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200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其分析(二)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试卷结构特点。
2. 难点:阅读材料及其内容。
3. 亮点:与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的比较。
三. 分析:
1. 把握重点。
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虽没有标题,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由“古诗文背诵默写”,“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组成。
默写由原文背诵默写(共4小题)和对原文理解背诵默写(共3个小题),此外另有一题对姓氏笔画多少的排序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对笔画较多的难写的字的笔顺的把握情况。此题放在这里有点不伦不类、画蛇添足。
阅读由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组成。初中阶段四大文体都考查到了,从分值上看,只是记叙文占16分,略高于议论文、说明文和文言文。
作文由应用文“祝词”和话题作文组成。
其实和上期那套试卷结构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各有特点。上期用一至六作大题号贯穿整个试卷,细分也是三部分:一是古诗文背诵默写,二是阅读,阅读分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分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这套试卷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开,第一部分是古诗文默写,第二部分是阅读,也按文言文、现代文(记叙、议论、说明)选材,和上一套不同的是,这套题明确出阅读的文体,使考生答题的方向更清楚。第三部分是作文。
2. 突破难点
文言文阅读也是从新大纲明确的新篇目《三峡》中选取的材料,应该说这是2003年中考文言文选材的一个趋势和亮点,也就是说文言文的选材范围更大了,更新了。因为这类文章界于课内与课外之间,说是课内,但是刚刚接触;说是课外,是对材料理解不深。这正是考试选取阅读材料的好角度。因此,对下面的文章应进入我们复习的视野,引为重视:
(1)《宋定伯捉鬼》
(2)《伤仲永》
(3)《工之侨献琴》
(4)《三峡》
(5)《记承天寺夜游》
(6)《闲情记趣》
(7)《五柳先生传》
(8)《周处》
(9)《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0)《始得西山宴游记》
(11)《上枢密韩太尉书》
(12)《送东阳马生序》
(13)《与朱元思书》
现代文阅读基本确定了记叙、议论、说明三大文体。记叙文选那些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短小文章,说明文一般选用体现新科技精神的科技说明文章,议论文常选用社会关注、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短文。选材范围均属考试近期的重要报刊上的时文,或已选入书的时文,而且侧重选一些有名气的作者的文章,比如贾平凹、蒋子龙、毕淑敏、史铁生、赵丽宏、林清玄、刘心武、肖复兴、张抗抗等等,至于冰心、朱自清等一些大家的文章更是入选的重点。
作文,从发展趋势看,淡化文体是一特点,因此,话题作文应运而生,成为命题的亮点。
3. 透视亮点。
这次所选的模拟试卷,无论从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都与河北省中考近年来的试卷极其相似,甚至整个试卷拟设多少题都不差一毫,因此,我们选了这套题,并作为亮点进行分析,真正体现“模拟”的作用。
(1)试卷也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诗文默写,第二部分是阅读,第三部分是作文。
(2)河北省2001、2002年中考试题共设27题,其中第一部分设2个题,含8个小题。第二部分共24题,文言文阅读设5个题,现代文阅读设19个题。第三部分设一个作文题。
说来也巧,这里所选的这套题也设有27个题,其中第一部分除有一题考查笔画笔顺外,其它与河北省中考题完全一样。第二部分共22题,文言文阅读5题,现代文阅读17题,分给第一、第三两部分各1题。第三部分共2题,分大、小作文。
虽然有一些小变化,但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或许这是河北省2003年中考的一个暗示。
(3)因试题稍有变动,分值也有所改动。2001、2002年河北省中考试卷分值分配为:第一部分12分,第二部分58分,第三部分50分,两年相同。这里所选试卷分值分配为:第一部分12分,第二部分54分,第三部分54分,阅读写作分值相同,第一部分不变。
(4)2001、200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阅读选段(文)材料,课内、课外各两篇,2001年课内文言文《爱莲说》选段,说明文《缩微图书》选段,记叙文、议论文是课外选文。2002年课内文言文《陋室铭》选段,议论文《俭以养德》选段,记叙文、说明文是课外选文。这里所选的阅读材料,除文言文是课内的,其余三大文体都是从课外选文,这也是一个亮点,从发展趋势看,200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选文,除文言文外,很有可能都从课外选文。
(5)这里把2001、2002年河北省中考古诗文默写的题和文言文阅读的题提供给大家,可同此套题这两项内容作详细比较,不难看出,命题的思路,拟题的特点都如出一人。同时把握前两年中考试题,有利于估计2003年命题的取向。
[2001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一. 古文知识(12分)
1.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2. 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1)《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
二. 阅读(58分)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文章作者是宋代哲学家___________。(1分)
4.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
5.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6.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02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第一部分(1、2题 12分)
1.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2. 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4)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26题 58分)
文言文(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 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1分)
4.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_______
6.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年第一部分为“古文知识”,严格讲,这样涵盖很不准确,从考题来分析,第1题4个小题是古诗文原文默写填空,第2小题4个小题为古诗文理解默写填空。因此,2002年只标明“第一部分”,舍弃“古文知识”,第1小题明确了“根据课文原句填空”,第2小题明确了“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这“要求”就是指“理解”原文的角度。显然,2002年较2001年的试题要求更准确,具有指向性,变化尽管微小,但却体现了命题者的用意。
文言文阅读选取的材料,都是名家名篇,而且文字短小,寓义深刻,适合中学生自读。其中第1题都是考查对作者的把握,属文学常识,其余各题的要求、内容、格式,几乎一样,只是个别题换了个位置和说法,比如,2001年第3题:“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002年则是第2题;换了个说法:“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其它都是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翻译句子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这里所选的试卷,无论是文言默写还是文言阅读,与河北近二年中考相关试题几乎完全一样。古诗文默写的要求、题型除内容外,根本没有变化,也是分设两道题,每题含四个小题,前一题是“根据课文原句填空”,后一题是“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文言文阅读也是文学知识,填写作者、填写文中空缺的语句、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翻译句子、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这几项初步形成一个模式,估计2003年河北省中考文言文考查也大概如此,不会有大的变化。
