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28 21: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生物 试题卷 (2022.01)
一、选择题
1. 1分子蔗糖可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属于( )
A. 六碳糖 B. 单糖 C. 二糖 D. 多糖
2. 人在静卧时24h内会消耗40kgATP,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可消耗0.5kgATP。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ADP可以快速转化为ATP
B. ATP-ADP循环转化迅速
C. ATP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3. 植物中的油、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统称为油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脂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B. 油脂构成了细胞膜的疏水部分
C. 人和动物体的皮下脂肪对动物有害无益
D. 油脂通过水解可释放大量能量,供ATP合成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细胞都通过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
C.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功能各异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5.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的重要观察工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各种细胞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 观察黑藻叶绿体形态时,宜选择叶绿体数量较少的叶片
C. 观察黑藻叶片时,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来了解胞质环流
D.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油脂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6. 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泡中某些物质的浓度与细胞溶胶中不同
B. 叶绿体内膜附着大量合成ATP所需要的酶
C. 线粒体外膜对于线粒体的功能没有任何作用
D. 溶酶体具有双层生物膜,可防止水解酶进入细胞溶胶
7. Na+、K+和葡萄糖等物质出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如图所示,①、②表示相关过程。其中过程①和②的方式分别为( )
A. 易化扩散、扩散
B. 扩散、易化扩散
C.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D. 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8. 早餐尽量高营养、高蛋白,每天早上可补充充足的牛奶和鸡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鸡蛋煮熟过程中,肽键被彻底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
B.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溶酶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细胞利用
C. 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在血液中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
D. 各种蛋白质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
9. 生物组织内含有过氧化氢酶,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为验证酶高效性,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试管甲 试管乙
2% H2O2溶液 3mL 3mL
新鲜的鸡肝匀浆 少许 -
MnO2粉末 - 少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氧气的总量作为检测指标
C. 可用新鲜马铃薯匀浆代替鸡肝匀浆进行实验
D. 该实验还可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10. 某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分泌过程如图所示,a、b、c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内质网,可产生囊泡
B. b是高尔基体,有双层膜结构
C. c是细胞膜,成分会发生更新
D. a、b、c在功能上协调一致
11. 少儿龋齿是现在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是细菌的美食,也是导致龋齿的祸根。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溶解细菌细胞壁,使牙齿亮洁,口气清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B. 含酶牙膏分解细菌需要温和的条件
C. 牙膏中的酶主要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 适当延长刷牙时间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12.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走进嘉兴。小麦、大豆、花生三种作物的干燥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油脂中H与O的原子数量比值大于淀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中三类有机物最终都来自于光合作用
B. 种子萌发时,种子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变
C. 相同质量的种子,小麦中的N元素含量最少
D. 相同质量的种子萌发时,花生所需O2量较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在土壤中自由生活的多细胞动物,成体仅1.5mm长。其生命周期短,全身透明,易于观察。科学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部1090个细胞中的131个细胞以一种不变的方式,在固定的发育时间和固定位置消失后,长成具有959个细胞的雌雄同体成虫。
13. 在线虫发育过程中,下列生命历程未必发生的是( )
A. 细胞增殖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癌变
14. 仅1.5mm的线虫也是由多个细胞形成的生物,而不是由单个细胞长大形成,原因是( )
A. 单细胞生物形态单一
B. 多细胞生物更易存活
C. 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D. 细胞越小,结构和功能越多样
15. 线虫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会按计划消失,对此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消失过程受细胞核的控制
B. 细胞因衰老死亡而消失
C. 细胞消失前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 部分细胞消失有利于线虫生长发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定植于胃内的一种细菌,具有传染性,易通过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感染Hp会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先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13CO2,再定时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3CO2,感染Hp的患者可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在中性条件下抗菌活性高。
16. 下列结构中,幽门螺旋杆菌(Hp)具有的是( )
A. 中心体 B. 线粒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17. 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集体进餐时使用公筷,可预防Hp传播
