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鸡西市第二中学 梁国才
南极科考船
南极企鹅
北极北极熊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一课时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知道极地地区的含义。
掌握南、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掌握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和代表性动物。
掌握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与考察站。
掌握南、北极地区的环境破坏与保护。
识记主要地理事物,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
一、极地地区的含义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二、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洋大部分及周边的 、 、 三洲的部分地区。
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 美 洲
亚 洲
欧 洲
北 冰 洋
北极圈66.5°N
北 冰 洋
逆时针: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环绕。
北极圈
北冰
亚
欧
北美
二、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 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南 极 洲
南极圈66.5°S
南 极 洲
顺时针方向: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其中,南美洲距南极大陆最近。
南极圈
南极
三、极地地区的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 。
极地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 。
1.为什么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年平均气温-50℃,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因此,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高原”。
酷寒
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漂浮的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的。
严寒、降水少
三、极地地区的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 。
2.为什么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
3.为什么南极地区被称为“风库”?
酷寒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因此,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干燥
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 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因此,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多烈风
4.南极洲之最:
地球上最南的一个大洲。站在南极点上,四周全是北。
(站在北极点上,四周全是南。)
地球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整个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以内。
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平均海拔最低是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东西经180°的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极点,跨经度360°。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世界上最寒冷的一个大洲,目前南极洲无人定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被称为“极寒”。
三、极地地区的气候
北极地区气候特点:
1.气温:
2.降水:
3.风速:
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18℃,北极地区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
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三、极地地区的代表动物
北极的象征——北极熊
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也有生命存在。
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厚,能适应北极严寒的气候。
南极的象征——企鹅
每年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著名的自然景观。企鹅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可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
思考: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寒冷
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冷却速度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2.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3.南极地区一年日照时间比北极地区短。
课堂活动
活动:南北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读南、北极地地区图,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
北 冰 洋
北 美 洲
欧 洲
亚 洲
印 度 洋
大 西 洋
南 极 洲
太 平 洋
活动:南北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读表格,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气温值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年平均气温 -18℃ -50℃
极端最低气温 -66.7℃ -88.3℃
课堂活动
活动:南北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区 气候 风速 代表
动物 主要
自然资源 我国
科考站
北极
地区
南极
地区
气候寒冷,降水较丰富
风速较小
北极熊
石油、天然气、煤、石油
黄河站
气候严寒,降水稀少。
风速很大
企鹅
铜、铁等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鸡西市第二中学 梁国才
南极科考船
南极企鹅
北极北极熊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二课时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知道极地地区科学考察概况。
掌握中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考察站。
掌握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学会利用南极和北极中心地图,判断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识记主要地理事物,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
四、科学考察宝地
1.南极极地科学考察的概况:
2.为什么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 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 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
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3.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50
暖
北极科学考察的概况
1.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2.丰富的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时间:
每年的暖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
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6、7、8月份。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1.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洲乔治岛上。
2. 1989年2月26日,在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3.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瓦尔巴群岛上。
4.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
5. 2014年2月28日,建立南极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6. 2018年2月7月,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
中国建立的科学考察位置
●
●
●
●
●
除长城站以外,其他4个科学考察站均位于极圈以内,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成员。
五、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1.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年来,由于人们 ,南极附近海域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
2.环境污染
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此外, 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南极地区日本捕鲸船
乱捕滥杀
生物多样性
石油、天然气
石油泄漏
3.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造成极地的冰雪大量融化,冰雪量减少;北极的北极熊缺少了活动的场地和捕食海豹的机会,威胁到北极熊的生存。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五、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北极地区,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专题一:
在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判断大洲、大洋的位置?
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
1.利用经线判断:
0°经线东侧为欧洲。
2.利用岛屿判断: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因此格林兰岛及其周围的西部就是北美洲。
3.利用海峡判断:
白令海峡以西为亚洲,以东为北美洲,以南为太平洋,以北为北冰洋。
0°
180°
欧 洲
格陵兰岛
北 美 洲
亚 洲
白令海峡
北 冰 洋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专题一:
在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判断大洲、大洋的位置?
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1.根据形状判断:
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
南极半岛的东面为大西洋,西面为太平洋;
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西面为非洲,东面为大洋洲。
大 西 洋
南极半岛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专题一:
在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判断大洲、大洋的位置?
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根据经度判断:
若图上出现经度,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大西洋,0°经线附近的大洲是非洲。
180°经线穿过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0°
180°
大 西 洋
太 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