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标题作用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从2012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文章标题的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此记叙文标题的作用都有那些。
预习检测:
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标题”的考题类型有那些?
生:略(应该不是很完整)
3师:展示2012年中考关于“标题”的题:
2012广东省肇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第20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题目“寻觅记忆的声音”的/含义。(4分)
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第9题: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3分)
2012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 文 试 题第22题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分)
4师:展示:有关“标题”的题。我们来总结考题的类型:
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③ 以此为题有何好处? 或 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
师:我们以此标题的作用为突破口,来完成有关“标题”的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记叙文标题都有哪些作用?请看探究案第一题:记叙文标题都有哪些作用?请同学们参考阅读资料。
请全体同学起立,讨论的时间为5分钟。
5学生:讨论。同时设想学生讨论内容,寻找并概括文中与标题相关的事情或内容,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第一组看《春》《忆读书》
写景的——《春》——标题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写事的——《忆读书》——标题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标题作用:看文章标题——是否概括记叙文的表象内容(表面含义)?
第二组看《大爱无疆》《细节升华质量》《奉献》《童趣》
提示:记叙文的主题表现为四个类型:情感类、哲理类、精神品质类、生活情趣类。
情感类——《大爱无疆》——点明文章的主题;
哲理类——《细节升华质量》——点明文章主题;
精神品质类——《奉献》——点明文章主题;
情趣类——《钓之乐》、《童趣》—— 点明文章主题。
?记叙文标题作用:看标题是——否点明这篇记叙文的本质内容(深层含义 即文章的主题)
师:如何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记叙文中议论引发读者思考, 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探究题目的深层含义.师:提示 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第三组看:《一个难忘的黄昏》《列宁在1918》
提示:我们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出发看能得到哪些信息?
《一个难忘的黄昏》——交代了时间发生的时间;
列宁在1918》——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 时间;
记叙文标题作用:看文章的标题——交代六要素中的哪几个要素
第四组看:《一件珍贵的衬衫》《我爱我的家乡》
同学们回顾:文章的线索分为六类:人、事、物、时、空、情。有的文章,在 标题的选择上,直接用线索做标题。从文章线索出发看能得到哪些信息?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物——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
《我爱我的家乡》——情感——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
(“爱”既是主题,又是线索)
记叙文标题作用:看文章标题——是否点明了六类线索中的某种写作线索。
第五组看文章《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谁是最可爱的人》
例如:《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运用比喻,将生活中的往事 比作心海浪花,生动形象。《谁是最可爱的人》——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记叙文标题作用: 看文章标题——是否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对于表达题目要表达的含义有何作用。
第六组看《白杨礼赞》《红与黑》
提示学生:回顾十种常用的写作手法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白杨树象征了不折不饶,力求上进的精神,也象征着拥有这种精神的北方农民和守卫家乡的哨兵,突出了抗日军民的坚强意志。
《红与黑》——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以红——正义反衬黑——邪恶,突出资本社会人的邪恶、伪 善、奸诈。
?记叙文标题作用:看文章标题——是否运用某种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对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有和作用。
(四)成果展示
1师:根据讨论结果请同学展示标题的作用:
2学:展示六种作用
3师:预设,学生的作用不完整,条理不清晰。(从内容和结构)
(五)学生点评:
1.学:略(主要看逻辑结构,先从内容分析再到结构分析)最终完成
是否概括记叙文的表象内容(表面含义,表面内容)。
是否点明这篇记叙文的本质内容(深层含义,文章主旨)
交代了六要素中的哪几个要素。
是否点明了六类线索中的某种写作线索。
是否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对于表达题目要表达的含义有何作用。
是否运用某种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对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有和作用
? 2 师:总结:记叙文任何一个标题,只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过筛子”式的思考,有一点,答一点,答案肯定是完整.
3师:实战演练,请看文章《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讲解:《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一文:一个女孩没按照老师的要求用钢笔写作业,老师在课上批评了她,她的同桌,一个皮肤黝黑,家境十分拮据的男孩把自己的那支破旧钢笔借给她做作业,还安慰她:“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男孩去参加市里的5000米长跑比赛,开始一直冲在最前面,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他竟然停下来,站在了终点附近的跑道上。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冲向终点,原本可得第一,却得了第三,面对老师的指责,他回答:?“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一支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这一标题的浅层含义是小男孩在长跑比赛中获得的第三名的奖品;深层含义是小男孩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宁愿放弃第一名的荣誉,即使受委屈他也心甘情愿地要为小女孩赢得钢笔而付出。
学:归纳标题含义的答题方法:一般不只是有表层含义,还有深层含义。
①答题前,我们要推敲该文所表达的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
②答题时:由浅入深,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宗旨,答出深层含义。可用答题格式。如:这个标题不仅指… …还… …
③标题如果是比喻义的,但文中不是从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只写比喻义)相应的修辞。这里主要注意其它修辞,结合具体内容答出修辞的作用。
比如《变色龙》一文,标题“变色龙”就不是写善于变色的蜥蜴,而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善变的奥楚蔑洛夫, 具有很强的讽刺性。
师:根据归纳的答题方法完成2011年浦东新区中考模拟卷《世袭》阅读题。标题世袭的含义?2011年浦东新区中考模拟卷《世袭》一文,写了富家子弟薛有致在父亲的指导下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培养自立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工匠乔师傅的儿子尽管家境贫穷,却事事处处向“富贵人家的孩子看齐”,吹“黑管”、学绘画、追歌星,甚至要出国留学,而乔师傅竟然决定卖肾换取儿子出国留学的三十万元费用,两位父亲对待自己孩子的不同做法,使自己的孩子会“世袭”父辈的一切。
学生:分析《世袭》这一标题的含义,就要从两个方面写出:有的富者注重后代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世袭);而有些穷者为了让孩子少受罪而往往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丧失了自立、自强的能力而无法生存。
师:总结: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同样在作用中找,重点是 两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第9题: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3分)
学:讨论完成
学:归纳总结
.①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桥,点明主题。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
师:我们变换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第9题的类型,还可以怎样问?
学:以 “桥在水上”为题目有何妙处?
为什么以“桥在水上”为题目?
给文章换个题目可以?为什么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取个标题
(六)总结升华:
1师:记叙文标题是一个运用了一定修辞方法的名词
有的记叙文标题是一个名词,也是文中一个经常出现的物体,但作为标题时,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方法,如拟人、比喻等。这样,这个标题就有了双重含义,既有浅层意义,也就是这个名词本身所含有的物质意义;又有深层意义,就是这个名词运用修辞方法后产生的特殊意义,如《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倔犟的仙人掌》等文章的标题都是这种情况。这类标题要分析的往往是标题的含义。分析时,一方面要写出这一名词的浅层含义,即钢笔、仙人掌等的物质意义,另一方面还要挖掘出这一词语的深层含义,即与钢笔、仙人掌有关的人物的品质、性格等。但分析时都要结合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这一词语。
2师:记叙文标题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文中又涉及两个人物
这种标题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而这个动词或形容词又涉及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如》《世袭》《追求》等。分析标题含义时就应该从这两个不同的人物与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关系角度去理解,即要写出这两个不同的人物是如何表现出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内涵的。这类标题要分析的往往也是标题的含义。
3师:总之,任何一个标题,只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过筛子”式的思考,有一点,答一点,答案肯定是完整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的作用。这类题只要同学们能掌握记叙文标题的六种作用,走进文本,细细揣摩,看清要求,这些题型拿个满分将不再是奇迹。
(七) 布置家庭作业:完成随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