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玻意耳定律 学科素养提升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玻意耳定律 学科素养提升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03 17: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玻意耳定律 学科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水银槽里,管内封有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两段气体。若把玻璃管缓慢向下插入少许,则管内气体的长度(  )
A.L1变大,L2变大 B.L1变小,L2变小
C.L1不变,L2变小 D.L1变小,L2不变
2.如图甲所示,总长为40cm的一端封闭的粗细均匀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用长为20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长度为20cm,大气压强为75cmHg,环境温度300K。现以封闭端为轴,将玻璃管缓慢逆时针旋转90°,如图乙所示;再以封闭端为轴,将玻璃管缓慢逆时针旋转180°,如图丙所示;最后以封闭端为轴,将玻璃管缓慢顺时针旋转53°,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气柱长度约为15.8cm B.图丙气柱长度约为27.3cm
C.图丁气柱长度约为22.7cm D.图丁气柱长度约为23.8cm
3.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中有两段等体积的气柱,中间夹着一段水银柱,水平放置在桌面上。现使玻璃管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并做某种运动,维持气体温度不变,在运动过程中发现两部分气体的体积仍相等,则该玻璃管的运动不可能的是(  )
A.平抛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竖直上抛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蹦蹦球是一种儿童健身玩具,某同学在27℃的室内对蹦蹦球充气,已知充气前两球的总体积为 2L,压强为1atm,充气筒每次充入0.2L的气体,忽略蹦蹦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问,用这个充气筒要充气多少次才能让气体压强增大到3atm(  )
A.15次 B.18次 C.20次 D.22次
5.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 atm的空气6.0 L,现再充入1.0 atm的空气9.0 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  )
A.2.5 atm B.2.0 atm C.1.5 atm D.1.0 atm
6.如图所示,为一种演示气体实验定律的仪器——哈勃瓶,它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瓶颈很短的导热平底大烧瓶。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底的圆孔上配有一个橡皮塞。在一次实验中,瓶内由气球和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在对气球缓慢吹气过程中,当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若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则其压强为(  )
A. B. C. D.
7.如图,自动洗衣机洗衣缸的底部与竖直均匀细管相通,细管上部封闭,并与压力传感器相接。洗衣缸进水时,细管中的空气被水封闭,随着洗衣缸中水面的上升,细管中的空气被压缩,当细管中空气压强达到一定数值时,压力传感器使进水阀门关闭,这样就可以自动控制进水量。已知刚进水时细管中被封闭空气柱长度为50cm,大气压强p0= 1.0×105Pa,水的密度ρ= 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 10m/s2。某次洗衣选择的档位,当细管中空气压强达1.02×105Pa时压力传感器就会关闭洗衣机进水阀门,此时洗衣缸内水位高度约为(  )
A.20cm B.21cm C.23cm D.24cm
8.桶装纯净水及压水装置原理如图所示。柱形水桶直径为24cm,高为35cm;柱压水蒸气囊直径为6cm,高为8cm,水桶颈部的长度为10cm。当人用力向下压气囊时,气囊中的空气被压入桶内,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水通过细出水管流出。已知水桶所在处大气压强相当于10m水压产生的压强,当桶内的水还剩5cm高时,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忽略水桶颈部的体积。至少需要把气囊完全压下几次,才能有水从出水管流出?〔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9.如图,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右侧管有一段水银柱,两端液面高度差为,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
A.若环境温度升高,则不变,增大
B.若大气压强增大,则减小,减小
C.若把弯管向下移少许距离,则增大,不变
D.若在右管开口端沿管壁加入少许水银,则不变,增大
10.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抽气时如图乙),其筒内体积为V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的容器相连接,气筒和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0,已知气筒和容器导热性能良好,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时,活塞工作n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粗细相同的玻璃管A、B底部由橡皮软管连接,橡皮管内充满水银。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初始时两管水银面向平。A管固定不动,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使A管内水银面上升,则应缓慢(  )
A.上移B管 B.下移B管
C.右移B管 D.左移B管
12.在“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空气柱长度后立刻读数
B.拉上窗帘防止阳光直射玻璃管
C.推拉活塞时,为了防止手滑应该用手紧握玻璃管
D.实验中若密封橡胶帽脱落,应立刻堵住后继续实验
13.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用一段水银将管内气体与外界隔绝,管口向下放置,若将管倾斜,待稳定后封闭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变化情况是(  )
A.封闭端内气体的压强增大 B.封闭端内气体的压强减小
C.封闭端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D.封闭端内气体的体积减小
14.如图所示,图线1和2分别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由状态A沿图线1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
B.图线1对应的温度低于图线2
C.图线1对应的温度高于图线2
D.气体由状态A沿图线1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
15.如图所示,飞行过程中乘务员发给飞机上旅客的软体袋装牛奶都是膨起的,而回到地面时又会瘪了,若舱内温度不变,则与飞机在地面时相比( )
A.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气体压强变小
B.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气体压强变大
C.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饱和汽压变小
D.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饱和汽压不变
二、解答题
16.某地区空气污染较严重,一位学生从桶装纯净水得到启发,提出用桶装的净化压缩空气供气。设每人内呼吸16次,每次需吸入的净化空气,而每个桶能装的净化空气,假定这些空气可以全部被吸完。设温度保持不变,估算一下每人每天需吸多少桶净化空气,请对这位同学的提议作出评价。
17.如图所示,A、B两个气缸分别与粗细均匀的U形管的一臂相连。管内盛有水银。用轻杆相连的两轻质活塞在A、B两气缸内分别密封质量不等的理想气体,A气缸的横截面积为B的一半,开始时A气缸内的气体的体积为,B气缸内气体的体积为,压强均为=75cmHg,且水银的液面处在同一高度。现缓慢向右推进B的活塞,直到水银在U形管中的高度差h=75cm,两侧竖直细管内均有水银且未进入气缸。求此时A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假定两气室的温度保持不变,气缸不漏气。计算时不计U形管和连接管道中气体的体积。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若把玻璃管缓慢向下插入少许,L2的长度减小,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易知下部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设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为H,根据
可得上部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同理由玻意耳定律可判断出L1变小。
故选B。
2.A
【详解】
A.图甲时
图乙设气柱长L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A正确;
B.图甲时
图丙设气柱长L2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B错误;
CD.图甲时
图丁设气柱长L3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C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BC.玻璃管做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时,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银对气体不产生压力,气体压强不变,温度与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D.当玻璃管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银对下面的气体产生压强,下面气体体积减小,上面气体体积变大,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设充气n次可以让气体压强增大至3atm,据题充气过程中气体发生等温变化,以蹦蹦球内原来的气体和所充的气体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n△V)=p2V
代入
1×(2+n×0.2)=3×2
解得
n=20(次)
故选C。
5.A
【详解】
取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可视为将15L的气体等温压缩为6L,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故选A。
6.D
【详解】
气体做的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p′=2p0
故选D。
7.B
【详解】
以细管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压强为p0= 1.0×105Pa,体积,压缩后,气体压强p1= 1.02×105Pa,体积为,由玻意耳定律
解得
即细管内液面离地
由平衡条件
其中,h2为缸中液面和空气柱内液面高度差,解得
综上,洗衣缸内水位高度约为
故选B。
8.B
【详解】
设至少需要把气囊完全压n次,才能有水从出水管流出,设大气压强为p0,水桶内气体体积为V0,气囊体积为V1,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其中
联立解得
即至少需要把气囊完全压3次
故选B。
9.B
【详解】
设大气压为p0,水银的密度为ρ,则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p=p0+ρgh1=p0+ρgh2
解得
h1=h2
A.如果温度升高,封闭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h1、h2都增大,故A错误;
B.若大气压升高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由玻意耳定律pV=C可知,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水银柱将发生移动,使h1和h2同时减小,故B正确;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由玻意耳定律pV=C可知,气体压强增大,h1、h2都增大,故C错误;
D.右管中滴入少许水银,封闭气体压强增大,封闭气体体积减小,h1、h2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n次,就是把压强为p0体积为nV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p0体积为V的气体,现在全部充入容器中,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所以
抽气时,每拉动一次,把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从V膨胀为V+V0,而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就要减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V0气体排除,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从V又膨胀到V+V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第一次抽气

