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7 17:51:57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诗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教学重点】
通过结合诗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结合诗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课件出示三首古诗,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初步感知了秋天的景物,我们再来读一读。
2.根据上节课圈画的描写秋天景致的词语,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大意。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不同的诗人面对秋天时,他们的所见之景、所作之诗各不相同。诗人往往以诗来抒情。不同的诗,其创作背景也各不相同。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带着对他们创作背景的了解,再次走进这些诗,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板书:边复习边补充上节课的板书,在原板书基础上补充板书——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山行》是杜牧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时所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赠刘景文》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所作的一首送给好朋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夜书所见》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当时,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为联系景物分析情感提供支撑。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聚焦诗中有关秋天的景物,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读出其中的情感。
2.探究方法
(1)思考: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这个季节会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2)分别圈出诗中能让人感觉冷清凄凉和喜悦快乐的秋天景物。
(3)小组交流,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探究活动
(1)引导: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点拨:学生交流印象中的秋天及自己对秋天的感受,重点关注两种体验: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带给人喜悦和快乐的感觉。
秋天是萧条、衰败的季节,带给人冷清和凄凉的感觉。
(2)引导:分别圈出诗中能让人感觉冷清凄凉和喜悦快乐的秋天景物。
预设:带给我们萧索、凄凉感受的词语有:寒山、荷尽、菊残、萧萧梧叶、秋风;带给我们温暖感受的词语有:霜叶、橙黄橘绿、儿童挑促织。
(3)组织小组交流,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山行》点拨指导。
引导思考1:
为什么说是“寒山”,而不说是“秋山”?
点拨1:“寒山”更符合秋天的特点,高度凝练,道出了秋天带给人的普遍感受——冷清凄凉。
引导思考2:
为什么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点拨2:
寒冷的秋天里,枫叶却比二月花还要红,枫叶的火红一扫秋之冷清,由此可见诗人所感受的秋天令人喜悦快乐,是十分温暖的,诗人是喜爱和赞美秋天的。
在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指导要点:前两句画面意境悠远,可以读得稍慢些;后两句应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赠刘景文》点拨指导。
引导思考:为什么都“荷尽”“菊残”了,诗人还觉得“最是橙黄橘绿时”?
点拨:一方面,是因为诗人是乐观豁达之人,他对秋天是喜爱和赞美的;另一方面,他创作此诗的目的是要勉励友人,所以他要带友人从秋之萧条中发现秋之生机和美好。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劝勉朋友要积极上进的情感,指导学生用积极昂扬的语调读出诗人对朋友殷切嘱咐的感觉。
③《夜书所见》点拨指导。
引导思考1:
为什么萧萧梧叶会送来寒声,江上秋风会动客情?
点拨1:
秋天本就清冷,秋风吹在客居他乡的人身上,加重了身上和心里的凉意。此时,听到的寒声,怎能不撩拨起内心凄凉孤寂、思念的情思呢?
引导思考2:
“知有儿童挑促织”,诗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点拨2:
“儿童挑促织”这一寻常、温馨的画面使诗人原本就被秋日、秋风撩拨起的凄凉孤寂的情感又加重了一重,诗人会愈发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诗人客居他乡、漂泊在外时,内心的凄凉孤寂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要读得舒缓、低沉一些。后两句,语调可以明快些,读岀温暖的感觉。
(4)教师对小组交流进行评价,评价要点:是否抓住景物,结合诗句,联系生活来体会诗中的情感;合作朗读的表现如何。
(5)背诵积累
①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②开展“看画面,背古诗”活动,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教师播放情境课文(背诵版),学生跟着情境课文,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初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时,既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感受秋景的描绘中所传达的一般情感,又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深入体会诗中传达的独特情感。融理解、想象、朗读于一体,更好地达成初步体会诗歌情感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小结: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同的诗人,面对秋天,描绘出了不同的秋景,抒发出了不同的情感。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像这些细心观察和记录生活的诗人一样,用文字表达心声,品味出生活的滋味。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对比《枫桥夜泊》里有关秋天的描写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另一篇描写秋景的古诗,从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
2.默写《山行》。
【板书设计】
山行——秋山
不同诗人 赠刘景文——秋园 不同秋景——不同情感
夜书所见——秋夜《古诗三首》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学习过的古诗,学生自己读古诗。
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③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学生猜出古诗对应的季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单描述画面。
3.导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诗源于生活,记录生活,四季各有其对应的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看看诗中都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
设计意图:抓住本课三首古诗均是和秋天有关的诗这一特点,选取了学生前面学习过的一些古诗,让学生来猜季节并尝试描述画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桥梁,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纠正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
(1)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2)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三首古诗中加拼音的生字:
táng mù jìng xié zèng liú sòng sū shìqíng
唐 牧 径斜赠 刘 宋 苏 轼擎
cányóuàojūn chéng júshào xiāo tiǎo cù lí
残犹傲君 橙橘绍萧挑促篱
(3)集中识字
①出示课本上会认的生字。
出示:径、斜、赠、刘、残、犹、傲、君、橙、橘、挑
点拨:“径、赠、橙”要读后鼻音,“赠、残”要读平舌音,“橙”为翘舌音,“挑”为多音字。
②学生先自读,随后指名读,再让学生带读,最后全班齐读。
3.全班齐读课文。
过渡:在正式理解古诗意思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今天的三位诗人吧!
