人的亡国之悲及对乱离中人民的无限同情。(2分)
17.(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鸟雀呼晴 山深闻鹧鸪
(3)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每空1分)
18.A
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隐居:由于对统治者不满或有出世思想而住在偏僻地方,不出来做官。
脱落:掉下。
脱尽:掉光。
虽则:连词,虽然。
因为:连词,表示原因。
杂七杂八:形容事物种类多而混乱。
乌七八糟:形容十分杂乱、肮脏或用于形容可鄙可憎的人或事。
19.D
“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排比;“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比喻;“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反问;作者以闽粤等地的冬天比照所说的江南的冬天,对 “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这是衬托。
20.C (根据语意和逻辑排除其余三项)
21.(1)形象(造型)特点(2)形象来源(设计原型)(3)名字(形象)寓意(内涵)(6分)
22. 答案:①解释对联内容: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②结合《红楼梦》相关情节表述分析,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厌恶仕途经济,厌恶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他对封建社会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不能认同。(解释对联2分,情节及分析3分)
23.立意提示:
①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②不要夸夸其谈,而要付诸行动。
③言传更需身教。
④实践出真知。
⑤榜样的力量。
⑥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按秘密级事项管
丹东市
2学年度
胡末教学质量监测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在答题卡
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橡皮擦干净
涂其他答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不仅体现在艺术家
自画他题等艺术形式
规律,形成了“天
水画为例,其
术功能
标记地理位
彡媚道”,还是王
管之笔,拟太虛之
定了以艺载道、托物言志的基调和
家的情思和智慧时时隐现于山水
无论诗人还
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自然,也请自然万物融之于“我”。在进
创作时,他
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寄托,寓情于景
观者欣赏作品时
过调动自身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知,与作
畅神”并获得精神愉悦和
感共鸣。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化为中国人品性磨练、自身修
格塑造的一种独
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
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
以及用西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
国画创作
状况的批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强调西方绘」
味追求笔墨
真山真水的陶养
木语言上
统文人
不能在新
材中融思创变,实
化、创新性发展
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
新境
美学精神,从
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
发性和现实意
方面,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关
年底,浙
史研究馆和中国美术学院
诗之路艺术展”活动
史
学者、艺术家历时数月,重走历史
条山水之路
过实
采风、研讨调查、交流合作等形式,对“诗画本一律”的命题进行思考和探
场
古与今的联
求
身文化传统和
并取得
文试卷第1页共9页
以载道,文以化人
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
创作与研
的重要
将有助
统美学的创造性转
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
术新境
材料
幅中国画中,图像以其审
足进文字的产生,并将不同
在一起
弥补了图像的种种不足
者之间还有一个重
就是书法。与图画风格相协调的书法
文字不但不会损
升画作的艺术价
如在《竹石霜柯图》上,钱惟善的行
杨维桢的
兒瓒画树所用的笔法相呼应
和”之感。就这
继而扩大了整件作品
力
成
独特的
方式有关。巫鸿提醒我
看作是画出来的图像,而且要将其
载体
载体是手卷、立軸、册页和扇面。这几种载体都具有
末端的尾纸,可以不断延长
轴的四周
以接裱镶料;册页
开组数
被装裱为册
材
展性为
的开放性提供了物质
媒材更加轻便
卷起或
的
关联
媒介来看,其使用者只能是具有
于鉴藏,也擅长
作品颇有赵孟頫的意境
为
水平不高,求他
机
人
完成盖上印章就
免他在上面题写诗文。近代画家
身寒微,年轻时,老师陈少藩也曾叮嘱他
和自我构成密不可分。当我们以媒介视角审视图
画就会
夫群体
单的客体与主体关
方面
展
专播实践,这些传播活动“并非直扌
散,而是
上
维系;不是指传达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另
媒介
也塑造着
大夫群体,既对他们的学
味、技艺提出挑战,也
跨越时
如今,作为文本的中国
未有的妥善珍藏,但作为媒
为士大夫群体
渐式微
南编
璧
书
独特媒介性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
题、自画他题,还是诗与画在意境
术观
融共
常将景物作为
想情感的寄托,寓
像、文字、书法彼此赋能,使作品的表达潜力得以扩
的书法会提升画作的艺术价值
国画之所以在文
全
的开放性,媒材比壁画、油画更加轻
促进了
中国画的关联性
文试卷第2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