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2 08: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伐无道,诛暴秦历史说课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四、教学流程三、学法指导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1课,主要内容是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以及秦的灭亡。本课涉及的内容有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2)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本插图和史料,指导学生从图片和史料种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讲解农民起义时利用五要素、三步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学习陈胜在号召起义时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感知陈胜敢于向封建血统论挑战的革命精神,从而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3、了解项羽指挥楚军破釜沉舟战胜秦军的故事,学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三、重点与难点1、秦的暴政;
2、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引,想象力丰富,有探索精神。但是,初一年级学生较难忍受枯燥的说教和单方面的信息输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同时,他们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另外,本课讲述的内容为农民起义,学生对此比较陌生。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学法指导 全面搜集资料,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独立思考、总结并表达观点的方法。
学习方法皇帝?始伐无道,诛暴秦第11课时空之旅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种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徭役繁重刑法残酷赋税沉重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指鹿为马秦朝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昏庸残暴壮士不死则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大泽乡张楚
政权咸阳函谷关陈胜、吴广起义原因误期当斩(直接原因)秦朝暴政(根本原因)经过爆发:结果:发展: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失败意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激励了后来者的反抗。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建立张楚政权分兵攻打咸阳?时间地点人物意义事件项羽破釜沉舟的做法高明吗?破釜沉舟背后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动脑筋公元前 年,刘邦攻克阳咸,秦王朝灭亡二零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 门 宴秦朝的灭亡 起义军灭秦项羽歼灭秦军主力刘邦攻克咸阳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公元前207年)一、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昏庸残暴1、项羽重创秦军2、刘邦攻克咸阳3、西汉王朝的建立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1、义军灭秦2、楚汉之争畅所欲言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为中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秦始皇的残暴也导致了秦王朝的夭折。
假如给你一个机会,和秦始皇进行一次对话,你想对他说什么?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8年  B.公元前206年
C.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O2年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CD课堂练习谢谢指导!动脑筋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邦、项羽为什么要进行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还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吗?思考:秦国很容易地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然而面对实力远远不及六国的农民起义军,秦王朝却土崩瓦解。请问这是为什么?民心的向背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得民心者得天下算一算当时秦朝征发了3000000劳动力服徭役,算一算,这在秦朝2000万的总人口中占了多大比例?这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