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概况
了解平反冤假错案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屏显四组图片(改革开放前后洛阳不同面貌的图片),同学们,看完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改革开放前后洛阳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
师: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师: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的历史转折。今天我们就把视角定格在“转折”上共同去探究伟大的历史转折!
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就从一个人的故事说起。走进今年58岁的企业家胡女士.
一、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课件展示:
我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因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一句“太阳像块死马肉一样挂在西边的天际”,就成了他攻击“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的罪证,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关进了牛棚。
14岁的我也成为“反革命分子”的孩子,人生因此蒙上一层阴影,受人歧视,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读书。1976年文革结束了,大快人心,我依然是“反革命分子”的孩子。我迷茫的看到房屋的墙上刷着大大的标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真的是真理吗?我的路在何方?
师:文革结束了,胡女士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能马上实现吗?
生:希望父亲能够平反,自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她的愿望不能实现。
师: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她的愿望不能实现?
材料一、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名义发表的《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师:文革结束了,党内一些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 毛主席的决策不是全部都正确,比如他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
生:不对,我们不能把毛泽东同志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因为他的某些决策、指示会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两个凡是”实质就是个人崇拜的继续,是左倾错误的蔓延。
师: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界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是怎样展开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来看同学们在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甲:首先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方针的是邓小平。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后来,他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
学生乙: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触及,敢于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学生丙: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课件展示: 春雷惊天
这场大讨论也影响到胡女士的家乡
我的父母邻居们也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11月14号,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邓小平还说:“解决遗留问题,要快,干净利落,时间不要长。”这一些让我有一种感觉:国家要有大的变化了!!! 结果真如我所料,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这个消息象一声惊天的春雷驱散了我长期的寒意。
我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底会给国家和我带来什么巨大变化呢?我期盼着……
一、春雷惊天—一次会议拨正了航向
现在给大家展现当时会议的情景!
出示视频
会议历时5天,圆满结束。
(活动)
你现在是新华社的一名小记者,正在对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现场采访。
提示:1、同桌两人配合,一人模拟小记者, 一人模拟会议代表
2、要注意记者的身份和新闻的形式
3、重点采访:这次会议有哪些新政策出台?预见政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代表在这次会议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 我是新华社小记者***,正在北京为你采访报道
记者:代表您好,你觉得在这次会议上,思想指导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代表:否定了两个凡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记者:您觉得这对以后的发展有何影响?
代表:我觉得影响很大。只有思想解放了,国家才有更好的发展,而且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国家前进的思想保障,不能弄虚作假。
2、 记者:现在是1978年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心却是火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我们采访一下参会代表:请问:在会议上有没有明确我们国家下一步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代表:说得非常清楚。不再搞阶级斗争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还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 记者:在这次会议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代表: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觉得这个决策提得好,中国只有改革才能继续发展,只有开放才能走向富强。我预测改革开放必将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记者们的报道非常精彩,代表们的回答也十分清晰,会议的内容更令我们振奋!
请结合课本用关键词在课本中标识出来这次会议纠正了哪些错误,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时间:1978 地点:北京
冲破:“左”倾错误 确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心:经济建设。决策:改革开放
核心:邓小平。
可以把同学们的回答归纳为三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本议一议该会前后党和国家在三条路线上的政策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生:思想路线:十一三中全会以前严重违背客观实际提出“两个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路线:“文革”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一大批开国元勋,文化学者等遭到打击迫害,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生:组织路线:“文革”时期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民主和法制被严重践踏,当时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未经任何法律程序就被不明不白的迫害致死。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群众300多万人蒙受不白之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健全民主法制,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通过对全会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三、春回大地—拨乱反正
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平凡冤假错案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什么?拨乱反正产生了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故事主人公胡女士家庭的生活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的开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你听
胡女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1982年我的父亲得到平反,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企业,如今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我希望发生在父辈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师:胡女士家庭的命运正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
课堂小结:指导学生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由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而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梳理结构图。
课堂延伸:续写2019致1978的一封信,展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亲爱的1978年:
见字如面!
40年,时光荏苒
你是否能想到我现在的样子?
正因为你那时作出的一个决定
中国才发生了巨变
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今天,我想告诉你
这些年难忘的那些瞬间……
情感升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谱写着一曲曲春天的故事……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再次传递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坚信,在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将继续谱写壮美的新篇章。