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韩愈的《马说》,听听作者的见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题目解读
明确:
1.“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
2.“说”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3.“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目标导学二:疏通文意
第1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理解重点词句:
明确:
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祗辱:祗,只,仅;辱,受屈辱。
奴隶人:奴仆
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槽枥:马槽
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第2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理解重点词句:
明确:
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
粟: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同“饲”,喂。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且:犹,尚且。
等:等同,一样。
第3段: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理解重点词句:
明确: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材:才能,才干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译文
明确: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目标导学三:细节探究
1.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
第一节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节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三节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自由诵读一遍,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千里马有什么特征?
明确:
日行千里、吃得很多
(2)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明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韩愈不仅将自己对千里马的同情挥洒在描绘千里马遭遇的字里行间,他那复杂的情感还寄托在文中每段段末的那三个内涵丰富的“也”字上。
明确:
第一段末“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第二段末“也”反问,有愤怒、谴责的强烈语气。
第三段末“也”既有痛切,又有对无知的饲马者的嘲讽。
4.文中“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指什么人?作者想表明什么意思?
明确:
“千里马”寓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寓指识才的明君。“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封建守旧者。
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
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5.背景资料
明确: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重用。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才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目标导学四:艺术特色
明确:
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
千里马寓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寓指识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乐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目标导学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目标导学六:随堂练习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的、无私的吗?千里马最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条件被人发现,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良机。你怎么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呢?
三、板书设计
马 说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第1段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怀才不遇
人才常有识才者常无
食马不知马马被埋没
第2段 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满腔悲愤 英雄无
意在谴责识马者无知 用武之地
食马者不懂怎样用马
第3段 残酷方式对待千里马 卒章显志
痛斥统治者摧残人才
可取之处 引导学生融入文本,通过语言的品读,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感情,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不足之处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句式等文言现象需要归纳,帮助学生搭建好沟通古今语文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