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入门第十八讲 议论文结构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作文入门第十八讲 议论文结构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7 15: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十八讲:议论文结构
如果你不懂得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却想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定将无所适从;如果你以“文无定法”为借口,天马行空,纵横捭阖,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那么,你很可能陷进乱七八糟的陷阱。
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写作议论文必须从“有法”入手,即学写议论文必须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议论文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
【基础知识】
开头为“引论”部分,也称为“提出问题”部分。这一部分中,你既可以直接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你在这个部分中也可以不提观点,仅仅提出“论题”──论证的范围。这一部分的任务是,告诉读者,文章论证的“是什么”。
当中为“本论”部分,也称为“分析问题”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中,你应该围绕自己的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论点。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你可以把这个部分按不同的要求分成几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这一部分的任务是告诉读者,“为什么”自己的观点是真的,“为什么”论敌的观点是假的。
最后为“结论”部分,也称为“解决问题”部分。这一部分中,你可以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或重申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发出执行的号召,你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有人认为这一部分的任务是告诉读者“怎么办”。
如果你想写一篇“标准”的议论文,那么,你必须“引论”、“本论”和“结论”三论俱全。
如果你想“偷懒”,那么,视情况可以省却“结论”。
有时候,你可以省却“引论”,一下子进入“本论”,最后在“结论”部分归纳你的观点。
三部分中,惟一不能缺少的是“本论”,因为它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没有了它,就等于没有了文章。
【例文赏析】
㈠ 《三国演义》中一折《失街亭》叙述了孔明出祁山夺中原与司马懿在街亭的一场攻守战。孔明派马谡守街亭,终因其狂妄自负而失守街亭,导致战局突变──蜀军被迫撤兵。毋容置疑,战败的主要责任在马谡,但作为蜀军统帅的孔明,在此也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街亭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孔明是深知的。蜀如占有它,则东可压进中原,西可尽占陇西富饶之地;失去了它,则粮道被切,蜀军前功尽弃,只能回川。孔明是《三国》中神机妙算、谨慎从事的人物,照理这等关键要塞,必派文卓武绝的良将前往把守,可为何派了刚愎自用的马谡前去镇守呢?
这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早在白帝托孤时,刘备就告诫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孔明对先帝的其他嘱托都奉若神明,而惟对这句警言,却未曾重视,这是因为马谡在一定阶段时没有暴露他的本质弱点。作为一个全军的核心人物,应对手下每个将士谋臣了如指掌,孔明却疏忽了。在这里我未见孔明之智,这是以后北定中原失败的祸源。
此后,马谡在对南夷策略上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意见,在对司马懿的斗智中提出了反间计,两者都获得了成功。作为一个参军,马谡确实提出了佳策。
孔明开始信任他了,但就在这里孔明又犯了一个认识上的错误:把马谡表现出的参谋才能认作能独挡一面的统帅才能。这是对马谡错误估量的进一步发展。
在街亭战前的部署中,孔明对待马谡由信任发展到重用,这就是慢慢地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了──与先帝的诫言完全背道而驰。司马懿老谋深算,就是孔明自己对他亦颇为忌惮,马谡请令时的不屑一顾,孔明自应尽收眼底,但长期以来错误的积累,使他被马谡“全能”的假象所迷,此后便出现失街亭那令人痛惜的一幕,这是他长期以来认识错误的必然结果,在这里,读者又何以见孔明之智呢?
由此可见,正因为孔明他对尚未暴露本质的事物预计不足,所以他在街亭之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晓雄:《智者不智》)
例文可算作是“标准式”议论文,因为它引论、本论、结论俱全。第一自然段为引论,提出了“作为蜀军统帅的孔明,在此也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中心论点;当中五个自然段为本论,从祸源、发展、结果三个层面作了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结论,再此重申论点。
例文点拨
㈡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记载着从夏到清期间二三十个大王朝的兴亡史。纵观历史各朝代的兴亡原因,大同小异,窥其一斑可略见全豹。
就隋唐两朝而论,我们知道,隋朝只经历了二帝,就灭亡了。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是为史学家大加赞誉的。为什么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呢?《隋唐嘉话》上记有这样一句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炀帝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炀帝妒贤嫉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诗写得比炀帝好,炀帝就逼他自杀,并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对于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就要加以杀害,真是岂有此理!还有一件事,炀帝曾作《燕歌行》,当时文人学士纷纷写诗唱和,一般都是平庸之作,惟著作郎王胄的诗不在炀帝之下,炀帝就借故把他杀了。王胄临刑时,炀帝还故意口诵王胄诗中警句,说:“从今以后你还能写出‘庭草无人随意绿’这样的佳句吗?”真是活脱脱的一副小人嘴脸!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炀帝嫉妒人才到了何种地步!炀帝如此不容才华学识的人,他
