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 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 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8 19:58:10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缘”,会写“题、侧”等5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会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会默写《题西林壁》。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出示图画并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呢,咱们先玩一个游戏——看图画,猜地名。这幅图画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的场景,你能根据这个场景猜出诗人所在的地方吗?(庐山)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创作过许多关于庐山的诗词,但有人说李白之后,再无庐山。直到300余年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空出世,与《望庐山瀑布》共同成为关于庐山的千古绝唱。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轼的步伐,走进他诗中的庐山吧!(教师板书:题西林壁)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课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轼、缘”是整体认读音节,且“轼”是翘舌音。根据学生水平指导读准边鼻音“庐、岭”和后鼻音“横、岭”。
3.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题、侧、峰、庐、缘。
(2)教师示范书写或者播放汉字笔顺视频,指导书写。
点拨:
①“题、庐”:都是半包围结构,“题”是页部,“庐”是广部。
②“侧、峰、缘”:都是左右结构,“缘”字右上角是“互”少一横,注意写好撇折与横撇。
4.解读诗题
(1)解诗题:如何理解题目“题西林壁”?
预设:“题”意思是书写,题写。“西林”表示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壁”是指西林寺的墙壁。“题西林壁”意思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点拨:题目揭示了写诗的地点。
(2)指导学生朗读诗题,注意读准节奏。
预设:题/西林壁。
5.知人论世
过渡:是谁把诗歌题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了?(预设:北宋文学家苏轼;板书:[宋]苏轼)
(1)作者简介
先请学生介绍苏轼,老师再进行明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2)创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贬谪生活,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又被改为贬谪汝州,途经庐山时,苏轼被庐山风景深深吸引,于是与好友同游。这首诗题写在庐山山麓西林寺的墙壁上,故称《题西林壁》。
三、问题探究
过渡:同学们,庐山在苏轼眼中是什么样的?其中又蕴含着什么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寻找答案吧!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3.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2)诗意梳理: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高耸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呀!
点拨: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给出诗歌大意的示范答案。
4.情境跟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视频(跟读版),学生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进行《题西林壁》的情景跟读。
(二)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歌大意,读《题西林壁》,除了欣赏到庐山的美景,你还有什么别样的体会?
1.探究任务
感悟《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象庐山的不同样子。
(2)小组合作:扮演庐山和苏轼,按诗中描述感受看山者位置的不同。
(3)班级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
3.探究活动
(1)出示庐山的图片,让学生选一选:哪一幅是“山岭”,哪一幅是“山峰”?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庐山。
点拨:横看——连绵起伏,侧看——高耸入云。
(3)指导学生读出连绵起伏的山岭和高耸入云的山峰的不同:山岭连绵起伏,语调要有连绵之感;山峰高耸入云,应有高亢之音。
(4)说一说:苏轼不仅正看,侧看,还怎样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
点拨:从远处看——重峦叠嶂;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低处仰望——遮天蔽日。庐山真是千姿百态啊!(板书:千姿百态)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用朗读来表现看山者的位置,教师通过点评,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在哪个位置看山,“远”的读音延长,读出远的感觉,“高”则以高昂的语调来表现。看山的远近高低,都可用朗读来表达和体会。
(5)小组合作:请学生扮演庐山和苏轼,按诗中描述感受看山者位置的不同。
点拨: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同。
(6)理解最后两句诗: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诗人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请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点拨:“真面目”是指庐山的全貌。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全貌。启示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板书:游山体会)
朗读指导:重读“真面目”,在“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4.成果展示
感悟《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总结与示范:从这首诗歌中我体会到,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板书: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5.诵读指导
过渡: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吧。
教师从整体上指导诵读:
(1)第一句诗:山岭连绵起伏,朗读时语调要有连绵之感;山峰高耸入云,朗读时应有高亢之音。
(2)第二句诗:“远”的读音延长,读出远的感觉,“高”则以高昂的语调来表现。山的远近高低,都可用朗读来表达和体会。
