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在戏剧理论中,很多人也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戏剧冲突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伏尔泰认为: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一次争斗。
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戏剧语言,又称台词,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话,称为潜台词。
研读下列四个片段,揣摩人物台词以及红色语句的潜台词,探究下列片段中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与心理特征。(作批注在“文海拾贝”上)
片段1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襟袖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襟边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又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听到面前这位老妇人就是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并且被抛弃的人,突然有一点惊讶,但更多的却是担心,以后的鲁侍萍还想要挟什么,而鲁侍萍的最后一句话则表现了她对周朴园的以前的爱。
(读出了周朴园的“惊讶”与“担心”,还有侍萍的“爱”。——叶璇)
厉曼曼
对衣服的熟悉程度说明周朴园对过去的时光还记忆犹新,“哦,侍萍……是你”低声,说明他的微微失措不想让旁人知道事情的始末,望相片又望鲁妈,确认照片说明周朴园心中的惊慌和对这么多年来侍萍老去的容颜感到愧疚。
(读出了周朴园惊慌失措,却又隐含愧疚的一面。——叶璇)
谢扬帆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从先前用“您”称呼周朴园,现在改为用“你”。
(读得非常仔细!从“您”到“你”,读出了潜台词中侍萍微妙的心境。好!)
孙新新
从“老爷”到“朴园”,侍萍在此处看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周老爷,而是昔日的恋人——朴园。他们不再是对立的敌人,却是饱经沧桑的“故人”。
不再是单一的对立,而是饱含情感的厚积薄发。
叶璇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列夫?托尔斯泰
片段2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朴园一再怀疑鲁侍萍是来敲诈自己的,并讽刺鲁侍萍“能耐大”,写出了周朴园的自私与无情。
余中慈
在前面周朴园还有一丝高兴能见到侍萍,而在这里,头一句便做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周朴园变本加厉的虚伪,当周朴园问侍萍,“谁指使你来的”以及“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无疑将周朴园的虚伪和冷酷的面貌揭示地彻彻底底。
施旖旎
(通过台词,深入剖析周朴园的虚伪冷酷,有理有据,鞭辟入里。——叶璇)
“你来干什么?”——是不是想要敲诈我?
“是谁指使你来的?”——是不是鲁贵要你来的?
当周朴园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梅侍萍时,丑陋的真面目显露,态度转变很大,心里十分恐惧,怕侍萍揭露他当年做的事,怕侍萍对他进行敲诈,可以看出周朴园的伪善、自私、冷酷。
(读出周朴园潜台词的含义,从中提炼出其性格特征。——叶璇)
张怡晴
周朴园这个人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
王育生《曹禺谈<雷雨>》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初恋相见,却毫无怀念,更在意的是否会对社会地位构成威胁。其人内心所思,可见一斑。
叶璇
片段3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写出了周朴园内心的恐惧,他害怕自己受到威胁。
(读出周朴园潜台词中包含的“恐惧”。——叶璇)
李荷荷
周朴园再次表现了他阴险的内心,他想要利用鲁侍萍对他的情谊来结束这件事情,而且还拐弯抹角地暗示鲁侍萍不要让鲁贵知道这件事情。
(拐弯抹角地暗示,这个短语用得好,读出周朴园内心的阴险,跃然纸上。——叶璇)
李青
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鲁侍萍
那更好了。——周朴园
侍萍心中有情,故不忍回忆,百转千回亦不过一声叹息。
更好,“好”在周朴园了解到侍萍不是来和他谈及三十年前的“罪过”时,他竟仿佛松了一口气。
叶璇
片段4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算你拿钱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周朴园是极其自负的一个人,妄图用钱财来收买一切,更是妄图用自家的财富来控制一切,玩弄人与掌心,更是一个非常看重颜面的人,为了自己的丑事不被外人所知,就想方设法收买鲁侍萍,取得她的信任。
(读出了周朴园的自负和对“颜面”的重视。——叶璇)
梅扬
周朴园从衣内取出皮夹,拿出支票来弥补自己的罪过,谁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我认为假的成分居多,恐怕他想用钱让侍萍离开这个地方远远的,而侍萍这样做的含义应该是说自己与周朴园的关系就从这张支票开始以后不会再有交集,而她也不会留下关于周朴园的东西,周朴园的心情可就说不清了。
李旭
(读出周朴园 “说不清”的微妙心境。——叶璇)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蘩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花天酒地地放荡过,但从来也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的生活中多少给他留下了些美好的记忆。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曹禺谈<雷雨>》周朴园人物形象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是多面的,他有着身为资本家在社会中尔虞我诈后留下的残忍和虚伪,又有着初恋少年时残存的慈悲,人性的恶与善在他身上得到了矛盾的统一。
可以看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有着一条底线的。也就是说,在往事对他现在的地位、声誉、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他尽全力去追念前情,一旦往事对他的名誉地位和“最圆满的家庭”构成直接的现实威胁时,他人性中恶的一面就占据了上风,彻底践踏了他对鲁侍萍残存的几许怀念了。
世界就是那么曲折,像侍萍说的,“是命指使我来的”。
李雪艳
世界就是那么曲折,而命运亦如此,在命运的驱使下透露出的人性,注定是复杂而多面的。
尊重生活和人性本身的复杂 人心和人性的凹凸起伏正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而这样一种掺杂着善与恶,美与丑的光芒从内向外照彻了平凡生命。允许这世界复杂,尊重人性的挣扎与呼号,这也正是它存在的意义。
而选择做怎样的人,便是一个人内心斗争后的结果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