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人教化学九上期末复习突破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醋的酿造 B. 烟花燃放 C. 盐酸挥发 D. 铁锅生锈
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 )
A.纸张燃烧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纺纱织布
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C.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的位置是酒精灯火焰的 ( )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D.中上部
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烟花燃放
C.水分蒸发、云消雾散 D.汽油挥发、粮食酿酒
6、点燃蜡烛时,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燃烧时产生黑烟,熄灭瞬间产生白烟
7、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锥形瓶 C.试管 D.量筒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做出猜想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10、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至需要的刻度线 ②用过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③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管口不能对准自己或他人。其中 (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构成原子的种类上不同
12、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较少
呼出气体 较多
A. 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 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1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在以下原因中: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断地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试管破裂相关的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二、填空题。
14、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15、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6、现有下列仪器: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洗涤试管应使用 。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
(3) 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酒精灯停用时,应用 盖灭火焰。
17、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二氧化碳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1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 ______中出现的浑浊多,说明 ______中二氧化碳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在空气中 ______,在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少。
19、完成下面两小题。
(1) 观察如图量筒(局部)中液体的读数是 。
(2) 如果面对刻度仰视,量筒中液体的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果面对刻度俯视,量筒中液体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 。
三、实验题。
20、小强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很有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根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发出黄色火焰 b 生成的水顺着蜡烛流下 c 发光、放热 d 产生淡淡的黑烟 e 火焰分层
②将一只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烧焦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C所示,取一片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___________。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
(3)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将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尖嘴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石灰水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021秋人教化学九上期末复习突破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醋的酿造 B. 烟花燃放 C. 盐酸挥发 D. 铁锅生锈
【答案】C
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 )
A.纸张燃烧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纺纱织布
【答案】D
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C.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答案】D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的位置是酒精灯火焰的 ( )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D.中上部
【答案】B
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烟花燃放
C.水分蒸发、云消雾散 D.汽油挥发、粮食酿酒
【答案】C
6、点燃蜡烛时,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燃烧时产生黑烟,熄灭瞬间产生白烟
【答案】B
7、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锥形瓶 C.试管 D.量筒
【答案】D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B
9、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做出猜想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答案】C
10、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至需要的刻度线 ②用过滴瓶上的滴管,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③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管口不能对准自己或他人。其中 ( )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答案】C
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构成原子的种类上不同
【答案】C
12、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较少
呼出气体 较多
A. 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 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答案】C
1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在以下原因中: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断地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试管破裂相关的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C
二、填空题。
14、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答案】能量 吸热 放热 发光
15、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应选用 10 mL 的量筒,位置关系是 保持水平 ,实际体积比读数 偏大____。
16、现有下列仪器: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洗涤试管应使用 。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
(3) 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酒精灯停用时,应用 盖灭火焰。
【答案】 (1) 滴管;试管刷
(2)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处)
(3) 外焰;灯帽
17、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二氧化碳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色 无味 气 木条燃烧更剧烈燃烧 木条熄灭
1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 ______中出现的浑浊多,说明 ______中二氧化碳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在空气中 ______,在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少。
【答案】(1)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呼出气体
(2)小木条正常燃烧 小木条熄灭 氧气含量
19、完成下面两小题。
(1) 观察如图量筒(局部)中液体的读数是 。
(2) 如果面对刻度仰视,量筒中液体的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果面对刻度俯视,量筒中液体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 。
【答案】(1)41 (2) 偏小;偏大
三、实验题。
20、小强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很有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根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发出黄色火焰 b 生成的水顺着蜡烛流下 c 发光、放热 d 产生淡淡的黑烟 e 火焰分层
②将一只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烧焦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C所示,取一片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___________。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
(3)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将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尖嘴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石灰水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acde 外焰 炭黑 水雾 水 熄灭 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