(3)后两句诗:重读“真面目”,在“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6.情境诵读
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诵读版),全班配乐朗读,体会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道理。
点拨:
(1)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
(2)边读边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
7.情境背诵
(1)自由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2)播放《题西林壁》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题西林壁》,欣赏了诗中如画的美景,千姿百态的庐山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全面、客观地对待自己遇到的人或事,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
什么是“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期渐多,至唐代,题壁开始成为一种风气,宋代题壁之风仍方兴未艾,元代以后,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题壁诗之多,也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千百年来题壁诗不胜枚举,唐代崔颢题壁诗《黄鹤楼》被严羽《沧浪诗话》评价为唐诗七律第一,引得李白初登黄鹤楼时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苏轼《题西林壁》、林升《题临安邸》则是宋代题壁诗中的佼佼者。
(改编自曹之《古代的题壁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2.写一写:把从古诗《题西林壁》中体会到的道理写在日记中。
【教学设计】
(
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千姿百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游山体会《雪梅》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骚、逊、输”3个生字,会写“降、费”等5个汉字,读准多音字“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雪梅》。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雪梅》。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出示雪梅图和情境对话,同时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大雪纷飞,梅花绽放,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致。可是在诗人卢钺的笔下,雪和梅却起了争执。诗人想通过《雪梅》一诗中雪和梅的争执,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一探究竟吧!(板书:雪梅)
设计意图:借助雪梅图及情境对话,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雪梅》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拼音、课中标注的汉字拼音。
①要求会认的:降(xiáng)、骚(sāo)、逊(xùn)、输(shū)。
②课中标注的:卢钺(lú yuè)、阁(gē)。
(2)指名朗读古诗,播放朗读音频正音。
(3)教师指导读准边鼻音“卢”和后鼻音“降”。重点指导:“降”是多音字,在诗句中读xiáng,组词“投降”。“逊”的读音为xùn,不能读成sūn。“阁”本音读gé,这里同“搁”,读gē。
(4)同桌互读互听,纠正读音。
3.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降、费、须、逊、输。
(2)教师示范书写或者播放汉字笔顺视频,指导书写。
点拨:“降”的第七笔是撇折,不能写成横。“输”字右边中间的短横不能漏写。“费”字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逊”字是半包围结构,“子”在中间,末笔舒展。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拍照分享,师生共评。
4.作者简介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这位被梅、雪为难的诗人吗?(板书:[宋]卢钺)
点拨:卢钺,生卒年不详,字威节,自号“梅坡”,宋朝末年诗人。诗风平易,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主要作品有《雪梅》《春游》《柳絮》《茉莉》等。
过渡:这位诗人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所以这首《雪梅》能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给出参考答案。
3.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①[降]服输。
②[骚人]诗人。
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ē。
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⑤[逊]不及,比不上。
(2)诗意梳理: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4.情境跟读
播放《雪梅》情境课文(跟读版),疏通诗意后,引导学生带着理解,跟读古诗。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环节借助注释和插图,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要求梳理诗意,初步理解古诗。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感悟《雪梅》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自由诵读古诗。
(2)小组交流:梅与雪在争什么?争出结果了吗?你从中有什么体会?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3)小组代表发言,班级交流、分享。
3.探究活动
(1)读前两句诗,说说梅与雪在争什么?
预设:梅雪争春。
点拨:小朋友们会争辩,花儿会争奇斗艳,雪和梅在争谁占尽了春色,争谁是春天里最美的。在这里,诗人是把雪和梅当作人来写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梅与雪争出结果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没有。我从“未肯降”“费评章”看出来的。
点拨:梅与雪都不肯服输。诗人搁笔评章,一时也难以评判。
(3)引导:究竟谁更美呢?请男女生辩一辩。男生替雪花想一想它有哪些优点,女生替梅花想一想它有哪些优势。
预设:
①男生:雪花很白,纯洁……
②女生:梅花很香,不畏严寒……
点拨:雪和梅难分高下,不分伯仲,各有所长。
(4)诗人最终是怎么评价雪与梅的?(用原诗回答)
预设:(学生齐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点拨:“逊”和“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对方的优点。从视觉的角度比较,雪胜在“三分白”;从嗅觉的角度比较,梅胜在“一段香”。所以梅花和雪花各有所长。
4.成果展示
出示后两句诗并引导:诗人不仅是在写雪与梅,他还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谁来说一说?