B. 促进胃酸分泌可增强阿莫西林治疗效果
C. Hp感染者经治疗后,仍可能再次感染
D. Hp感染者及时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意义
18. 碳元素中,14C具有放射性,12C和13C是不具有放射性的稳定同位素。下列关于尿素呼气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3C尿素呼气试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 日常生活中,Hp感染者呼出的CO2中主要是13CO2
C. 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受试者自身需氧呼吸也能产生少量的13CO2
D. 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不适用于孕妇与儿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两种甲状腺激素,它们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碘,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成年人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得甲亢,表现为代谢加快、多食、消瘦、烦躁易怒。在动物实验中若给正常的蝌蚪饲喂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的变态发育加速。
19.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T4与T3由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但T4比T3多1个碘原子
B. T4与T3分子的1个中央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着4个基团
C. 甲状腺激素是大分子物质,由酪氨酸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而成
D. 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是复杂化合物的组分,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
20.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B. 甲状腺激素是组成甲状腺细胞的结构物质
C. 甲状腺激素可抑制细胞代谢,使机体消瘦
D. 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1. 蝌蚪变态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逐渐解体,尾部消失,与这种现象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A. 溶酶体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前果农承包了一大片荒山,购买、种植了橘子树苗。今年,橘子喜获丰收。果农将橘子一部分销售,一部分制作橘子酒。制作橘子酒过程中,酵母菌将橘子中的葡萄糖、果糖等转化为乙醇,并释放出CO2,主要反应如下所示。
反应1:C6H12O6葡萄糖2CH3COCOOH丙酮酸+2[H]+2H+能量
反应2:CH3COCOOH丙酮酸CH3CHO乙醛+CO2
反应3:CH3CHO乙醛+2[H]C2H5OH乙醇
22.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 )
A. 只进行需氧呼吸
B. 只进行厌氧呼吸
C. 主要进行需氧呼吸
D. 主要进行厌氧呼吸
23. 酵母菌产生乙醇经过多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1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 反应2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 反应3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D. 反应生成的C2H5OH量少于CO2
24.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部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经需氧呼吸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 部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经厌氧呼吸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部分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部分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D. 部分葡萄糖经厌氧呼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
25.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乙醇的浓度变化为( )
A. B. C. 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孟德尔以自然生长的豌豆为材料,选择种子黄色圆形为母本,与种子绿色皱形豌豆杂交,获得F1,F1全为种子黄色圆形;F1自交获得F2,F2的表型和数量如下表。
表型 黄色圆形 绿色圆形 黄色皱形 绿色皱形
数量 315 108 101 32
26. 豌豆种子的下列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黄色和圆形 B. 圆形和皱形
C. 皱形和绿色 D. 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
27. 为保证实验成功,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
A. F1花朵开放后立即去掉雄蕊 B. 完成人工授粉后对母本套袋
C. 在F1不同植株间进行杂交 D. 不同性状亲本的数量相等
28. 下列各项中,对F2表型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控制黄色的基因对控制绿色的基因为完全显性
B. 控制黄色的基因和控制圆形的基因互不干扰
C. 出现F2四种表型的原因是性状自由组合
D. F1产生了4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29. 若选择自然生长的绿色圆形和黄色皱形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则F1的表型为( )
A. 黄色圆形 B. 绿色皱形 C. 黄色皱形 D. 绿色圆形
30. 某植物花色具有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表型。分别选择不同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将组合①的子代粉花和组合②的子代粉花进行杂交,则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 )
A. 0 B. 1/4 C. 1/2 D. 1
二、非选择题
31. 自然界的淀粉通常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糖类的过程,玉米叶肉细胞通过“CO2泵”内的一些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糖类的合成顺利进行。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非自然固碳的淀粉合成途径(ASAP),完成从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图2)。该人工合成途径只需11步反应,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的循环称为____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X为___。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O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五碳糖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将玉米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14CO2经过ASAP合成淀粉,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__(用文字和“→”表示。)
(4)与光合作用相比,ASAP突出的优点有哪些?____。(写出1点即可)
