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下学期同步作业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下学期同步作业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28 11: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作业
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某次期末测试,小红的成绩分别为:语文92、数学96、科学94;如果要保证四门功课平均分达到95分,她英语至少要考(  )分。
A.95 B.96 C.97 D.98
2.在下面的统计图中,虚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是(  )
A. B. C. D.
3.如图,四条不同长度的木条。虚线处是四条木条的平均长度,第②条木条的长度是(  )cm。
A.18 B.19 C.20 D.21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用1厘米表示40棵树,表示120棵树应画   厘米;一个条形长3.5厘米,它表示   棵树.
5.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8人,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8人,用6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人.
6.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已知数学成绩是99分,英语成绩是93分,他的语文成绩是    分。
7.小明买来5个橘子,分别称了称,结果如下表。请你帮他算算平均每个重    克。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80 77 86 74 83
8.某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3100元,李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3000元,这样的判断合理吗?   (填“合理”或“不合理”)
9.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50棵。第二天植树72棵,第三天植树70棵,平均每天植树    棵,平均每班植树    棵。
三.操作题(共2小题)
10.下面是生物小组同学记录的一棵杨树6年的生长情况。
树龄 1 2 3 4 5 6
高度/cm 90 140 230 260 310 440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画出折线统计图。
11.如图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体温的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
(2)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哪一段时间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2.如图是书法展览室一周参观人数情况统计图。
(1)这个书法展览室这一周的参观人数从总体上来说是怎样变化的?
(2)这个书法展览室这一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观?
13.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12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14.某货场要运走93吨货物,前两天平均每天运走14.5吨.剩下的要求4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
15.一本故事书,丁丁前3天平均每天看23页,后6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作业
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分析】先根据“平均成绩×科目的数量=总成绩”算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功课的总成绩,然后分别减去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功课的成绩即可解答。
【解答】解:95×4﹣92﹣96﹣94
=380﹣92﹣96﹣94
=98(分)
答:她英语至少要考98分。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明确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
2.【分析】通过观察比较这三幅图,第一个数最大,第二个数最小,可以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所以虚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是图C。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移多补少的方法,虚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是图C。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3.【分析】根据平均数算出总长度,再减去已知的数值即可。
【解答】解:25×4﹣25﹣37﹣18
=100﹣25﹣37﹣18
=20(厘米)
答:第②条木条的长度是20厘米。
故选:C。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此题即可。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1厘米表示40棵树,求出120棵树中有多少个40棵即可求出需要画 的长度;用40棵乘3.5厘米即可求出3.5厘米的长条表示的含义.
【解答】解:120÷40=3(厘米)
40×3.5=140(棵)
答:表示120棵树应画 3厘米;一个条形长3.5厘米,它表示 140棵树.
故答案为:3,140.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
5.【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本题中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8人,可求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的人数,用48人除以每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看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度的厘米数就行了,看6厘米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代表的人数就行了.
【解答】解:8÷2=4(人),
48÷4=12(厘米),
4×6=24(人).
答:用1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8人,用6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4人.
故答案为:12,24.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
6.【分析】求他的语文成绩,用总成绩减去语文成绩,再减去数学成绩,而总成绩用平均分乘以3即可。
【解答】解:94×3=282(分)
282﹣99﹣93=90(分)
答:他的语文成绩是90分。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含义,能灵活运用平均数的含义解决问题。
7.【分析】算出5个的质量和,再除以5即可。
【解答】解:(80+77+86+74+83)÷5
=400÷5
=80(克)
答:平均每个重80克。
故答案为:80。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8.【分析】某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3100元,李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可能低于3000元,可能高于3000元,也可能等于3000元,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某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3100元,李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3000元,这样的判断是不合理的。
故答案为:不合理。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此题即可。
9.【分析】先算出总棵数,再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每天植树棵数,除以班数就是平均每班植树棵数。
【解答】解:50+72+70=192(棵)
192÷3=64(棵)
192÷4=48(棵)
答:平均每天植树64棵,平均每班植树48棵。
故答案为:64;48。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此题即可。
三.操作题(共2小题)
10.【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描出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完成折线统计图。
【解答】解: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11.【分析】(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护士每隔6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39.5摄氏度,最低是36.8摄氏度.
(2)病人的体温在5 月8日0时到6时这段时间厘米下降最快,从5月8日6时到5月9日12时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体温已趋于正常,说明病情是在好转.
【解答】解:(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护士每隔6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
(2)病人的体温在5月8日0时~6时这段时间里体温下降得最快;从5月8日6时到5月9日12时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体温已趋于正常,说明病情是在好转.
故答案为:折线,6,39.5℃,36.8℃.
【点评】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预测等.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2.【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人数一直在上升,所以这个书法展览室这一周的参观人数从总体上来说是呈上升趋势的;
(2)用加法求出这一周共有多少人参观,再用这一周参观的总人数除以7,就是平均每天参观的人数。
【解答】解:(1)答:这个书法展览室这一周的参观人数从总体上来说是呈上升趋势的。
(2)(20+26+30+30+40+70+85)÷7
=301÷7
=43(人)
答:这个书法展览室这一周平均每天有43人参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3.【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学校买来6箱图书一共有多少本,进而把总本数平均分成给5份,每一份的本数,也就是每个年级分得的本数.
【解答】解:120×6÷5
=720÷5
=144(本).
答:每个年级分得144本.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平均数=总量÷总份数,关键是先求出书的总本数,再列式计算得解.
14.【分析】根据题意,可用14.5乘2计算出已经运走的货物吨数,再用总吨数减去已经运走的吨数即是剩余的吨数,最后再用剩余的吨数除以4即可.
【解答】解:(93﹣14.5×2)÷4
=(93﹣29)÷4
=64÷4
=16(吨)
答:平均每天要运16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剩余的货物吨数,然后再除以4即可.
15.【分析】由题意知,用前3天看的页数加上后6天的看的页数就是总共的页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23+6×28
=69+168
=237(页)
答:这本故事书有237页.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所看页数后求和.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