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大的声音
【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表演、师生合作表演,学生讲故事,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动画片人物图图的图片)大家看,这是?和他打个招呼吧!
师:图图呀,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师:有一天,图图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图图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图图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图图回答问题,图图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图图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回答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一)、(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今天学校那些事情,你们瞧,这是哪?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1、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2、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3、同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上讲台表演。
学生评议,指出第一组有无不足之处。
再请一组上台表演,进行评议。
5、师总结
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 下课了,图图捡到了一块橡皮,(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图图是怎么做的?这时他应该做呢?
1、对,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
2、那图图把橡皮交给老师是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3、学生回答。
4、同学们,你们能演一演吗?学生上台和老师配合表演。
5、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在办公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其他老师休息,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最后一节课,图图要给同学们讲故事,他应该怎么做呢?是大声讲还是小声呢?老是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讲故事,同学们要听吗?
1、教师请几位同学讲故事。
2、学生评议。
讲故事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3、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说练表演,让同桌高效互动;在尊重自主选择的交际情境中,充分实践,在保证交际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1、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游戏巩固
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用手势来回答,遇到图片上的情景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谈体会。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用多大的声音
大 小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不足之处:如果能借第一幅图进行交际规范的指导,用第二、三两幅图进行巩固迁移、练习提升,教学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梯度递升,就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