(5)小红认为通过ASAP合成淀粉需要消耗能量,一个吸能反应。你认同该观点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32.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例如镉(Cd)影响植物细胞分裂、幼苗生长等。细胞的分裂经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简称M期)。分裂间期包括遗传物质的合成期(简称S期)以及前后的G1期和G2期。科学家探究了Cd对大豆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以G1/S表示)和从G2期进入M期(以G2/M表示)的影响。实验时用不同浓度的Cd处理甲、乙两品种大豆种子,待萌发一段时间后取根尖,分离获得甲、乙两品种大豆的细胞核,并分别检测核内遗传物质含量(大豆成熟体细胞中核内遗传物质含量为2C),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遗传物质含量为2C的细胞处于______期,含量为4C的细胞处于_____期。
(2)实验中选择以大豆根尖细胞为检测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核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不到染色体,因为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Cd对甲品种大豆影响细胞周期的G1/S期,理由是随着Cd浓度增大,甲品种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对乙品种大豆影响细胞周期的G2/M期,理由是___。
(5)现欲探究Cd对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占比影响,用不同浓度的Cd处理甲(或乙)品种大豆种子,待萌发一段时间后取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后制片,观察并记录显微镜视野中________,统计并分析。
3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植株顶端为雄花序,叶腋处为雌花序(花序指许多花的集合)。为探究玉米籽粒颜色由1对(A/a)还是2对(A/a和B/b)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紫色籽粒和白色籽粒的不同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后进行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合 亲本 F1 F2
父本 母本
一 紫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二 紫色 白色 紫色 紫色:白色=3:1
三 白色 紫色 紫色 紫色:白色=9:7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组合一F2的基因型为____,组合二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3)将组合二F2进行自交获得F3,则F3中白色籽粒占______。
(4)若将组合二的亲本间行种植,自然生长,发现白色亲本的玉米棒上的籽粒既有白色也有紫色。请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5)用遗传图解表示对组合三F1进行测交的过程___________。
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生物 试题卷 (2022.01)答案版
一、选择题
1. 1分子蔗糖可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属于( )
A. 六碳糖 B. 单糖 C. 二糖 D. 多糖
答案 C
2. 人在静卧时24h内会消耗40kgATP,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可消耗0.5kgATP。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ADP可以快速转化为ATP
B. ATP-ADP循环转化迅速
C. ATP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
D.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答案 B
3. 植物中的油、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统称为油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脂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B. 油脂构成了细胞膜的疏水部分
C. 人和动物体的皮下脂肪对动物有害无益
D. 油脂通过水解可释放大量能量,供ATP合成
答案 A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细胞都通过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
C.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功能各异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 D
5.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的重要观察工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各种细胞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 观察黑藻叶绿体形态时,宜选择叶绿体数量较少的叶片
C. 观察黑藻叶片时,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来了解胞质环流
D.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油脂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答案 A
6. 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泡中某些物质的浓度与细胞溶胶中不同
B. 叶绿体内膜附着大量合成ATP所需要的酶
C. 线粒体外膜对于线粒体的功能没有任何作用
D. 溶酶体具有双层生物膜,可防止水解酶进入细胞溶胶
答案 A
7. Na+、K+和葡萄糖等物质出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如图所示,①、②表示相关过程。其中过程①和②的方式分别为( )
A. 易化扩散、扩散
B. 扩散、易化扩散
C.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D. 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答案 D
8. 早餐尽量高营养、高蛋白,每天早上可补充充足的牛奶和鸡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鸡蛋煮熟过程中,肽键被彻底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
B.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溶酶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细胞利用
C. 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在血液中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
D. 各种蛋白质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
答案 D
9. 生物组织内含有过氧化氢酶,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为验证酶高效性,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试管甲 试管乙
2% H2O2溶液 3mL 3mL
新鲜的鸡肝匀浆 少许 -
MnO2粉末 - 少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氧气的总量作为检测指标
C. 可用新鲜马铃薯匀浆代替鸡肝匀浆进行实验
D. 该实验还可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答案 C
10. 某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分泌过程如图所示,a、b、c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内质网,可产生囊泡
B. b是高尔基体,有双层膜结构
C. c是细胞膜,成分会发生更新
D. a、b、c在功能上协调一致
答案 B
