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认识多边形》整理、复习与练习(1)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风筝框架,其中的一条边长39厘米,制作这个风筝框架共需要多少厘米?
39×3=117(厘米)
答:制作这个风筝框架共需要117厘米。
看
思
拓
1.绘制思维导图。
2.明白的地方请用!标记,不明白的地请用?标记。
绘
《认识多边形》导学图
你还了解哪些
与多边形有关
的知识?
1.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他们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2.怎样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吗?
3.如何计算角的度数?
4.通常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
课本第 32-45页内容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你能画出它的高吗?
2.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3.画一个梯形,在梯形中画出一条线段,将梯形分割成两个图形。 试一试,可以分成那些图形?
在下面的点子图中画一画。
(1)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你能画出它的高吗?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3)画一个梯形,在梯形中画出一条线段,将梯形分割成两个图形。 试一试,可以分成哪些图形?
(3)画一个梯形,在梯形中画出一条线段,将梯形分割成两个图形。 试一试,可以分成那些图形?
五、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吧!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疑惑记下来,向同学、老师请教一下吧。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吧!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疑惑记下来,向同学、老师请教一下吧。
四、回顾情境,总结提升
《认识多边形》整理、复习与练习(2)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右图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
6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特征
三角形 具有稳定性;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是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对角不相等
(一)填空
1. 一个三角形3个角的度数分别是90°、50°、40°,则它是( )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按角分也是( )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 )且(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 )。
4.生活中运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有很多,比如( )。
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分米、7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直角
锐角
相等
平行
平行
12
自行车架子
180°÷3=60°
5+7>第三边
12 >第三边
(二)判断
1.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 )
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3. 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
4. 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一定相等。 ( )
5.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
√
×
√
√
围成
对边相等
1.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底角是( )
A. 40° B. 50° C. 80° D. 90°
2.一个三角形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三)选择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D
A
(180°—100°)÷2=40°
3. 三角形有( )条高,平行四边形有( )条高,梯形有( )条高。
A. 一条 B. 两条 C. 三条 D. 无数条
4. 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5°,另外的两个角可能是( )
A. 95°,25° B. 45°,85° C. 55°,80° D. 55°,70°
D
D
C
C
45°+55°+80°=180°
180°-45°=135°,55°+80°=135°
(四)综合应用
1. 按要求在点子图上画图。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 ) ∠2=( ) ∠3=( )
30°
45°
55°
2.先算一算,填一填,再分别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四)综合应用
180°-105°-45°=30°
180°-90°-45°=45°
90°-45°=45°
180°-40°-85°=55°
3.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指定底边上的一条高。
底
底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四)综合应用
4.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1)你是怎样剪拼的?有几种剪拼法?
(2)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四)综合应用
∟
∟
∟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四)综合应用
∟
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呢?
∟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四)综合应用
底
长
高
宽
五、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吧!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疑惑记下来,向同学、老师请教一下吧。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吧!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疑惑记下来,向同学、老师请教一下吧。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