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氧气(2)
1.下列不属于燃烧条件的是( B )
A.可燃物
B.只能在标准大气压下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
2.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在紧急情况时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就能灭火。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上述灭火原理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相似
B.可乐泡沫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可乐喷射的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并不是所有火灾都能用可乐扑灭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B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被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6.有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均为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有( A )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7.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8.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如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木船燃烧的原因:__木船是可燃物 __,__温度达到了木船的着火点 __,__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__。
9.科学课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的着火点
10.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B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1.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高层住户的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B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2.如图所示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C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13.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说明白磷、红磷均不是可燃物
B.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红磷燃烧
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此实验装置既操作简便,又能防止空气污染
14.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1)加热铜管的目的是__产生高温水蒸气,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__。
(2)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该过程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与氧气接触 __。
15.如图所示,小敏将较粗的铜丝绕成圈,由上向下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发现虽然没有隔绝空气,但是火焰明显变小,甚至熄灭。请你说明这个现象其中的道理。
答: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收并传递,使火焰周围温度降低;当温度降到低于蜡烛的着火点时,火焰便会变小,甚至熄灭。
16.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1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__,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没有与氧气接触 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与图1相比,其优点是__减少污染 __。欲使图2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擦干外壁 __后再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氧气 __。2.3氧气(2)
1.下列不属于燃烧条件的是( )
A.可燃物
B.只能在标准大气压下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
2.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在紧急情况时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就能灭火。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灭火原理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相似
B.可乐泡沫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可乐喷射的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并不是所有火灾都能用可乐扑灭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被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6.有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均为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7.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8.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如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木船燃烧的原因:__ __,__ __,__ __。
9.科学课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的着火点
10.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1.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高层住户的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2.如图所示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13.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说明白磷、红磷均不是可燃物
B.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红磷燃烧
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此实验装置既操作简便,又能防止空气污染
14.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1)加热铜管的目的是__ __。
(2)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该过程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 __。
15.如图所示,小敏将较粗的铜丝绕成圈,由上向下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发现虽然没有隔绝空气,但是火焰明显变小,甚至熄灭。请你说明这个现象其中的道理。
答: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收并传递,使火焰周围温度降低;当温度降到低于蜡烛的着火点时,火焰便会变小,甚至熄灭。
16.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1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 __,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 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与图1相比,其优点是__ __。欲使图2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 __后再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