11. 少儿龋齿是现在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是细菌的美食,也是导致龋齿的祸根。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溶解细菌细胞壁,使牙齿亮洁,口气清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B. 含酶牙膏分解细菌需要温和的条件
C. 牙膏中的酶主要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 适当延长刷牙时间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答案 C
12.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走进嘉兴。小麦、大豆、花生三种作物的干燥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油脂中H与O的原子数量比值大于淀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中三类有机物最终都来自于光合作用
B. 种子萌发时,种子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变
C. 相同质量的种子,小麦中的N元素含量最少
D. 相同质量的种子萌发时,花生所需O2量较大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在土壤中自由生活的多细胞动物,成体仅1.5mm长。其生命周期短,全身透明,易于观察。科学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部1090个细胞中的131个细胞以一种不变的方式,在固定的发育时间和固定位置消失后,长成具有959个细胞的雌雄同体成虫。
13. 在线虫发育过程中,下列生命历程未必发生的是( )
A. 细胞增殖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癌变
14. 仅1.5mm的线虫也是由多个细胞形成的生物,而不是由单个细胞长大形成,原因是( )
A. 单细胞生物形态单一
B. 多细胞生物更易存活
C. 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D. 细胞越小,结构和功能越多样
15. 线虫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会按计划消失,对此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消失过程受细胞核的控制
B. 细胞因衰老死亡而消失
C. 细胞消失前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 部分细胞消失有利于线虫生长发育
答案 13. D 14. C 15. 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定植于胃内的一种细菌,具有传染性,易通过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感染Hp会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先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13CO2,再定时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3CO2,感染Hp的患者可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在中性条件下抗菌活性高。
16. 下列结构中,幽门螺旋杆菌(Hp)具有的是( )
A. 中心体 B. 线粒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17. 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集体进餐时使用公筷,可预防Hp传播
B. 促进胃酸分泌可增强阿莫西林治疗效果
C. Hp感染者经治疗后,仍可能再次感染
D. Hp感染者及时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意义
18. 碳元素中,14C具有放射性,12C和13C是不具有放射性的稳定同位素。下列关于尿素呼气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3C尿素呼气试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 日常生活中,Hp感染者呼出的CO2中主要是13CO2
C. 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受试者自身需氧呼吸也能产生少量的13CO2
D. 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不适用于孕妇与儿童
答案 16. D 17. B 18. 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两种甲状腺激素,它们都是酪氨酸的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碘,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成年人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得甲亢,表现为代谢加快、多食、消瘦、烦躁易怒。在动物实验中若给正常的蝌蚪饲喂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的变态发育加速。
19.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T4与T3由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但T4比T3多1个碘原子
B. T4与T3分子的1个中央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着4个基团
C. 甲状腺激素是大分子物质,由酪氨酸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而成
D. 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是复杂化合物的组分,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
20.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B. 甲状腺激素是组成甲状腺细胞的结构物质
C. 甲状腺激素可抑制细胞代谢,使机体消瘦
D. 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1. 蝌蚪变态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逐渐解体,尾部消失,与这种现象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A. 溶酶体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答案 19. C 20. A 21. 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前果农承包了一大片荒山,购买、种植了橘子树苗。今年,橘子喜获丰收。果农将橘子一部分销售,一部分制作橘子酒。制作橘子酒过程中,酵母菌将橘子中的葡萄糖、果糖等转化为乙醇,并释放出CO2,主要反应如下所示。
反应1:C6H12O6葡萄糖2CH3COCOOH丙酮酸+2[H]+2H+能量
反应2:CH3COCOOH丙酮酸CH3CHO乙醛+CO2
反应3:CH3CHO乙醛+2[H]C2H5OH乙醇
22.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 )
A. 只进行需氧呼吸
B. 只进行厌氧呼吸
C. 主要进行需氧呼吸
D. 主要进行厌氧呼吸
23. 酵母菌产生乙醇经过多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1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 反应2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 反应3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D. 反应生成的C2H5OH量少于CO2
24.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部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经需氧呼吸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 部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经厌氧呼吸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部分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部分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D. 部分葡萄糖经厌氧呼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
25. 橘子酒酿制过程中,乙醇的浓度变化为( )