(6)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材料长短适度,深浅附合中学生阅读水平,题的难易度适中。题的特点是:适当考查基础知识,重点考查阅读能力、淡化文体知识的考查,但又有所体现。记叙文阅读材料体现学生生活和家庭生活,体现学生与家长的双边关系,前五道题属常规的阅读题,没有什么特色,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拟题而已,而有新意的是最后一题,提出了“名著阅读”,结合在教材中的文章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考查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视野和阅读积累与能力。
(7)作文由应用文“祝词”和话题作文组成,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要求,没有话题提示。“种子”这个话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可以写某一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由种、管理到收获。虚写指突出种子的意义,可以托物言志,借种子抒情,透过现象写出本质。
总之,我们认为,这套试卷完全符合河北省中考命题思路,很有借鉴意义,对每一部分分析到的变化,很可能是2003年中考试题的一个暗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变化:
第一,古诗文默写和阅读材料多选用新大纲调整后的一些新篇目。
第二,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从课外选文。
第三,作文增加了应用文考查内容。
第四,增加了对笔画笔顺的考查内容,但点到为止。
第五,增加了对课外名著的了解的考查。
对这些变化,应引起重视,对其它模拟试卷中见有此类试题要认真去完成,并思考其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1-3题 12分)
1.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望岳》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赞颂大海的一、二个句子:______________。
3. 按姓氏笔画多少排列下边学生代表的顺序。(2分)
(1)蔡小明(2)魏图新(3)虞志(4)谢天
由少到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25题 54分)
文言文(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文章的作者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_______________。(1分)
5.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 (2)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
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章记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保技术新途径
--磁的应用
(1)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到通讯自动化控制,无处不利用到磁效应和磁性材料。而随着磁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扩展到生物科学、农林业科学乃至新兴的环境科学等领域中。
(2)众所周知,煤在工农业生产所用燃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煤矿中都含有大量的碳化物成分,在燃烧时将产生对生物有害、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碳气体,倘若有一种方法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分分离出来,就可免除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毒害。现在,利用磁分离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将磨碎的煤粉经过高梯度磁分离器。由于硫化物和煤(碳)的磁化率不同,在高梯度磁场中所受的磁力也就不相同,从而起到分离的效果。通过试验证明,一次处理可以去除煤中40%-60%的硫化物,多次处理就可以达到去除的目的。并且,这种磁分离脱硫方法在效率和经济成本上经过试验都证明是实际可用的,因此在未来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环保方面的另外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如何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解决方法之一是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种酶,以加快反应速度,酶在生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本身不会减少。但从生物制品、污泥中回收酶却是一个难题。磁分离技术在此又可派上用场: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异,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可将之分离。另外,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对一些微生物起到促进生长和繁______(zhí)的作用,从而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4)另外还有一些磁分离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强磁性磁粉(例如细粉,称为磁性种子)。利用磁粉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通过磁分离器将它们吸住后清除。为了提高吸附效率,还可以加入氢氧化铝(Al(OH)3)等絮凝剂,利用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分离出污水尤其是工业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合成洗______(dí)剂及重金属(如水银(Hg)、铅(Pb)、铬(Cr)等)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对生物危害最大又极难去除的重金属,用生物法无法处理,而且对微生物还有毒害作用;用化学法又极难去除干净(极微量的重金属对生物就具有较大的危害,如大家熟知的甲基汞()、铅及砒霜()等均是剧毒);而磁分离方法却利用物理作用将之去除,倘若解决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项技术日后可望发展成为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
9. 根据注音填汉字。(1分)
(1)繁______(zhí) (2)洗______(dí)剂
10. 文章介绍了磁在环境科学领域里有哪些应用价值?(3分)答:_______________。
11. 磁之所以在环保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备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2)段尾句中的“可能”在句中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4)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文(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靠无知不能创新
(1)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鼓励创新: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于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教育、科技、舆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如何才能创新呢?
