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上: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七上: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2 09: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材料1: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指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文景之治 无为而治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秦的暴政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秦末连年争战对经济造成的破坏。
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想一想走进汉武帝材料2:今陛下(汉武帝)好陵阻险,射猛兽
——《汉书·司马相如传》
材料3 :(汉武帝)入山下弛鹿豕(音shi,猪)狐兔,手格熊、罴(pi,棕熊)
——《汉书·东方朔传》材料4:至汉武之初……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汉书·食货志》
材料5:《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易道,人易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6:今诸侯(王国)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汉王朝日益强盛,当时,诸子百家各派思想还很活跃,已不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因此汉武帝心想……哪一种思想能适用政治的上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把国家治理好呢?
烦恼一:大儒·董仲舒材料8:凡不在六艺(儒家六部经典)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刘邦认为秦朝很快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为此,刘邦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统治?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 怎样才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解除他们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中央的权力?烦恼二:1、谁向汉武帝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该建议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推恩令”?皇帝诸侯王侯诸侯王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诸侯王侯侯侯侯3、 该建议的作用是什么,妙在哪里?
4、 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怎样削弱封国的势力?
推恩令之“妙” (作用) 当时京城的有些百官和皇族时不时的干些违法犯忌的事情,封国势力的削弱使郡国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些都使汉武帝不安起来。烦恼三: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瞒上呢?
课堂小结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思想:
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检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我测评1、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开始于(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间,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除异己 C.放权于诸侯国 D.平定叛乱
3、为了加强监察制度,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是( )
A.太尉 B.御使大夫 C.刺史 D.司隶校尉
4、汉武帝巧妙削弱封国势力的举措是(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盐铁专营 D.统一铸造五铢钱ADA D 5、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人们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指导思想主要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文景之治
7、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