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七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氮的固定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七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氮的固定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1 08: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
将氮循环中重要的无机含氮物质的化学式标在“价-类”二维图中适当位置
01 环节一 认识氮循环
+5
+4
+2
0
-3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物质的类别
N2
HNO3
NO3-
NH4+
NH3
构建“价-类”二维图

预测 雷电作用下,N2转化为HNO3的可能途径
化合价
02 环节二 实现氮循环
探究实验1 观察放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的现象。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的机制:
1.在闪电的高温通道内,一部分N2和O2反应迅速形成NO。
2.闪电通道在几秒之内快速冷却,NO进一步被氧化为NO2。
资料卡
常见氮氧化物的性质
NO: 无色、无味有毒气体,微溶于水, 在空气中易 被氧化。
NO2: 红棕色、有毒气体, 与水反应。
2NO+ O2 ═ 2NO2
N2+ O2 ═ 2NO
放电
数字化实验探究 模拟雷电条件下N2和O2反应
仪器用品:NO2、输液袋、紫色石蕊试液 、注射器
用注射器吸取约5mL的水慢慢注入装有NO2的输液袋里,振荡输液袋,观察现象;
再取约1mL的紫色石蕊试液注入输液袋中,继续观察现象;
若向2的输液袋中注入空气有何变化?用方程式分析原因。
① 注意针管上的标签,注射在输液袋的橡皮口处;
② 输液袋摇一摇振荡,观察输液袋中的液体和气体变化情况;
③ 分小组实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探究实验2 NO2遇水
温馨提示
H2O
石蕊
试液
空气
继续向实验1的输液袋中少量多次注入空气和水,直至无红棕色出现,NOx就完全被吸收,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尾液又该如何处理
4NO2+O2+2H2O ═ 4HNO3
4NO+3O2+2H2O ═ 4HNO3
HNO3+NaOH ═ NaNO3+H2O
探究实验3 如何将氮氧化物完全转化为硝酸
仪器用品 : 输液袋、注射器
雷雨发庄稼
N2 + 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合成塔
温度
500℃
催化剂
铁触媒
压强
20MPa
N2
+
H2
分离器
NH3
哈伯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博施
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人工固氮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物质的类别
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在“价-类”二维图中体现了物质之间的怎样的转化关系?
交流
讨论
+5
+4
+2
0
-3
N2
HNO3
NO3-
化合价
构建“价-类”二维图
NO
NO2
NH3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带来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酸雨的成因 光化学烟雾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NO2浓度变化图
03 环节三:修补氮循环
交流讨论:
1.大量的氮氧化物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你能运用“价-类”二维图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哪些物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尾气中的CO与NOX分别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书写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N2
硝酸盐
  实验室用稀NaOH溶液吸收NO2生成NaNO3、NaN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
工业硝酸
  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大部分都是NO,工业上可以采用绿色氧化剂H2O2将其氧化成HNO3,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书写H2O2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4
+2
0
-3
N2
HNO3
NO3-
化合价
完善“价-类”二维图
NO
NO2
NH3
H2
NH3 H2O
NH4+
课堂小结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物质的类别
此次学术论坛紧密围绕农田、河口海岸、森林等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新方法和新认识等热点问题展开,成功的搭建了氮素循环不同研究领域合作交流。
下一届论坛将于2020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化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好生活。
学术交流
感谢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
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