4.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教师请学生介绍这三位诗人中自己最喜欢或最了解的一位。学生介绍完,教师适时点拨、补充一些关键信息。
①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诗集》。
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③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描写的季节。
(1)启发:课文为什么将这三位作家的作品编排在一起来学习呢?
(2)根据学生交流,明确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要介绍、交流课文相关的作者,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诗人面对同一季节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像我一样好奇:当不同的诗人,面对同一季节——秋时,所作之诗,会有何不同呢?(板书:不同诗人)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首诗的大意。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理解诗意
点拨1:
解读诗题“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理解“寒山”是“深秋时节的山”的意思,“生”是“产生、生出”的意思,“坐”是“因为”的意思。(根据学生情况酌情讲解:“径”是“小路”的意思,“晚”是“傍晚”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点拨2:
解读诗题“赠刘景文”就是“赠送给刘景文”,利用注释理解“刘景文”是诗人的好朋友,“擎”是“举,向上托”的意思,“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结合插图,相机理解“荷尽”是“荷花枯萎,残败凋谢”的意思,“雨盖”旧称雨伞,指“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指“菊花凋谢”的意思,“犹”是“仍然”的意思,“傲霜”是“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的意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点拨3:
解读诗题“夜书所见”就是在夜晚写下自己所见到的。利用注释理解“萧萧”是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挑”是“用细长的物件逗引”的意思,“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篱落”是篱笆的意思。结合插图,相机理解“荷尽”是“荷花枯萎,残败凋谢”的意思,“雨盖”旧称雨伞,指“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指“菊花凋谢”的意思,“犹”是“仍然”的意思,“傲霜”是“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的意思。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过渡:秋景的描绘离不开秋天的典型景物。这三首诗中的秋景中都出现了哪些典型景物呢?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思考:三首诗都描写了怎样的秋景?
2.探究方法
(1)自由诵读古诗,学生圈出能看出诗中描写季节的关键字词。
(2)联系古诗的标题、插图和注释以及古诗的大意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
(1)自由诵读古诗, 引导学生圈出能看出诗中描写季节的关键字词和诗句。
点拨1:
①《山行》中圈画“寒山”“霜叶”,分析这是秋山之景。(板书:山行——秋山之景)
②《山行》中圈画出“霜叶红于二月花”,提醒学生这里将“霜叶”和“二月花”进行对比。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于深秋之时在秋山上看见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艳,秋景在诗人眼中并不衰败,充满着无限生机。
点拨2:
①《赠刘景文》中圈画“荷尽”“菊残”“橙黄橘绿”,引导学生分析这是秋园之景。(板书:赠刘景文——秋园之景)
②《赠刘景文》中圈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引导学生分析这里将“荷尽”和“菊残”进行对比。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于深秋之时见园中荷已尽、菊已残,但他却认为菊残仍有傲霜枝、橙黄橘绿,秋天是最值得记录的,秋景在诗人眼中是十分美好的,是一年中的好景。
点拨3:
①《夜书所见》中引导学生圈画“萧萧落叶”“秋风”“促织”,分析这是秋夜之景。(板书:夜书所见——秋夜之景)
②《夜书所见》中引导学生分析诗人于秋日夜晚看见秋风吹动梧桐叶,听见传来的阵阵寒声,又看见篱笆旁的灯火,便料想儿童会在灯下挑促织,秋景在诗人的眼中是凄凉孤寂的。
(2)再次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充满生机的秋山之景到苏轼的“正是橙黄菊绿时”的秋园之景,再到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的秋夜之景,不同的诗人,为我们记录下了不同的秋景,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秋景的想象和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相机板书:不同秋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注释和图片等方式理解诗文大意。通过圈画有关秋景的词语理解这三首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诗。
(四)书写指导
(1)教师出示“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这些生字并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点拨:
①“径、斜、赠、刘、残、橙、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径、赠、橙、挑”等左窄右宽,“斜、残”左右等宽,“刘”是左右结构。
②“寒、霜、盖、菊”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寒、霜、盖”等字的横画较多,要尽量写得紧凑一些,横画要保持均匀。
③“君”是独体字,“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君”字注意竖撇的角度和方向。
重点点拨:
①“橙”字右边“登”的上半部分在要写的字中是第一次出现,右上角是两个短撇,教学时可以出示该部件,引导学生书空并注意观察,强化认识,提高书写正确率。
②“挑”字书写时要注意摆正竖弯钩的角度,注意位置。
③“刘”“斜”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都要变成点,右边部分都要写得稍长一些。
(2)学生练写,师生共评。
(五)课堂小结
小结:这三首诗虽同为描写秋季的诗,但诗人不同,描写的内容也不同。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这首诗的诗文大意,初步感知了秋景。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诗中的秋景,品味诗中的情感。
(六)作业布置
画一画:展开想象,按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秋景图。
【板书设计】
山行——秋山
不同诗人 赠刘景文——秋园不同秋景
夜书所见——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