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变压器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变压器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3 07: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变压器 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R为用于热处理的电阻炉,正常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通电后R在升温过程中电阻值增大很多,利用自耦变压器可使R升温过程中的热功率与正常工作时基本相同,通电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应将变压器的滑片P(  )
A.从a缓慢调至b B.从b缓慢调至a
C.从b缓慢调至c D.从c缓慢调至b
2.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匝数比,两个线圈中所接电阻的阻值均为R。当间接上的正弦交变电源后,受电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给手机快速充电,这时手机两端的电压为,充电电流为。若把装置线圈视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值为
B.快速充电时,间电压
C.快速充电时,送电线圈的输入电压
D.快速充电时,送电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3.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入电阻、R,原线圈输入端a、b接在电压为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无线充电技术已应用于智能手机。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基本原理类似于变压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分别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发射、接收线圈匝数比为,端输入电流为,则(  )
A.接收线圈的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
B.接收线圈的输出功率是发射线圈的输入功率的
C.接收线圈中输出电流方向每秒变化100次
D.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频率不相同
5.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从而切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中的磁通量不为零
B.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使用的电器越多,中的电流越大
C.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K将被电磁铁吸起
D.地面上的人接触A点发生触电时,开关K将被电磁铁吸起
6.近十年来,我国环形变压器从无到有,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医疗设备、家电设备和灯光照明等方面,如图甲所示。环形变压器与传统方形变压器相比,漏磁和能量损耗都很小,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匝,副线圈接一个“ ”的照明电灯,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图中电压表与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原线圈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最大值,最大值始终保持不变,照明电灯恰好正常发光。则(  )
A.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和的电压瞬时值相等
B.若电压表为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读数会变小
C.照明电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D.在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a、b端所接的交变电压,、是规格为“4V、3W”的灯泡,现调节电阻箱R为某一值时恰好能使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压表。电阻箱R调节过程中所有元件均可安全工作,忽略灯泡电阻的变化,则(  )
A.t=0.005s时,V1的示数为V
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
C.增大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阻值,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
D.增大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阻值,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8.如图所示,一交流发电机的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和灯泡,它们的阻值相等(设灯泡阻值不变),且均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磁场恰好与线圈平面垂直)以转速n匀速转动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I,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线圈在图示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B.电压表示数为k2IR
C.灯泡的额定功率为k2I2R
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2k2IRsin2nπt(V)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的导线对“110V/440W”的电器R1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
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0:1
B.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Hz
C.副线圈中电流的平均值为4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72W
10.如图甲所示,包括变压器在内,所有电路元件均为理想交流元件,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均为定值电阻,且知。己知电阻中的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B.的阻值为
C.电流表的示数为 D.交流电源输出的总电功率为
11.如图,发电机的矩形线圈长为、宽为L,匝数为N,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和,两个副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和,当发电机线圈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理想电流表读数为I,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C.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D.与的比值为
12.用ED型硅钢铁芯(图甲)绕制变压器,连成图乙所示电路,原副线圈绕制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为U1,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2。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1:U2= n1:n2
B.灯泡亮度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型铁芯有利于减小涡流
三、实验题
13.某班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可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可拆变压器如图甲、乙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
B.变压器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应当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
C.可以先保持原线圈电压、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研究副线圈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
D.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E.变压器开始正常工作后,铁芯导电,把电能由原线圈输送到副线圈
F.变压器开始正常工作后,若不计各种损耗,在原线圈上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在副线圈上将磁场能转化成电能,铁芯起到“传递”磁场能的作用
(2)一位同学实验时,观察两个线圈的导线,发现粗细不同。他选择的原线圈为800匝,副线圈为400匝,原线圈接学生电源的正弦交流输出端,所接电源为“”挡位,测得副线圈的电压为。则下列叙述中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原线图导线比副线圈导线粗
B.学生电源实际输出电压大于标注的“”
C.原线圈实际匝数与标注“800”不符,应大于800匝
D.副线圈实际匝数与标注“400”不符,应小于400匝
E.变压器的铁芯B没有安装在铁芯A上,导致铁芯没有闭合
(3)变压器铁芯是利用由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平行叠压而成的,而不是采用一整块硅钢,如图所示。
①图中,硅钢片应平行于___________。
A.平面 B.平面 C.平面 D.平面
②这样设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增大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B.减小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C.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4)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如图所示,心电图仪(将心肌收缩产生的脉动转化为电压脉冲的仪器,其输出部分可以等效为虚线框内的交流电源和定值电阻串联)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国连接,一可变电阻R与该变压器的副线圈连接,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在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情况下,将可变电阻R的阻值调大的过程中,当________时,R获得的功率最大。
14.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可拆变压器能方便地探究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
(1)为实现探究目的,保持原线圈输入的电压一定,通过改变原、副线圈匝数,测量副线圈上的电压。这个探究过程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演绎法 D.理想实验法
(2)某次实验中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分别为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原、副线圈的电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匝 /匝
1 1400 400 12.1 3.42
2 800 400 12.0 5.95
3 200 100 11.9 5.92
(3)原、副线圈上的电压之比是否等于它们的匝数之比呢?发现上述实验数据没有严格遵从这样的规律,分析下列可能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原、副线圈的电压不同步 B.变压器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发热
C.铁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热 D.原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能在向副线圈转移过程中有损失
四、解答题
15.如图甲所示为手摇发电机的实物模型,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T,矩形线圈的总电阻为0.3Ω、匝数为50匝、面积为0.1,可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匀速转动。将这台手摇发电机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副线圈接有规格均为“220V,110W”的灯泡,如图丙所示,现在匀速摇动发电机,使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已知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其余电阻均不计。求:
(1)理想交流电压表的读数;
(2)手摇发电机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16.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原线圈接在电压(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R=5.5Ω的电阻。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流表的示数。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1500、n2=500,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接有阻值均为10Ω的电阻R1、R2.,副线圈接有一理想交流电压表,a、b之间接有正弦交流电源,其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电阻R2中电流的频率f;
(2)交流电压表的读数U2。
注:以上求得的结果均保留整数。
18.如图甲所示为一个小型电风扇的电路简图,其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流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输出端接有额定电压均为12V的灯泡和风扇电动机,灯泡额定功率为3W,电动机线圈电阻r=2Ω,电阻R=8Ω,接通电源后,灯泡正常发光,风扇正常工作,求:
(1)副线圈电流的频率;
(2)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D
6.A
7.C
8.C
9.BD
10.BCD
11.CD
12.CD
13.CDF B D B
14.A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相等,即 BCD
15.(1);(2)10rad/s
16.(1)22V;(2)0.4A
17.(1);(2)
18.(1)50Hz;(2)22V;(3)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