第二次抽气

第三次抽气

第n次抽气完毕后,气体压强为
故选D。
11.A
【详解】
为了使A管内水银面上升,即使封闭空气的体积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应使封闭空气的压强增大,所以应缓慢上移B管,使B中水银面比A中水银面高,故A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
A.调节空气柱长度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发生变化,为保持气体温度不变,调节空气柱长度后不要立即读数,要等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读数,故A错误;
B.实验过程要保持气体温度不变,拉上窗帘防止阳光直射玻璃管,所以B正确;
C.当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时,手的温度可能改变气体的温度,所以不要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则C错误;
D.实验时要保持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若密封橡胶帽脱落,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则不能继续实验,所以D错误;
故选B。
13.AD
【详解】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其中h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故当管倾斜时水银柱竖直高度h将减小,则封闭气体压强p增大,又由于气体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
知,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故BC错误,AD正确。
故选AD。
14.CD
【详解】
A.气体由状态A沿图线1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压强减小,质量和温度不变,故气体体积增大,所以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A错误;
BC.p-V图像中,图线1在图线2外侧,则图线1对应的温度较高,B错误,C正确;
D.气体由状态A沿图线1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故平均动能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D正确。
故选CD。
15.AD
【详解】
A、B项:由等温变化可知:,在飞行过程中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D项:汽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饱和汽压不变,故D正确.
16.58,见解析
【详解】
每人每天需要呼吸1atm的净化空气的体积
V总=500mL/次×16次/min×24×60min=1.152×107mL=1.152×104L
每桶p1=10atm的净化空气V1=20L变为p=1atm大气压时的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1V1=pV
解得
V=200L
每人每天需要吸净化空气的桶数
该同学提议可行性不大,应为每人每天需要的桶数太对,在运送和存放等方面都不太现实。
17.,
【详解】
假设U形管中的高度差为h时,A气缸体积增加了V,由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知,B气缸体积减小了2V,对左气缸气体,有
p0VA = p1 (VA +V)
对右气缸气体,有
p0VB =(p1 +h)(VB一2V)
代入数据可得
p1 =50cmHg,V1=VA+V=3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