所宠信重用的就只能是些专事阿谀逢承、弄奸藏刀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固然,炀帝的妒贤忌能不是隋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但是,正是由于炀帝的心胸狭窄,不容贤能,才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与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是曾经与他作过对的人,只要是人才,他就给与重用,表现出了封建政治家宽宏大量的气度。例如魏征,曾是唐太宗的哥哥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官员,他看到李世民战功卓著,手下人才济济,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劝太子尽早除掉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识破。李世民登位后,不仅不记旧恨,反而拜魏征为大夫,就因为魏征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以后,由于魏征能大胆进谏,使得唐太宗一生中避免了许多过失。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后,他叹息从此就没有这面“镜子”
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不计较出身贵贱。当他发现山东平民马周是个人才时,便立即任命马周当监察御史。后来又让他担任宰相职务。马周在参与国政方面有不少建树,提出不少重要建议,事实证明马周确是唐太宗治国的一个得力助手。唐太宗为了纳贤,还确立了一套科举制度,从考生中挑选人才。他看见考中进士的金榜,就高兴地说:天下英才都落入我的手中了!思贤之心溢于言表。由于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贤望才之心如饥似渴,爱护人才又善于用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人口也增加了,文化艺术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为历史家称誉的“贞观之治”。
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的“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 谈娴:《从隋亡唐兴看人才》)
例文也是引论、本论、结论俱全,但是,与“㈠”不同的是,这篇文章引论部分没有提出论点,仅仅提出了论题──各朝代兴衰都有其原因。文章的中心论点直到结论部分才由作者点明──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例文点拨
㈢有人在森林里拾到一只小鸟,精心喂养后,想把小鸟放回大自然,而小鸟竟因没有能力觅食而饿死。这则故事早已有所耳闻,但如今读罢,仍然令我感慨万分:是什么原因使小鸟饿死的?可以这么说,这只小鸟没有自理能力,才使自己饿死。然而,归根到底,还是鸟主人从未锻炼它的自理能力。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也是司空见惯的吗?某同学从小娇生惯养,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以致后来连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他后来后悔至极:我恨爸妈,他们什么都替我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不同了。家长们对子女有求必应,只要求他们搞好学习,根本不注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说白了,这是一种“溺爱”。将来,社会的竞争将更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家长们如果
不松开手,那么,你们的孩子将很可能成为“小鸟第二”。因此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记得郑板桥临死时对儿子说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其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蒸好馒头去见父亲,父亲满意地点点头,留下一首诗:“淌自己汗,吃自己饭。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能如此教育儿子,可见他很有远见。为了让后代过得更幸福,靠的是什么?别人?不,决不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袁晨:《家长要重视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
例文引论部分,作者从“可怜的小鸟”导入;本论部分展开论证,得出“因此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一中心论点,再以郑板桥的教子方式进行佐证。由于本论部分已经论证得较为透彻,所以作者未再增添一段结论。
例文点拨
㈣ 最近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一对父母凭“关系”将学业平平的孩子塞入重点中学,结果孩子不堪重负,走上了绝路。悲剧引人痛思,如此父母真的是爱孩子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同此心,问题在于这对父母走歪了路。原以为“好风凭借力,送儿上青云”,重点中学──大学──“好饭碗”。一路顺风,至于什么择优录取、因材施教,什么挤占了别人子弟的位子,统统不顾。没想到借风上天的偏偏从天上摔下,违反客观规律的受到规律的报复。造化弄人,皆因人欺造化。爱得不得法,“爱”愈烈,害愈惨,爱子其心,害子其实。
有人说这悲剧是例外,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能促使儿女成材。说此话的人忘记了我们的教育方针第一要素是德育,所谓成材,第一要求也是品德优秀。青少年时期以不正常手段(虽然是父母出面)占取某种利益的经历,是品德的、人格的伤痕。身有这种伤痕的孩子,其中一部分在成长中获得良知,他会因不光彩的昨日羞辱痛苦,阴影伴随终身;而另一部分,则在父母的身教中学会了利用权势,说假话,走邪门,兴歪风,贪求非份之得,终有败露受罚的那天。到那时,爱子的父母难辞害子之咎。
我们提倡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教育孩子们从小学会正面人生,靠真本领力争上游,这才是父母师长的责任,这才是充满人性尊严的真正爱心。
(林斤之:《爱子辨》)
例文没有常规的引论部分,一开头就进入本论,从分析错误做法、批驳错误认识入手进行论述。层层分析之后,在文末确立正面观点:“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正面人生,靠真本领力争上游,这才是父母师长的责任,这才是充满人性尊严的真正爱心。”这样,做了种种准备之后才卒章显志,亮出中心论点,使论证的说服力大大增强,读来有水到渠成之感。
例文点拨
[小园学步]
㈠、写一篇引论、本论、结论俱全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㈡、写一篇没有结论,只有引论和本论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㈢、写一篇没有引论,只有本论和结论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㈠] 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现在,名人做广告,名人做讲演……名人效应正成为一大社会焦点,对于名人,我们应抱什么态度呢?
