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22:1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1章《长度单位》
难点名称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知识点困难,思维过程不易理解。
难点教学方法 以“明确以哪个刻度作为起始刻度”为突破口,把物体的左端对准起始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再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用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先要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普通测量,可以用哪句口诀来概括呢?(左端“0”对齐,右端看对几。) 2、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有时尺子上没有刻度0,那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特殊测量,也就是用断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例题 下图中,纸条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尺子的左端没有刻度0,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3,右端对着刻度7,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纸条的长度。所以,7-3=4(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7-3=4(厘米) 答:纸条的长度是4厘米。 小结: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明确是以哪个刻度作为起始刻度的,把物体的左端对准起始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再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一句口诀来概括:断尺量刻度,后数减前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下图中,玩具汽车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尺子的左端没有刻度0,玩具汽车的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1,右端对着刻度4,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玩具汽车的长度。所以,4-1=3(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4-1=3(厘米) 答:玩具汽车的长度是3厘米。 延伸拓展: 一把破损的尺子只能看清3个刻度(见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那些长度?(单位:厘米) 分析:破损尺子中的3个刻度分别是3,6,10。如果把“3”作为起始刻度,那么它和“6”之间的长度是6-3=3(厘米),和“10”之间的长度是10-3=7(厘米);如果把“6”作为起始刻度,它和“10”之间的长度是10-6=4(厘米)。所以,可以直接测量出3厘米、7厘米和4厘米。 规范解答如下: 6-3=3(厘米) 10-3=7(厘米) 10-6=4(厘米) 答:可以直接测量出3厘米、7厘米和4厘米。
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如何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明确是以哪个刻度作为起始刻度的,把物体的左端对准起始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再用右端对着的数减去左端对着的数,就是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一句口诀来概括:断尺量刻度,后数减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