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样认识力
一、选择题
1.关于用脚踢足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脚踢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产生
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
D.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2.磁铁在吸引铁片时
A.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的大小相等
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
C.铁片不吸引磁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
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
4.下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是( )
A. B.
C. D.
5.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相互作用力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不能离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6.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7.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手 B.水桶 C.地球 D.绳子
8.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链接例2方法指导( )
9. 《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
A.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10.一个人用力搬石头,但未搬动,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石头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因为没有搬动,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它们既不是施力物体也不是受力物体
D.手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石头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_____.
12.如图所示,你的认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处(填“A”或“B”).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_____会影响力的_____.
14.在皮划艇比赛时,发令枪一响,参赛选手奋力划桨,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
15.图中女排运动员用力击排球,排球会飞出去,说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会有痛的感觉.
16.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____________也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____________物体,墙是____________物体,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
17.如下图所示,演示的是什么物理现象__________.
18.如右图所示,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在A点推门,用较大的力能较_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地将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用相等的力在A点推门时,门向内打开,拉门时,门关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用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力分别在A点和B点推门,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19.如图,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拉绳子从井口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20.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将口夹紧;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________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________。
22.小明同学坐在写字台前看书,电风扇吹来阵阵凉风,他感到十分惬意,也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思考.他想:空气受到风扇给的力被吹出,电风扇是否也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对此,小明进行了探究.他选用的器材、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1)小明同学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的物理道理是什么?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下列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明完成的本次探究过程,采用的探究步骤有哪些?(请按合理的顺序写出)
(3)此原理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
(4)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能否工作?为什么?
23.某实验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F1>F2=F3=F4,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A、B图中是在控制力的_____和_____相同的前提下,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法.
答案
1.C
2.A
3.C
4.D
5.A
6.C
7.D
8.C
9.C
10.D
11.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3. A B 作用点 作用效果
14.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发生形变
15.运动状态 相互
16.人 墙 受力 施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7.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快速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9.绳子
20.右 空气 相互的
21. 大小 方向 力的大小和方向 作用点 控制变量
22. 电风扇也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 火箭升空 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
23.相等 相反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