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感。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那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探究新知
(一)隋的统一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页相关史事的图片,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师生归纳:(1)时间:581年;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统一时间:589年;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展示材料:
隋朝都城长安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605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同年推动大运河的建造,以便从南方漕运粮食到北方,同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使用。迁都凿河,还可以掌控关中政治中心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便于对东北用兵。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提示: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解决粮食问题;政治方面: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便于对东北用兵。
2.多媒体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完成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3.教师点拨:(1)强调大运河的特点:“一个中心两个点,联通五河分两段。”
(2)开凿条件:①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以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4.展示材料:
材料一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和教材第3页的相关内容,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提示:(1)积极影响:①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
(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多媒体出示词汇:金榜题名;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连中三元;一举成名。
教师提问:从上面一组词汇中,你能猜到这是我国古代的哪一种选官制度吗?
提示:科举制。
2.展示材料: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门第限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第3页的相关内容,思考: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有什么不同?
提示:
选官制度 选官依据 用官方法 影响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 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3.教师提问:这种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有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 300年。
教师过渡: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走向了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相关内容,结合“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等内容,概括隋亡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隋朝灭亡的标志。
提示:(1)原因: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②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③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隋朝灭亡的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三、课堂小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在它短短的统治时期,实现国家统一,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度,促进了经济繁荣和国家政治的发展。历时37年,二世而亡。隋朝的短暂历史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通过图片、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开通的原因及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