(2)日前,在某报刊的短文,便属典型:
“一台精密食品仪器出故障了,修理工找不出毛病到底在哪儿,没法,只得请了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前来指点。这位工程师在现场看了一会儿,随手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部位画了个圆圈,表示毛病就在这里。一试,果然。在付报酬时,开出的账单是一万元,人们都认为要价太高了,因为他就只画了个圆圈呀!工程师笑了笑,在账单上补充写道:‘画圆圈1元,知道在哪里画圆圈9999元。’”
(3)有人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回答____________:有人说这是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嘴巴;然后又问一群小学生,小学生回答虽然不如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倒也多种多样;然后又问中学生,中学生只答出两个答案:数字0和英语O;然后又问大学生,大学生哄堂大笑,不屑一答;然后再问成人,成人们窃窃私语了好一阵,说是要等研究之后才能回答。
(4)故事虽然夸张,但创造力就是这样远离我们的。当我们已经要研究才能确定黑板上的那个圆圈到底是什么时,我们就已经失去了像那位科学家一样随时画个圆圈就可挣9999元的机会。
(5)就心理学而言,这类实验有价值,它告诉我们儿童形象思维的丰富性。大胆想象并不等于创新。科学发展到今天,仅仅靠观察苹果落地之类来发明创新已远远不够了。甚至有“学”无“术”,或有“术”无“学”都不行。离开学识积累和专业规范,是无法进行知识创新的。一个圆,脱离开其特定语义规范,它什么也不是。当人们弱智到离开规范去争论圆是什么时,还创什么新呢?
(6)至于文中提到的那个例子,它的原型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台大电机。这位工程师,画了圈,索价一万,例子很经典,因为它是对知识价值的最好诠释。因为“知道在哪里画”的背后,可能是数十年的学识积累和研究成果,怎么能把它说成“随手画”的呢?
(7)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要鼓励青年接受专业训练而成才,去创新,绝不能再用随手画圈之类去误导他们。
14. 第(3)段空缺处应填的成语是:___________。(1分)
15. 结合语境,解释第(5)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学:________。 (2)术:____________
16. 第(7)段中“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7.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3分)
18. 文章(2)(3)(4)(5)段运用了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论证。(2分)
19. 请你谈谈对第(2)段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16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停电前后
爸爸抱着我的毛毯上来了,我一看就知道是麻将。“快下去做作业,我们有事。”这桌子上的事能有好事吗?我斜视了一下另外三个人,“啪”地一声带上门。
老师的作文题是“至爱亲情”,此刻,我的主人公正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哗啦啦--“和了!”爸爸的声音。“啪!”“自摸!”王叔叔捶着桌子,真让人心惊肉跳。猛地,一个念头闪过:要是停电就好了。对了,我家不是安了总闸刀吗?
我慢慢爬上窗台,用手去搬闸刀,但不知怎的,手抖得厉害。我想起了爸爸的皮带和挂掌的皮鞋。“要坚强些!”我给自己壮胆。“唰!”一片黑暗,我好不得意,啪!一屁股摔在沙发上。
“呀,怎么停电了?我他妈还要赶本呢!”
“这么黑,上哪买蜡烛呀!算了,不摸了。”
“哎呀,该不是派出所来抓赌的吧?”
