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4∶1 B.1∶4 C.1∶5 D.4∶5
2.空气里含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D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液氮可用作冷冻剂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5.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6.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C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也可以用硫粉或铁丝代替红磷进行燃烧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压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体积
7.“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的方法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
(1)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温控保鲜”,这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__升华吸热 __的性质。
(2)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富氮空气 __(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D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降低
D.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9.工业上采用蒸发液态空气的方法,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沸点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汽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如图所示)。在蒸发液态空气时,最后被汽化的气体是( A )
A.氧气 B.氩气
C.氮气 D.无法确定
10.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波义耳实验 拉瓦锡实验
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1.“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可用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D.高浓度氮气不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1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高的是( D )
A.取用过量红磷进行实验
B.选用气密性良好的实验装置
C.用硫、木炭等代替红磷
D.将燃着的红磷慢慢放入集气瓶中
13.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的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__氧气 __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8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__氧气 __约占
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 mL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 mL。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将广口瓶外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__。
(2)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 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14% 。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15.某科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在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想的是__红磷 __,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__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后产物是气体 __。
(2)第4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足量或过量 __。
(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
(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集气瓶容积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进入水的体积 4 3.5 4 4 4 4.5 4 -
(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可能是__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合理即可) __。
(2)其中第2组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第6组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D__(填字母)。
①第2组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全
②第2组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第6组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第6组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2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2.空气里含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液氮可用作冷冻剂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5.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6.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也可以用硫粉或铁丝代替红磷进行燃烧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压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体积
7.“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的方法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
(1)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温控保鲜”,这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__ __的性质。
(2)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 __(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降低
D.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9.工业上采用蒸发液态空气的方法,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沸点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汽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如图所示)。在蒸发液态空气时,最后被汽化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氩气
C.氮气 D.无法确定
10.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波义耳实验 拉瓦锡实验
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1.“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可用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D.高浓度氮气不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1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高的是( )
A.取用过量红磷进行实验
B.选用气密性良好的实验装置
C.用硫、木炭等代替红磷
D.将燃着的红磷慢慢放入集气瓶中
13.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的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__ __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__ __约占
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 mL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 mL。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 __。
(2)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 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 。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15.某科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在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想的是__ __,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__ __。
(2)第4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 __。
(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
(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集气瓶容积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进入水的体积 4 3.5 4 4 4 4.5 4 -
(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可能是__ __。
(2)其中第2组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第6组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①第2组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全
②第2组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第6组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第6组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