爱迪生曾经说过:“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拜倒在他们的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某些谬误。”一句话: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我们之所以要尊重名人,是因为他们的千秋功绩和品行风尚。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爱所有的名人吧,他们交给了你们理论,交给了你们科学,他们把世界献给了你们。”
您也许知道这样一句名言:“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名人是伟大的,但他们也是从人民之中崛起的。他们无非在我们之前找到了前进的“钥匙”,他们不是神,他们同样也是人,他们只不过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对他们,我们应该尊重、敬仰,但无需迷信他们。建国初期盲目崇拜苏联“老大哥”,盲目迷信两个“凡是”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正是最好的证据。
在“名人效应”的大潮中,请记住:我们应该相信名人,但不要迷信他们。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尊重名人而又不迷信名人呢?首先,必须了解名人的千秋功绩和品行。既是名人,自然是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领域内有所作为与建树者,在芸芸众生之间,他们是圣洁的偶像、卓越的领导者。尊重名人,理所当然地成了千古未更的遗训。毛泽东曾对徐特立说:“我再怎么样,终究是您的学生。”一位伟大的开国元勋能如此尊重名人,其精神风貌可谓千古楷模,我们必须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其次,必须知道名人不是“神”,也是“人”,只要是“人”,总会有缺陷,总会有失误,总会犯错误;必须知道时代在发展,必须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凡事自己动动脑筋。
习作对社会上的名人效应发表观点,看待问题时采用辩证方法,有层次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尊重名人,又为什么不能迷信名人这两个子问题。全文紧扣题目,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但是,作为一篇600多字的习作,其结论部分对“怎么办”所作的分析(见第七自然段),实际上不是分析,而是对本论部分的重复,有蛇足之嫌。因为怎样做到既尊重名人,又不迷信名人,即使占用了这篇文章的全部篇幅,也难以说清;与其说得不痛不痒,还不如不说或一笔带过。──将“省下”的篇幅用到本论的分析中去。
例文点拨
[题目㈡]
给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孩子在赛跑中倒地,三位母亲的反应迥异: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故事的结局虽然是美好的,但对于跌倒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孩子,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一顿批评,肯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已大汗淋漓,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而这些都应该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品性,不能由母亲包办,因为那样会助长惰性和依赖;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期间,或许会多一分肉体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条被山石挡住前进的小溪问母亲,怎样才能成为瀑布。母亲说,勇敢地前进吧,不要怕困难,当你到达悬崖的尽头就会明白。小溪记住了母亲的话,在山石间匍匐前行,历尽艰辛,终于攀上悬崖,奋力向前一扑,生命终于放出了异彩。
或许,我们现在正如小溪,力量不算强大,阅历也不够丰富,因此碰到了困难。但我们已知道航向和终点,就完全可能走向成功。桃花心木是一种上等木料,然而养它的人却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只是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能让它学会坚强健康地成长。
这一篇习作中,由于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跌倒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些偏离中心,故观点显得有些含蓄,致使阅读时有些“累”。含蓄能体现艺术美,但是,含蓄又有可能影响了美的表现。既然文章不用结论,那么,最好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就中学生习作(今后将参加考试)而言,这还是有必要的。
例文点拨
[题目㈢] 记忆移植隐患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再结合克隆术,人类长生不老的秘诀已经找到。通过克隆技术把自己的身体复制一遍,然后再把以前的记忆植入脑中,就能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自己,关键是更年轻。假如这个人是比尔·盖茨,那么微软公司的董事长就永远是比尔·盖茨;假如这个人是马拉多纳,那么阿根廷队可能永远是当年的阿根廷队;假如这个人是秦始皇,那么我们现在还在用“小篆”写字,大量的民工还将被征发去修筑长城。。假如人人都是这样,那么上百年乃至上千年,人类的社会文明可能仍停留在记忆移植发明的年代,社会永远没有进步。可悲!
“托物言志”是诗人与文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鲁迅曾经自喻为牛,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假如把鲁迅的记忆移植到牛身上,那么岂不是让一些后辈拜牛为师,让一些编辑部的编辑找
牛要稿?假如自己的母亲希望变成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如果把母亲的记忆移植到鸟身上,岂不是让子女对着一只鸟喊“妈妈”?再假如人人都有一种“托物”的意识,人人都去移植记忆以实现愿望,对着一只猪叫“老师好”,边对牛弹琴边说:“这是我的爱人”,这样乾坤混淆的世界难道很好吗?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一些讨厌战争,追求和平的领导人会去移植墨翟、马丁·路德的记忆,使世界走向安定。但是可怕的是,一些野心家、霸权主义者肯定会想到希特勒、墨索里尼,如果希特勒、墨索里尼的记忆移植到了了那些野心家、霸权主义者的头脑,那么,人类必将又一次进入世界大战的灾难。
万事万物都是矛盾体,它们都有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应该坚持哲学上的二分法看待问题。
习作没有引论,只有本论和结论,本论辩证分析记忆移植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结论部分归纳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体,它们都有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应该坚持哲学上的二分法看待问题”中心论点,似乎较为成功。但是,文章的题目是“记忆移植隐患多”,本论部分的分析也是偏于记忆移植的消极面,也就是说,结论归纳的中心论点与全文的题目和分析不符。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将结论改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体,应该坚持哲学上的二分法看待问题,在看到它们积极面的时候,更应注意到它们的消极面,应该坚持哲学上的二分法看待问题”即可。
例文点拨
[体验研究]
本单元“渐入佳境”栏目中说:“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写作议论文必须从“有法”入手,即学写议论文必须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