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30 08: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题2
一、单选题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③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
④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③④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③回族形成
④灭亡西夏 ⑤建立行省制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识读疆域图是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的基本方法之一,从如图的元朝疆域图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有(  )
①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②山西是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③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台湾、西藏在元朝的版图之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元朝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机构。元朝宣政院辖地管辖的地区是(  )
A. 澎湖和琉球 B. 西藏 C. 西域 D. 河北、山东
如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

A. 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 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 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 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元史 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由材料可以判断出行省制的主要作用在于( )
A. 加速了民族交融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 D. 促进了边疆开发
有学者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巨变时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下列能够说明元朝巨变的是( )
①推行行省制,新疆首次纳入中央版图
②设管辖机构,台湾首次纳入中央版图
③兴起元杂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④民族交融达到新高潮,形成新的民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如果同学们围绕“民族融合”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
①鉴真东渡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回族的形成④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③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④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掌管西域的军民各项事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以外,设置了10个行省。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
B.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明清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元朝设立的军政机构有( )
A. 北庭都护府 B. 宣政院 C. 西域都护府 D. 北庭都元帅府
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二、材料解析题
元朝疆域十分辽阔。元朝统治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地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中的“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所示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是指现在的哪一地区 它的设立有何意义
(4)元朝设立的管理现在的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这一机构有何特点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她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明)方孝孺
材料四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再举一例体现唐太宗奉行此政策的史实。
(2) 材料二中的元昊是哪个民族的首领?在他建立西夏政权时,还有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立?你认为“双方议和”的积极意义何在?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 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在西南、东南地区设置的相应的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
(5)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材料三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4) 综上,你认为中国古代国家的繁盛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的巨大贡献,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
①②③④.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为: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与对于边疆地区的管辖,要求解读图文信息。
【解答】
①②④.元朝在全国设置了10个行省,开创了我国新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①正确;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②正确;④元朝中央政府在澎湖岛设立澎湖巡检司,西藏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说明两地已被纳入了元朝版图,④正确。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本项所述在疆域图中不能直接体现,排除③。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本题以“元朝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的管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西藏。故B正确。
A.元代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故A错误。
C.本项所述与题干无关。故C错误。
D.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A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巩固统一。重点掌握行省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政治制度。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故这里的制度指的是行省制。
8.【答案】B
【解析】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故选B。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融合,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①.鉴真东渡属于中外交流,不属于民族融合这个主题,故①错误。
②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都促进了民族融合,故②③④正确。
故选C(②③④)。

11.【答案】A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蓄、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故D正确。
ABC.西周分封制,郡县制萌发与春秋战国,隋唐三省六部制。排除ABC。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所学在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C.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社会经济得到高度发展,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故C正确。
A.秦汉时期是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故A错误。
B.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封建社会时期,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故B错误。
D.明清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元朝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疆域,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
C.根据题干“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等信息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元朝,故C项正确。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故A项错误。
B.唐朝的疆域东至日本海、西至咸海、南居安南、北逾贝加尔湖,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
D.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元朝,而不是清朝,故D项错误。
故选C。
16.【答案】(1)1271年;忽必烈领军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3)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解析】(1)本题考查元朝建立以及统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国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材料提到“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所以“至元八年”是1271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指的是元朝灭了南宋之后,统一了全国。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残部,统一中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本题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要求解读历史地图。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设立了很多的行省,表明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立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直辖大都及河北、山东和山西;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管辖地方。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3)本题考查元朝管辖西藏的史实,要求运用所学解答地图信息。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招降和用兵,后来蒙古贵族代表和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统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本题考查元朝管辖台湾地区的史实,要求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17.【答案】【小题1】开明或平等;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小题2】党项族;契丹(辽);议和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小题3】历史现象:民族交融。民族:回族。
【小题4】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小题5】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坚决反对叛乱分裂行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等。
【解析】1.
材料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因此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是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大民族的友好。
本题以“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民族关系等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形成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议和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本题以“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宋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
材料中“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反映了元朝的民族融合的现象,元朝时期,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本题以“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元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
根据材料“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和澎湖。
本题以“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元朝加强统治的措施等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
据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坚决反对叛乱分裂行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等。
本题以“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加强统治的措施等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小题1】表现:唐都长安城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市坊分开。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商业区与居民区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等。边疆各族和外国商旅云集,店铺林立,繁华异常。
【小题2】发展盛况: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为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
原因:由于南宋改都城为临安以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著名的商业城市。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宋代杭州贸易发达。
【小题3】史实:为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为加强对台湾管辖,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标志着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共同认识:元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海外贸易发达,盛与汉唐。
【小题4】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对外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国力的强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促进国力的增强等。
【解析】1.
本题考查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关史实。
2.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关史实。
3.
本题考查元朝的疆域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疆域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4.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元朝的疆域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元朝的疆域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第42页,共2页
第5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