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9 09: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白酒
C.酸奶 D.苏打水
2.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
3.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5.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6.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但养鱼池中常常由于鱼多而缺氧,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列做法不能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是(  )
A.增加日晒时间 B.把水搅动起来
C.把水喷向空中 D.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或者氧气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时,向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8.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则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36% B.26.5%
C.26.4% D.25.6%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乙
C.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D.t1 ℃时,在10 g水中加入20 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
10.配制生理盐水时,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出;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
③溶解过程中未用玻璃棒搅拌; 
④盛装生理盐水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
A.仅①④ B.仅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如果所配制的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12.下列实验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木炭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混合后该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_________。
14.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漂洗干净。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________(填“高”或“低”),洗涤剂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列选项填空:A.反应   B.溶解  C.乳化  D.过滤
①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__(字母,下同)作用;
②小刚认为: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其中汽油可以________油污。
1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 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以采用__ __的方法。
(3)20 ℃时将20 g的甲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剩余溶质没有溶解,一段时间后固体消失。请你分析原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30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蒸发10 g水后,降低温度到10 ℃,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则溶剂质量a__ __(填“>”“<”或“=”)b。
16.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P点的含义是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 。
(2)当温度小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
(3)t2℃时,分别将30 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钾,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4)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 。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______ g,水_________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 g的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的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在右盘添加3.0 g砝码(或将游码移到3.0 g刻度处),然后向左盘添加硫酸钠固体,至托盘天平恰好_________。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 mL水。请在右图中画出47.0 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 g/mL)。
①取1 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 g 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__________mL。
18.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DBDBAA 7-12BBDCBD
二、填空题
13.② ③
14.(1)④ (2)高 温度越高,乳化效果越好 (3)①C ②B
15.(1)= (2)降温结晶 (3)甲物质溶解时吸收了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没有溶解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恢复到20℃,溶解度增大,固体继续溶解
(4)<
16. (1)相同 (2)大于 (3)28.6% (4)降低温度 (5)C
三、实验探究题
17. (1)①3.0 47.0 ②平衡 ③图略
(2)5 000
18. (1)烧杯、玻璃棒
(2)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造成称量不准(或量筒中的水没有沿烧杯内壁倒入,造成液滴飞溅)
(3)称量、溶解
(4)12 偏小 ③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1)6.8
(2)66%
(3)由题分析20 g稀盐酸恰好能与石灰石中的5 g碳酸钙完全反应
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5 g 20 g×x
=  x=18.25%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