“快走!快走!”
我好得意哟,因为我又夺回了那块本来属于我的天地。
(二)磁带
“呼呼呼,呼呼呼--”我一边听着磁带中飘出的一串优美动听的音乐,一边配合着直哼哼“--把我的心,你的心,串一串……”我好开心。
“啪!”电源关了。
“还不快写作业?”爸爸严厉的目光盯着我。
“写完了。”
“日记?预习?复习?”
“……”
我极不情愿地离开了那诱人的歌声,打开书本。身后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回头一看,那些磁带都被锁进了抽屉。
“爸,你干嘛?”
“不收走了这些东西,你就无心学习了。”爸说着,“咔嚓”地一声锁住了我所有的欢乐。“期末前六名,上了就奖你一抽屉,上不了就别想要。”爸一转身,“啪”地一声,关上了房门,关住了我所有的希望。
一抽屉磁带。毕竟太诱人了,我埋下头,狠下心,一头扎进了无边无际的题海中。
忍过了多少次无奈,压住了多少次厌烦,为了那一抽屉磁带,我豁出去了。
终于,期末考试到了。
爸总算没有食言,我换回了抽屉钥匙。
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我打开了抽屉,我真怕一下打翻了这希望的水杯。
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满满的一抽屉崭新的磁带。我兴奋极了。细看,这哪是我要的磁带?《英语入门》《语文朗读》《习题分析》……
20. 文章(一)(二)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二)的结尾有何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这两篇文章的语言是很精彩的。你最赞赏哪一处描写或叙述?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这两篇文章中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上有什么不同?你想对这两位学生家长说点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3分)
2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谁?他具有什么样的形象?(3分)
第三部分(26-27题 54分)
25. 请在母亲或父亲的生日这一天献上你的简短祝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作文(50分)
以“种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1-3题 共12分)
1. (4分)(1)黑云压城城欲催(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却话巴山夜雨时(4)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2. (6分)(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每题2分,有错字该题不得分)
(3)此为开放题,2分。所写的内容课内外不限,只要与大海有关,没有错误,即可得分。
3. (2分)(4)(3)(1)(2)(错2个减1分)
第二部分(4-25题 共54分)
4. (1分)郦道元
5.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 (2分)(1)逆流而上(2)真,实在(每题1分,有错字该题不得分)
7. (2分)(1)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8. (4分)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的地貌和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每问2分,答案意思对即可)
9. (1分)(1)殖(2)涤(有错该题不得分)
10. (3分)分离煤中的硫化物成分;提高污水处理速度;分离水中的有害物质(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 (2分)分离(意思对即可)
12. (2分)“可能”表示一种推测,说明这种结论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并未真正实际应用。(意思对即可)
13. (3分)举例子,作比较(1分,有错不得分);突出强调磁分离方法在去除对生物危害最大又极难去除的重金属中的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4. (1分)五花八门(与此类似也可)
15. (2分)(1)学法积累(2)专业规范(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6. (2分)不勤奋学习,不接受专业训练,就不会成才,就不会创新(意思对即可)
17. (3分)靠无知不能创新(意思对即可)
18. (2分)举例(事实)对比(每空1分,顺序不限)
19. (3分)此为开放题,可据第(6)段回答,也可有另外的理解,只要理解合理,表达通顺即可,理解2分,表述1分
20. (2分)文章(一)中的句子表达了“我”对爸爸带人到家打麻将影响“我”学习的不满情绪;文章(二)中的句子表达了爸爸对“我”听歌曲不学习的不满情绪。(每个句子的理解1分,意思对即可)
21. (3分)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突出中心。(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 (3分)此为开放题。第一问1分,只要找的文字准确即可;第二问2分,言之成理即可。
23. (6分)文章(一)中的“爸爸”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文章(二)中的“爸爸”一味要求孩子学习,不让孩子进行娱乐活动,并且失信于孩子。(第一问4分。文章(一)(二)的答案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4. (3分)保尔·柯察金或保尔(1分)他是一位反对黑暗社会压迫、反对以强凌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假公济私,见义勇为,知难而上,不怕艰苦,忠于职守,为公众的利益勇于献身而无怨无悔的共产主义战士。(2分,答案不全酌情减去1-2分)
第三部分(25-26题,共54分)
25. (4分)称呼1分,内容合理2分,语言得体1分。
26. (50分)作文(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