指名几位学生表达观点后,教师小结:梅雪争春,之所以难分高下,是因为二者各有优点,诗人是在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是古人告诉我们的处世之道。
5.诵读古诗
(1)诵读指导
本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的景象,可以用轻快上扬的语调,读得热闹一点儿。后两句则要把语调降下来,着重读“逊”和“输”,体会梅与雪各有所长。
(2)情境诵读
全班配乐朗读,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读出梅雪争春的热闹,体会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3)情境背诵
①自由诵读本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与记忆。
②播放《雪梅》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在学习和充分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把对诗意的理解用朗读进行展示,同时通过朗读,又进一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雪梅》,观察了雪花和梅花,诗中自有如画美景,也有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多读诗词,拥有诗意人生。
五、拓展延伸
读卢钺的另一首《雪梅》,谈谈自己的体会。
雪梅·其二
[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时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竞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点拨:梅、雪、诗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卢钺的另一首古诗,丰富古诗积累,扩大阅读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雪梅》。
2.写一写:把从诗歌《雪梅》中体会到的道理或感悟写在日记里。
【板书设计】
雪 梅
[宋]卢钺
(
难分高下
)梅雪争春
搁笔评章
(
各有所长
)视觉:雪白
嗅觉:梅香《暮江吟》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作者细致的观察。
4.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作者细致的观察。
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导入:同学们,诗歌中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春光明媚;有“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初夏风情;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雅趣;更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静谧冬景。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暮江吟》,与唐代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秋江的美景吧。(板书:暮江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入境,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暮江吟》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课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暮(mù)”“吟(yín)”“铺(pū)”“瑟(sè)”“似(sì)”,特别注意“瑟、似”字为平舌音,“铺、似”为多音字。
3.解读诗题
(1)提问:从《暮江吟》这个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预设1:“暮”表明此时是傍晚。
点拨:“暮”字,上面是草字头,太阳正在缓缓下沉,说明太阳落山了,自然就是傍晚了。从诗题中,可以读出时间——傍晚。
预设2:“江”表示诗人在江边。
点拨:从诗题中,可以读出地点——江边。
预设3:“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中的一种。(例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点拨:学会利用注释读懂诗题,我们可以了解“吟”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意思,指导朗读诗题,“吟”可读得舒缓。
预设:诗歌题目可以理解为傍晚在江边的吟诵。
4.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暮、吟。
(2)教师示范书写或者播放汉字笔顺视频,指导书写。
点拨:“暮”字中的两个“日”,上面的“曰”要扁,下面的“日”要写得瘦长,中间像个“大”,但捺不与撇交会,书写要舒展,罩住下部。“吟”字右边是“今”不是“令”。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拍照分享,师生共评。
5.知人论世
过渡: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学生:诗人白居易;板书:[唐]白居易)
(1)作者简介
先请学生介绍白居易,老师再进行明确。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代诗人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个,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相传街边老妪也能听懂。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创作背景
《暮江吟》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途经江边时吟成此诗。
三、问题探究
过渡:同学们,诗人白居易为了避开党争,自请外放,离开朝廷后诗人的心情如何?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寻找答案吧!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点拨:结合插图,相机理解“残阳”一词指夕阳的余晖。利用注释,理解“瑟瑟”“可怜”“真珠”,帮助疏通诗意。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①残阳:夕阳的余晖。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这里指珍珠。
(2)诗意梳理: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青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设计意图:本诗诗意较浅显,初读古诗,通过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理解古诗意思。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自由诵读古诗,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原诗回答)
2.探究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3.成果展示
(1)再读古诗,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阳、水、露、月(即,残阳、江水、露珠、月亮)
过渡:这些景物特点鲜明,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2)想一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①齐读古诗。
②引导学生品味景物的特点,学生自由选择汇报。
③根据学生的汇报,可做以下指导:
交流残阳特点:
A.体会“残”。
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夕阳的余晖为什么残缺不全?