A. B. C. D.
答案 22. D 23. A 24. C 25. 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孟德尔以自然生长的豌豆为材料,选择种子黄色圆形为母本,与种子绿色皱形豌豆杂交,获得F1,F1全为种子黄色圆形;F1自交获得F2,F2的表型和数量如下表。
表型 黄色圆形 绿色圆形 黄色皱形 绿色皱形
数量 315 108 101 32
26. 豌豆种子的下列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黄色和圆形 B. 圆形和皱形
C. 皱形和绿色 D. 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
27. 为保证实验成功,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
A. F1花朵开放后立即去掉雄蕊 B. 完成人工授粉后对母本套袋
C. 在F1不同植株间进行杂交 D. 不同性状亲本的数量相等
28. 下列各项中,对F2表型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控制黄色的基因对控制绿色的基因为完全显性
B. 控制黄色的基因和控制圆形的基因互不干扰
C. 出现F2四种表型的原因是性状自由组合
D. F1产生了4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29. 若选择自然生长的绿色圆形和黄色皱形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则F1的表型为( )
A. 黄色圆形 B. 绿色皱形 C. 黄色皱形 D. 绿色圆形
答案 26. B 27. B 28. C 29. A
30. 某植物花色具有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表型。分别选择不同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将组合①的子代粉花和组合②的子代粉花进行杂交,则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 )
A. 0 B. 1/4 C. 1/2 D. 1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1. 自然界的淀粉通常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糖类的过程,玉米叶肉细胞通过“CO2泵”内的一些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糖类的合成顺利进行。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非自然固碳的淀粉合成途径(ASAP),完成从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图2)。该人工合成途径只需11步反应,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的循环称为____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X为___。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O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五碳糖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将玉米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14CO2经过ASAP合成淀粉,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__(用文字和“→”表示。)
(4)与光合作用相比,ASAP突出的优点有哪些?____。(写出1点即可)
(5)小红认为通过ASAP合成淀粉需要消耗能量,一个吸能反应。你认同该观点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 (1) ①. 卡尔文 ②. 三碳糖 ③. 增加
(2)增加叶绿素含量 (3)14CO2→甲醇→三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淀粉
(4)生化反应步骤少;有机物合成速率快
(5)认同。与CO2相比,相同质量的淀粉所含的化学能较多
32.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例如镉(Cd)影响植物细胞分裂、幼苗生长等。细胞的分裂经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简称M期)。分裂间期包括遗传物质的合成期(简称S期)以及前后的G1期和G2期。科学家探究了Cd对大豆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以G1/S表示)和从G2期进入M期(以G2/M表示)的影响。实验时用不同浓度的Cd处理甲、乙两品种大豆种子,待萌发一段时间后取根尖,分离获得甲、乙两品种大豆的细胞核,并分别检测核内遗传物质含量(大豆成熟体细胞中核内遗传物质含量为2C),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遗传物质含量为2C的细胞处于______期,含量为4C的细胞处于_____期。
(2)实验中选择以大豆根尖细胞为检测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核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不到染色体,因为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Cd对甲品种大豆影响细胞周期的G1/S期,理由是随着Cd浓度增大,甲品种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对乙品种大豆影响细胞周期的G2/M期,理由是___。
(5)现欲探究Cd对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占比影响,用不同浓度的Cd处理甲(或乙)品种大豆种子,待萌发一段时间后取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后制片,观察并记录显微镜视野中________,统计并分析。
答案 (1) ①. G1 ②. G2
(2)根尖细胞分裂旺盛
(3)染色体仍处于松散的染色质状态
(4)随着Cd浓度增大,乙品种处于G2期的细胞比例增加
(5)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和总细胞数
3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植株顶端为雄花序,叶腋处为雌花序(花序指许多花的集合)。为探究玉米籽粒颜色由1对(A/a)还是2对(A/a和B/b)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紫色籽粒和白色籽粒的不同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后进行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合 亲本 F1 F2
父本 母本
一 紫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二 紫色 白色 紫色 紫色:白色=3:1
三 白色 紫色 紫色 紫色:白色=9:7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组合一F2的基因型为____,组合二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3)将组合二F2进行自交获得F3,则F3中白色籽粒占______。
(4)若将组合二的亲本间行种植,自然生长,发现白色亲本的玉米棒上的籽粒既有白色也有紫色。请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5)用遗传图解表示对组合三F1进行测交的过程___________。
答案 (1)2 (2) ①. AABB ②. AAbb或aaBB
(3)3/8 (4)玉米自然情况下雄花序中的花粉可传粉至自身的雌花序,也可传粉至其他玉米的花序,白色亲本雌配子为Ab或aB,若结合自身的花粉,则籽粒为白色,若结合紫色亲本基因型为AB的花粉,则籽粒为紫色。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