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28 19:06:01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试卷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图
中序号分别表示体液的不同成分,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接种“新冠”疫苗时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
A.血液 B.组织液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3.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
A.神经元、反射弧 B.反射弧、脊髓
C.脊髓、反射弧 D.反射弧、反射弧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试卷(共6页)第1页】
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C.机体内各种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
D.效应器是指肌肉或腺体
5.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或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
正确的是( )
6.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
B.①中物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至②中,所以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C.①释放的物质只作用于神经细胞
D.②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7.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图乙和图丙为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电表Ⅰ和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
C.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 处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
8.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舌咽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
D.分辨精细的部分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9.下列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的是( )
A.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B.适量运动
C.服用兴奋剂类药物 D.调节压力,烦恼时对沙袋猛打,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下表:
生物试卷(共6页)第2页】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 低血糖,甚至昏迷
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
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包括(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A.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B.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13.中国政府正在组织国产“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地接种工作,并有效控
制疫情。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属于抗原,会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B.“新冠肺炎”病毒疫苗能刺激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合成特定mRNA分子
C.“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D.“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能与“新冠肺炎”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也可从植物体内提取获得
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无副作用,应大力推广
C.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通过促进大麦种子发芽,进而产生更多的α 淀粉酶15.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
是( )
A.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单侧光刺激B.IAA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C.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单侧光引起IAA向背光侧转移
16.下列各项中与生长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将成熟的木瓜放入未熟的柿子中,可促进柿子成熟
B.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更容易成活
C.摘除棉花的顶芽,可促进侧芽的生长
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17.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增长一般呈现出“S”形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A.种群的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B.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C.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D.同一种群的K值固定不变
生物试卷(共6页)第3页】
18.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实践课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C.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19.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季节性明显
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通常是均匀的
C.草原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D.不同森林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相同
20.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
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
的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8分)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正式公布——8848.86米。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2020 年珠峰高程测
量登山队队员登顶前需要在 7 500 米无氧拉练,在拉练和登山过程中,队员体内发
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队员在寒冷环境下比炎热环境下兴奋性更高,更容易集中精力,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人初到高原,很容易因缺
氧而头疼、恶心、胸闷。机体在缺氧环境下,肾脏细胞合成促红
细胞生成素(EPO)增强,图示为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在高原生
活一段时间,不适症状就会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示分析可知,机体红细胞数量的调节方式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
(3)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登山队员在寒冷的环境中, 加
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 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
生物试卷(共6页)第4页】
(填部位名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______,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______,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出现脸色苍白、汗腺分泌减少等反应。在此环境中队
员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
22.(18分)
Ⅰ.“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 为有关物
质),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
人体免疫的问题:
(1)通常,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人体的第一道防线______。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
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细胞、____________。
(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三 者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同时,这三种调节的实现都离不
开_____,它_____(指前空所填内容)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_____,完成调节过程。 (3)某男子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患病,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Ⅱ.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2,4-D溶液对某种植物的扦插枝条进行处理,以探究其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
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本实验用 2,4-D 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除了用浸泡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 ____________说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
根,高浓度抑制生根的特性。
(3)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数的最适浓度,则应____________,再进行上述实验。
23.(12 分)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
余三组饮不同浓度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 a:用下图所示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
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液浓度(g·L-1) 脑组织铅 含量(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
① 0 0.18 1.56 22.7
② 0.05 0.29 1.37 23.1
③ 1 0.57 1.08 26.9
④ 2 1.05 0.76 36.4
生物试卷(共6页)第5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通过该指标可知第__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与突触后
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变化。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长时记忆的形成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4.(12 分)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
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 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 年生)以及成熟和过熟林(40 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 1、
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1 结果可知,白桦 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 40~50 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_____不足,导致幼龄林难以进入下一龄级。
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由图 2 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型。综合上述分析,______ 的幼苗耐阴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研究种群,首先要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对于植物,研究者常采用样方法对此进行调查。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常用的取样
方法有______和______法。
(4)若(2)中推测成立,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演替,这种演替相对于另外一种演替类
型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外,演替的速度______,趋向于______,经历的阶段相对较______。生物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C D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C B A B C A C
非选择题(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21、(每空2分,共18分)
(1)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环境中缺氧气,能促进肾脏合成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加 反馈调节 
(3)散热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分析、综合 毛细血管收缩 减少
22、(18分)
Ⅰ.(每空2分,共12分)
(1) 皮肤、黏膜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以上三空答不全不得分)
(2)信号分子 受体接触
(3)第一次感染“新冠肺炎”后人体内产生的“新冠肺炎”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
Ⅱ. (每空2分,共6分)
(1)沾蘸法 
(2)不能    
(3)在100~500 mg/L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
23、(每空2分,共12分)
(1)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④ 
(2)突触间隙  电位   
(3)慢 
(4)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
24、(每空1分,共12分)
(1)光照  种群数量下降 
(2)增长  水曲柳
(3)种群密度  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 
(4)次生  快  恢复原来的群落 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