预设:夕阳余晖被云霞、山峰、树木等遮住了部分身影而残缺不全。
B.体会“铺”。
换一换:“铺”可以换成什么词?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预设:可以换成照、射、洒等。
点拨:在平时的生活中“铺”都用在什么境况下,如“铺床”“铺路”等。诗句中的“铺”表明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像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铺过来,很形象,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换成别的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请学生用手势动作感受“铺”。
交流江水特点:
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交流:江水为什么会呈现青绿色和红色
点拨:“瑟瑟”在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而受到余晖照射的江面映染出殷红色。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即“瑟瑟”和“红”。“瑟瑟”指青绿色,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一个“瑟瑟”,一个“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那种鲜明的色彩美,这样一绿一红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变得鲜艳、明快。
指导朗读:朗读时要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读前半句时,可以把“瑟瑟”读得稍重,读后半句时把“红”的读音稍微拉长,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江面颜色的丰富和变化。
交流露珠和月亮的特点:
交流: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露珠和珍珠有什么特点?
点拨:比喻。把“露”比作了“真珠”,把“月”比作“弓”,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露”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亮。“月”悬挂在初三的夜空中,又细又长。
(3)此情此景,你觉得诗中的哪个词可以表达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
点拨:借助注释理解“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情称赞。一个“可怜”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是多么热爱呀!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悦之情。
多可爱露珠啊!请你赞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多可爱新月啊!请你再赞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诵读古诗
(1)情境诵读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放慢速度,要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比如,朗读古诗第一句,一边读,一边做“铺”的动作,拉长“铺”的读音,读得舒展。
第二句诗,读前半句时,可以把“瑟瑟”读得稍重,读后半句时把“红”的读音稍微拉长,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江面颜色的丰富和变化。
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比如,读第三、四句,读出轻松愉悦,体会“九月初三夜”的可爱。
(2)情境跟读
老师点拨朗读技巧后,学生进行情景跟读。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做动作等多种方法理解古诗,抓住景物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准备生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细致的观察。
(三)合作探究
过渡:白居易不愧是大诗人,他观察非常细致、入神,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日常的景物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有画面感。同学们,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绘的景象吗?
1.探究任务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绘的景象。
2.探究方法
①自由诵读古诗。
②选择其中一句或两句,生动细致地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③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点拨:结合课文插图和古诗注释,抓住景物及其的特点,选择一句或两句诗,细致、生动地说说诗句中描绘的景象,要有画面感,生动地表现出原诗句中的画面美。
3.成果展示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细的波纹,夕阳的余晖贴着水面斜射过来,波光粼粼,受光多的江面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青绿色。好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画卷!(板书: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这露珠晶莹剔透,好似珍珠。九月初三,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弯弯的,恰似一把精巧的银白弯弓。好一幅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画卷!(板书: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4.情境背诵
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1)全班配乐朗读,读出诗人如痴如醉及喜悦热爱的感情来。
(2)自由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播放《暮江吟》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走进古诗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情境背诵,体会诗的韵味。
四、课堂小结
总结:这首诗描写了黄昏时分至入夜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绚丽多姿;夜间,弯月初升、露珠晶莹,朦胧惬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悦之情。诗人之所以能够把这些普通的景物写得这么美丽,是因为诗人对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比喻),以后我们也要养成细致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五、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能够名扬千古的大诗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必杀技”。例如李白,诗中多有月,活脱脱的一个“月亮达人”,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迷倒了多少赏月人。而白居易则是一个“色彩达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青绿与殷红共舞,原本是白纸黑字的诗句,却在他的魔法笔下散发出了绚丽的光芒。让我们再读一读白居易的其它诗歌,看看他的诗句中还藏着哪些斑斓的色彩吧!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雪意渐浓……
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早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白居易的其他包含丰富色彩的古诗,感受诗人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从而扩大知识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暮江吟》。
2.画一画:展开想象,按自己的理解,为古诗《暮江吟》配画。
【板书设计】
暮江吟
[唐] 白居易(观察细致)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入夜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