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题3
一、单选题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隋炀帝下江南 B. 安史之乱
C. 北宋与辽对峙 D. 南宋偏安江南
以下是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的比较,其中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 推广了占城稻的种植 B. 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和平
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阶段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C.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交流
D.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根据下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叙述,指出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女真人)击败了① 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② 宋王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结果,导致了(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的进攻。宋朝防御土崩瓦解,③ 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金 北宋 南宋 B. 金 南宋 北宋
C. 辽 北宋 南宋 D. 辽 南宋 北宋
后世纪念岳飞的大型庙宇多称“岳王庙”,广泛分布于中国许多地方。对此合理解释是( )
A. 北宋对岳飞军功的褒奖B. 岳飞在北方地区抵抗蒙古骑兵
C. 南宋时岳飞在中原称王D. 岳飞精忠报国被后世经久传唱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你认为丘处机所说的“国耻”是指( )
1125年金灭辽 B. 1127年金灭北宋
C. 1227年蒙古灭西夏 D. 1234年蒙古灭金
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 中写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的政权是( )
A. 金 B. 西夏 C. 元朝 D. 辽
金太祖陵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陵寝,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阿骨打传奇一生的文章。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出现在文章中( )
统一女真各部 B. 建立大金
C. 颁行女真文字 D. 澶渊之盟
在金辽战争中,阿骨打命令军队主动出击,出奇制胜,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辽军战败逃亡的情况下,金军乘势主动追击,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致使辽军不战自溃,连连逃退。由此可见( )
金太祖模仿中原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B. 辽统治者腐败无能
C. 金太祖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
D. 北宋军队的大力支持
岳飞因抵抗金军而有功,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 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辞谢道: “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下千古美名。某学生以此为素材进行作文写作,其最合适的题目是( )生命的价值
唐朝将领的风采享乐与追求个人精神与时代
A. B. C. D.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 D. 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女真族在金太祖时期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不包括( )
A. 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B. 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C. 模仿中原王朝制度 D. 金灭西夏后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廷派使节自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泛海赴金,签订的军事合作盟约。以下属于北宋订立盟约目的的是( )
A. 瓜分辽 B. 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
C. 镇压农民起义 D. 划定分界线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句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为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宋金和议 B. 辽宋和议 C. 夏宋和议 D. 金灭辽
二、材料解析题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清晰地告诉我们,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政权并立】
材料一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后创制了文字。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体制。
材料二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民族融合】
材料三 “……请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 岳飞《满江红》
材料四 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杂居相处;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
【走向统一】
两宋时期,各个政权间不管是通过战争还是议和,客观上都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历史向着统一方向发展着。
(1) 材料一中两段文字分别阐述了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情况。请判断这两段材料对应的两个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2) 请写出材料二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3) 材料三描述的内容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请问,南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灭掉?
(4) 材料四反映元朝时期通过迁徙杂居的形式,形成了新的民族。该民族是指哪个?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哪个?它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岳飞的《满江红》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政权?
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唐诗宋词接元曲,明清小说达顶峰。”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她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
——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四】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诗句的作者是杜甫,他被誉为什么 他的诗由于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什么?诗中“国破”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词作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的尊崇岳飞?
(3)材料三所述戏曲作品的作者是谁?请试着再举出两名元曲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部明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题干诗句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偏安江南。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和议的结果是实现了双方的共赢,维持了定时期的和平局面。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辽、宋、夏、金时期有多个并立的民族政权,各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并且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在南宋完成。所以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正确。
AC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阶段的特征,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故D说法错误。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的时期,故A说法正确。
B.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期,故B说法正确。
C.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与交流的时期,故C说法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开封,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之后赵构登上皇位,南宋建立。所以材料中的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辽、北宋、南宋。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的和战。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本题以辽宋夏金的和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不断取得对金军的胜利,有望收复中原,宋高宗等投降派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但是岳飞精忠报国、奋勇抵抗侵略的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传颂,为了纪念岳飞这种精神,建立岳王庙。D项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排除。
本题以“岳王庙”为切入点,考查了岳飞抗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解析】金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国耻”是指1127年金灭北宋。
8.【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A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辽与北宋缔结“澶渊之盟”,所以D选项与阿骨打无关,不可能出现在介绍阿骨打传奇一生的文章中。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金灭辽的具体原因。题干材料多角度叙述了阿骨打在战争中能够抓住有利战机采取恰当战术赢得最后胜利。故C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岳飞的事迹。结合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而非唐朝将领,排除,故选B。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史实的准确把握,概括出阶段特征。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B.结合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题干问的是辽宋夏金时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C.结合所学知识,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与汉族建立的北宋和南宋形成并立局面,同时,开始于唐朝中后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最终完成,故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女真政权建立后迅速壮大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壮大国力。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金灭辽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 女真崛起时, 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力量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 因此同金订立了相关盟约。故选B。
15.【答案】A
【解析】 岳飞班师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选A。
16.【答案】【小题1】西夏、金。
【小题2】辽;金。
【小题3】岳飞抗金(南宋抗金);金和蒙古政权。
【小题4】回族。
【小题5】元朝。意义: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制度:行省制度。
【解析】1. (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后创制了文字”反映的政权名称是西夏;“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体制。”反映的政权名称是金。
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
2.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图中①代表的政权是辽;②代表的政权是金。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南宋与西夏和金并立。蒙古政权灭金后也与南宋对峙。
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元朝的地位和元朝统一的重大意义。注意把握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得政权的名称和最终灭亡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3.
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元朝的地位和元朝统一的重大意义。注意把握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得政权的名称和最终灭亡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4.
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元朝的地位和元朝统一的重大意义。注意把握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得政权的名称和最终灭亡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5.
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元朝的地位和元朝统一的重大意义。注意把握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得政权的名称和最终灭亡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宋太祖赵匡胤。他建立北宋,并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2)铁木真。成吉思汗。
(3)女真族。金。
【解析】(1)本题考查宋太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及材料信息。根据图一和材料一“太祖之有天下”可知,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并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2)本题考查铁木真,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信息。根据图二和材料“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可知,此人是铁木真。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本题考查金朝的建立,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图三及材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并结合所学可知,“胡虏”和“匈奴”指女真族。该民族于建立了金朝。
18.【答案】(1)杜甫:“诗圣”,杜甫的诗:“诗史”。事件:安史之乱。
(2)靖康耻:金灭北宋。原因:岳飞是抗金英雄,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等。
(3)作者:关汉卿;其他代表: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一《春望》可知,这是杜甫的写作风格,他的诗获得了“诗史”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诗中“国破”是因为安史之乱。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词作中“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岳飞抗金就是为了复靖康之耻。岳飞是抗金英雄,他遏制了金的掠夺战争,维护了南方相对和平,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因此历代百姓如此地尊崇岳飞。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关汉卿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青衫泪》、《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郑光祖《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白朴《墙头马上》、《天籁集》等。
(4)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明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