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宝玉挨打——《红楼梦》《宝玉挨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等环境因素来透视人物的复杂性格
教学重点:
从时代环境透视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理解贾政的复杂形象
教学策略:
略读——精读,抓住细节描写
深入思考,展开讨论宝玉挨打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红楼梦》这部伟大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宝玉,也梳理了《宝玉挨打》这一篇课文的情节,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回顾 宝玉挨打的原因 1.宝玉无精打采(为金钏儿之死伤感)
2.忠顺王府来找琪官
3.贾环诬告宝玉淫辱金钏儿,导致金钏儿跳井自杀
三、精读 讨论,找出贾政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 见他惶悚——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听了这话——又惊又气
宝玉招认认识琪官——此时气的目瞪口歪
贾环告状——气的面如金纸,喘吁吁直挺挺
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
见到宝玉——眼都红紫了 阅读6-7段,找出贾政打宝玉的句子。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贾政便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便要绳索来勒死。宝玉挨打片断从课文看宝玉被他亲生父亲打成什么样子: 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父亲儿子PK该打?不该打?爱?恨?讨论等待该打!我觉得按中国社会的传统,父母教训孩子甚至打几下是无可厚非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历来是中国家长传统而美好的愿望,而且在当时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考取功名是封建社会的唯一出路。宝玉厌恶读书,不与权贵结交,没有主仆贵贱之分,因而不符合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贾政是在异常失望的情况下打小孩的,他的做法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也个人发展前途的最佳选择。
不该打!贾政的做法是家长专制的一种表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子,不尊重儿子的个人理想追求。冷酷无情,缺少人文关怀。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所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我知道打人犯法,但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却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都一次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贾政是个什么样的父亲? 一个对儿子充满期望,同时又对儿子的表现异常失望的恨铁不成钢的父亲。 好了,贾政是宝玉的父亲,但是他并不止一个身份,他还有哪些身份呢?大家一定还记得,贾政打宝玉,开始时是谁来救他的?他的母亲,王夫人,王夫人就是贾政的妻子,大家把书翻到王夫人出场的那一段,从这段文字,同学们认为贾政是个什么样的丈夫? 王夫人救宝玉夫妻封建夫权制千 里 共 婵 娟但 愿 人 长 久(讨论等待)同学们已经讲过了,那么我来讲讲我的看法,我认为,贾政是个这样的丈夫:一方面对夫人娇纵宝玉的行为不满,另一方面仍然顾念夫妻之情。
我说他是这样一个丈夫,都是有根据的,请大家看课文第七段(找原文)。
这是贾政作为丈夫是这样的,在我们的课文中,还有一位权威人物,就是她最后把宝玉彻底救出来,并且帮宝玉反败为胜,她是——贾母,贾母是谁?贾政的母亲,换句话说贾政是贾母的儿子,我们再把课文翻到贾母出场的那一段,第八段,看看贾政在母亲面前是个什么样子,找出贾政的动作、语言和表情描写。 贾母救宝玉母子孝道同学们都把贾政的动作语言和表情都找出来,我们不妨把贾政对宝玉的表情动作和对贾母的表情动作做个比较: 从这一段贾政在母亲面前,作为儿子,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念亲恩贾政在这里是个标准的孝顺儿子,对老太太不敢违逆半点,说什么听什么,甚至之前因为宝玉不争气,要打死他,现在也保证再也不打了,可见,贾政作为儿子,在贾母一心维护宝玉的情况下毫无办法,所以,在这里,贾政是个孝顺的儿子。 在这篇课文里面,贾政主要就是作为父亲、丈夫、儿子出场的,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形象: 贾政的形象
父亲:一个对儿子有着期望同时又对儿子表现失望的父亲
丈夫:一个对妻子娇纵儿子的行为不满同时又顾念夫妻之情的丈夫
儿子:一个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孝顺儿子这就是贾政在本文中的形象,那么我们来看这个人物,你能对他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总体评价?是个好人?是个坏人?是个有缺点的好人,还是个有优点的坏人?我曾经听有人说,贾政是个“三好”学生,学问好(爱读书),品德好(孝顺),行为好(知道教育儿子),你同意这种看法么?
思考,讨论,回答。 我们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同学们会认为贾政这个父亲不民主,不讲人性化教育,作为儿子太懦弱了,对老妈的话一个字都不敢反驳,哪怕他老妈不一定正确都只有听从。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看法呢?时代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不同,贾政生活在封建社会一个贵族世家,本身又是当官的,所以就造成了他的性格、形象。所以,我们想要透视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就绝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来分析。所以,最后我们总结贾政人物形象,应该加上我们的评价,怎样总结呢? 总结贾政的形象
贾政人物形象
一个对儿子有着期望同时又对儿子表现失望的父亲
一个对妻子娇纵儿子的行为不满同时又顾念夫妻之情的丈夫
一个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孝顺儿子
同时,由于他受封建礼教影响很深,他并不理解
宝玉的理想,也不能容忍宝玉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的叛逆行为,所以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四、总结方法 人物形象分析
1、人物的身份、地位
2、人物所处的时代五.扩展阅读 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分析拓展阅读《蚂蚁》中父亲张乙的人物形象(2007年广州一模语文试题),并谈谈这个父亲与贾政这个父亲有什么不同。 (文章内容见讲练稿)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做“火车”,有些人只能做“蚂蚁”;如果家长强迫只能做“蚂蚁”的子女去做“火车”,最终只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隔阂,并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 。
文中的父亲最终理解了儿子,既然儿子不能成为、也不想做“火车”,那就尊重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再见!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