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是常用的溶剂(3)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水是常用的溶剂(3)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9 20:44:09

文档简介

1.3水是常用的溶剂(3)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D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2.将下列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B )
A.蔗糖 B.豆油
C.食盐 D.面粉
3.将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D )
A.下沉 B.上浮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浊液的是( A )
A.泥沙 B.硝酸钠
C.食盐 D.蔗糖
5.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 B )
A.水 B.酒精
C.食盐水 D.植物油
6.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C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7.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②④⑤⑧⑨ 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⑥⑦ 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③__。
8.下列是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叙述,将其编号填入对应的空格里。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在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静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溶液:__A、C、D、F __;悬浊液:__B、C __;乳浊液:__C、E __。
9.很多衣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下表溶剂能用来清洗衣服的是( B )
溶剂 对油漆 对化纤
甲 能溶解 能溶解
乙 能溶解 不能溶解
丙 不能溶解 能溶解
丁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溶液稳定,乳浊液不稳定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1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溶液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D )
A.溶质含量较低的澄清石灰水
B.还能再溶解食盐的蔗糖溶液
C.蒸发掉部分水后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D.还能再溶解氯化钠的食盐水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D.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1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C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牛奶、碘酒
D.酒精、泥浆、汽水
14.有两种儿科常用药,A种药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浑浊,有固体小颗粒,B种药久置不会分层,则A种药、B种药分别属于 ( B )
A.乳浊液、乳浊液 B.悬浊液、溶液
C.乳浊液、溶液 D.悬浊液、乳浊液
15.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如图所示),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物质溶解度发生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有关瓶内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不变
C.溶剂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变小
16.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C )
选项 X Y Z
A. 溶质 溶液 溶剂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溶液 悬浊液 混合物
D. 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17.由95 g酒精和5 g水组成的溶液,关于此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溶质和溶剂可以任意确定
D.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溶质和溶剂无法确定
18.苯酚是一种有机物,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 ℃以下难溶于水,但在85 ℃时可以与水无限混合溶解。纯净的苯酚是无色固体,但从饱和溶液中只能析出透明液体。将50克苯酚投入10 ℃的10克水中,并保持水温为10 ℃,此时混合物为__悬浊液 __,加热煮沸时,混合物为__溶液 __,沸腾后再冷却到常温,混合物为__乳浊液 __。(均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19.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乳化 __功能。
(2)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的水是硬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常用__煮沸 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②③④⑤⑥ __(填序号,下同),错误的是__①__。
①凡是均一、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②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态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③溶液的特征之一是“均一”,即溶液各处的浓稀一样,性质相同。
④溶液的另一种特征是“稳定”,即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时,溶质不会分离出来。
⑤均一和稳定是溶液与浊液的外观特征区别。
⑥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合物。
21.做对比实验时,需要我们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性质对比,必须在其他的条件一致时才可以进行对比。小明和小芳是七年级学生。一次在观察洗涤剂推销人员的实验中记录其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相同的碗,分别向碗中各滴2滴花生油;
②取一瓶不知名的洗涤剂和某名牌洗涤剂,将不知名的洗涤剂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某名牌洗涤剂使用原液;
③分别向碗中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和某名牌洗涤剂原液,静置(现象:在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中,花生油浮在水面上,某名牌洗涤剂原液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④分别用少量水冲洗碗(现象:在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的碗中,没有黏稠状液体,某名牌洗涤剂原液的碗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推销人员结论: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
(1)小明说: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因为有事实依据。小芳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说不出反对的理由。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为什么?__不同意,因为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__。
(2)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不同洗涤剂的效果。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__将两种洗涤剂都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 __ __都将花生油洗净 __ __合格的洗涤剂都有相同的洗涤效果 __1.3水是常用的溶剂(3)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2.将下列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蔗糖 B.豆油
C.食盐 D.面粉
3.将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
A.下沉 B.上浮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浊液的是(  )
A.泥沙 B.硝酸钠
C.食盐 D.蔗糖
5.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  )
A.水 B.酒精
C.食盐水 D.植物油
6.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7.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 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 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
8.下列是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叙述,将其编号填入对应的空格里。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在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静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溶液:__ __;悬浊液:__ __;乳浊液:__ __。
9.很多衣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下表溶剂能用来清洗衣服的是(  )
溶剂 对油漆 对化纤
甲 能溶解 能溶解
乙 能溶解 不能溶解
丙 不能溶解 能溶解
丁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溶液稳定,乳浊液不稳定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1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溶液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溶质含量较低的澄清石灰水
B.还能再溶解食盐的蔗糖溶液
C.蒸发掉部分水后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D.还能再溶解氯化钠的食盐水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D.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1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牛奶、碘酒
D.酒精、泥浆、汽水
14.有两种儿科常用药,A种药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浑浊,有固体小颗粒,B种药久置不会分层,则A种药、B种药分别属于 (  )
A.乳浊液、乳浊液 B.悬浊液、溶液
C.乳浊液、溶液 D.悬浊液、乳浊液
15.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如图所示),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物质溶解度发生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有关瓶内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不变
C.溶剂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变小
16.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溶质 溶液 溶剂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溶液 悬浊液 混合物
D. 浊液 乳浊液 悬浊液
17.由95 g酒精和5 g水组成的溶液,关于此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溶质和溶剂可以任意确定
D.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溶质和溶剂无法确定
18.苯酚是一种有机物,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 ℃以下难溶于水,但在85 ℃时可以与水无限混合溶解。纯净的苯酚是无色固体,但从饱和溶液中只能析出透明液体。将50克苯酚投入10 ℃的10克水中,并保持水温为10 ℃,此时混合物为__ __,加热煮沸时,混合物为__ __,沸腾后再冷却到常温,混合物为__ __。(均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19.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 __功能。
(2)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的水是硬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常用__ 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__(填序号,下同),错误的是____。
①凡是均一、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②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态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③溶液的特征之一是“均一”,即溶液各处的浓稀一样,性质相同。
④溶液的另一种特征是“稳定”,即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时,溶质不会分离出来。
⑤均一和稳定是溶液与浊液的外观特征区别。
⑥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合物。
21.做对比实验时,需要我们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性质对比,必须在其他的条件一致时才可以进行对比。小明和小芳是七年级学生。一次在观察洗涤剂推销人员的实验中记录其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相同的碗,分别向碗中各滴2滴花生油;
②取一瓶不知名的洗涤剂和某名牌洗涤剂,将不知名的洗涤剂与水配制成1∶8的溶液,某名牌洗涤剂使用原液;
③分别向碗中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和某名牌洗涤剂原液,静置(现象:在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中,花生油浮在水面上,某名牌洗涤剂原液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④分别用少量水冲洗碗(现象:在加5 mL不知名的洗涤剂溶液的碗中,没有黏稠状液体,某名牌洗涤剂原液的碗中呈现黏稠状液体)。
推销人员结论: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
(1)小明说:不知名的洗涤剂比某名牌洗涤剂效果好,因为有事实依据。小芳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说不出反对的理由。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为什么?__ __。
(2)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不同洗涤剂的效果。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__ __ __ __ 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