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姓名 成绩
1.解方程中,移项法则的依据是( )
A、加法交换律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C、等式的性质1 D、等式的性质2
2.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3.下列方程变形中移项正确的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4.下列方程中,系数化为l错误的是( )
A.由2x=l,得x= B.由-x=-2,得x=l C.由3x=得,x= D.由-x+l=2,得x=-1
5.若,则的值为 ( ) (A)8 (B)-8 (C)-4 (D)4
6.若是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 A.3 B.-3 C.7 D.-7
7. 已知甲有图书80本,乙有图书48本,要使甲、乙两人的图书一样多, 应从甲调到乙多少本图书?若设应调本,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80+x=48-x (B)80-x=48 (C)48+x=80-x (D)48+x=80
8.“甲、乙两车间共120人,其中×××××,求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设乙车间有人,则可得方程.”根据此情境,题中用“×××××”表示缺失的条件,应补为 ( )
A.乙车间人数比甲车间人数的4倍少5人 B.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倍多5人
C.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倍少5人 D.乙车间人数比甲车间人数的4倍多5人
9. 某商店有2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笔买卖中,这家商店( )
(A)不赔不赚 (B)赚了10元 (C)赔了10元 (D)赚了8元
10. 如果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段水渠,计划出工65人,按各村受益土地面积3:4:6出工,求各村应出工的人数. ①设甲、乙、丙三村分别派3x,4x,6x人,依题意可得3x+4x+6x=65; ②设甲村派x人,依题意得x+4x+6x=65; ③设甲村派x人,依题意得x+x+2x=65; ④设丙村派x人,依题意得3x+4x+x=65.上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方程,这种变形称为____,变形时要注意_____。
2.若,,当y=_____时,.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中,与两项合并后为0,则m=_________.
4.已知的解满足,则a= .
5.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______
6.某同学在解方程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该同学把看成了______.
7.母亲26岁时生了女儿,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3倍,此时女儿的年龄
是 岁.
8.如图是一个数表,现用一个矩形在数表中任意框出4个数
则(1)a、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a+b+c+d=32时,a=__________.
9. 某校七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有学生90人,乙班有学生40人, 求从甲班调多少人到乙班,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设应从甲班调x人到乙班,依题意, 所列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一种货车,各次运次货物的情况如下表,其中a=__________,b=_________
货车的辆数
运送货物的总吨数
第一次
1辆
a吨
第二次
b辆
7.5吨
第三次
5辆
12.5吨
…
…
…
三、解答题:
1.解方程(共30分):
(1); (2). (3)6x=3x-7
(4)5=7+2x (5)y-=y-2 (6)7y+6=4y-3
2.(10分)方程和方程的解相同,求的值和方程的
解.
3.(10分)小明每天早上7:50从家出发,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每天的行走速度为80米/分.一天小明从家出发5分后,爸爸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有多远?
4.(10分)某人从家骑自行车到火车站,如果每小时行15千米,那么可以比火车开车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如果每小时行9千米,则要比开车时间晚15分钟到达,现在打算比开车时间早10分钟到达,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5.(10分)教师节这天,小明想给数学老师打电话祝老师节日愉快,可是不知道号码,就向小刚打听.可小刚给小明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八位数,这个数的前四个位数字是相同的,后面四位数字是连续的自然数,全部数字之和恰好等于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巧的是这个号码的后面五位数字也是连续自然数,聪明的读者来帮小明算算吧!动手试一试!
6.(10分)如图3-2是某风景区的旅游路线示意图,其中B,C,D为风景点,E为两条路的交叉点,图中数据为相应两点间的路程(单位:千米).一学生从A处出发,以2千米/时的速度步行游览,每个景点的逗留时间均为0.5小时.
(1)当他沿路线A─D─C─E─A游览回到A处时,共用了3小时,求CE的长.
(2)若此学生打算从A处出发,步行速度与各景点的逗留时间保持不变,且在最短时间内看完三个景点返回到A处,请你为他设计一条步行路线,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不考虑其他因素).
7.(10分)有位顾客到商店购鞋,仅知道自己的旧尺码为43码,而不知道自己的新鞋号,他记得自己的旧尺码加上一个数折半计算为新鞋号,由于他儿子的新旧尺码都是整数,因而他知道儿子穿鞋的旧尺码为40码,新鞋号是25号,现在请你帮这位顾客计算一下他的新鞋号.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B 5.D 6.D 7.C 8.C 9.B 10.D
二、1.移项,不要忘记改变这一项的符号 2.6 3.1 4. 5.1
6. 7.13 8.(1)c= a+5,(2)5 9. 90-x=40+x; 10. 2.5;3;
三、1.(1)x= -28;(2)x= -6;(3)x=-.(4)x=-1.(5)y=-3.(6)y=-3.
2..(提示:将两个方程分别化为用表示的方程,得和.因为它们的解相同,所以,解得.将代入或者,得.)
3.(1)爸爸追上小明用时4分钟.(提示:设爸爸追上小明时,用了x分,由题意得180x=80x+80×5)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4. 设火车开车时间距某人从家出发有X小时15(X-15/60)=9(X+15/60) 解得:X=1(小时)15(1-15/60)/(1-10/60)=13.5(KM/小时)答: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应该是13.5KM/小时。
5.电话号码为88887654.(提示:设电话号码各位数字为.由题意得,解得,不合题意.设电话号码各位数字为.由题意得,解得.)
.)
6.解:(1)设CE的长为x千米,依据题意得 1.6+1+x+1=2(3-2×0.5)解得x=0.4,即CE的长为0.4千米.(2)若步行路线为A─D─C─B─E─A(或A─E─B─C─D─A),
则所用时间为(1.6+1+1.2+0.4+1)+3×0.5=4.1(小时);
若步行路线为A─D─C─E─B─E─A(或A─E─B─E─C─D─A),
则所用时间为(1.6+1+0.4+0.4×2+1)+3×0.5=3.9(小时).
故步行路线应为A─D─C─E─B─E─A(或A─E─B─E─C─D─A).
7.解法1:由旧尺码加上一个数折半为新鞋号,可得新鞋号的2倍减去旧尺码等于这个常数,所以,设他的新鞋号为,则这个常数为,由儿子的新、旧尺码,得这个常数为2×25-40,所以=2×25-40,解得;
解法2:设这个常数为,则由儿子的新、旧鞋码,得,解得.
所以,他的新鞋号=(号),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